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獸藥領域,尤其是一種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及其制備方 法。
【背景技術】
[0002] 豬李氏桿菌病主要是由產單核細胞李氏桿菌引起的人、家畜和禽類的共患傳染 病。其中,豬為以腦膜炎、敗血癥和單核細胞增多癥、妊娠母豬發生流產為特征的傳染病。該 病主要表現為敗血癥和腦膜腦炎癥狀。敗血型和腦膜炎型混合型多發生于哺乳仔豬,突然 發病,體溫升高至41~41. 5°C,不吮乳,呼吸困難,糞便干燥或腹瀉,排尿少,皮膚發紫,后 期體溫下降,病程1~3天。同時,多數病豬表現為腦炎癥狀,病初意識障礙,興奮、共濟失 調、肌肉震顫、無目的地走動或轉圈,或不自主地后退,或以頭抵地呆立;有的頭頸后仰,呈 觀星姿勢;嚴重的倒臥、抽搐、口吐白沫、四肢亂劃動,遇刺激時則出現驚叫,病程3~7天。 較大的豬呈現共濟失調,步態強拘,有的后肢麻痹,不能起立,或拖地行走,病程可達半個月 以上。該病一般為散發,但發病后的致死率很高,幼齡和妊娠豬較易感,本病的發生無季節 性,近年來發病率有所上升,對養豬業的危害越來越嚴重。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本發明具有解表發 汗、祛風止痛的功效,無藥物殘留,無毒副作用,不易產生耐藥性,安全性好,使用方便,易吸 收。
[0004]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的制備方法。
[0005]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 -種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煎煮液的組分及其重 量份數比分別為:
[0007] 芒硝 10-15 份;
[0008] 丹皮 10-15 份;
[0009]菊花 5-10 份;
[0010] 生地黃10-15份;
[0011] 黃芩 10-15 份;
[0012] 梔子 5-10 份;
[0013] 大黃 10-15 份;
[0014] 茯苓 5-10 份;
[0015] 赤小豆8-12份;
[0016] 鉤藤 5-10 份;
[0017] 甘草 5-10 份。
[0018] -種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備方法的步驟如 下:
[0019] (1)按照重量配比分別稱芒硝、丹皮、菊花、生地黃、黃苳、梔子、大黃、茯苓、赤小 豆、鉤藤和甘草粉碎成粉末;
[0020] (2)將步驟(1)中過篩后的芒硝、丹皮、菊花、生地黃、黃芩、梔子、大黃、茯苓、赤 小豆、鉤藤和甘草加水浸泡一小時后煎煮三次,每次加水量為藥材總量的5-10倍,各煎煮 0. 5-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合并,定容至1200ml,即得到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 煮液。
[0021] 本發明的優點及有益效果是:
[0022] 1、本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中含有的芒硝、丹皮、菊花、生地黃、黃芩、梔 子、大黃、茯苓、赤小豆、鉤藤和甘草等中藥成份,對豬李氏桿菌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0023] 2、本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質量穩定,不受溫度和酸堿度影響,使用方 便,易吸收,效果良好,可以在較短時間內以極低濃度達到血藥峰濃度。
[0024] 3、本發明具有清熱涼血、化痰利濕的功效,無藥物殘留,無毒副作用,不易產生耐 藥性,安全性好,使用方便,易吸收,符合安全獸藥、保障動物源食品安全的要求,是一種較 為理想的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
【具體實施方式】
[0025] 本發明通過以下實施例進一步詳述。需要說明的是:下述實施例是說明性的,不是 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實施例來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26] 本發明所涉及的芒硝、丹皮、菊花、生地黃、黃芩、梔子、大黃、茯苓、赤小豆、鉤藤和 甘草均可以在市場上購買得到。
[0027] 實施例1
[0028] -種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其中藥煎煮液的組分及其重量分別為:芒 硝30g、丹皮30g、菊花20g、生地黃30g、黃苳30g、梔子20g、大黃30g、獲茶20g、赤小豆24g、 鉤藤20g、甘早20g。
[0029] -種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的制備方法,其制備方法的步驟如下:
[0030] (1)按照重量配比分別稱芒硝、丹皮、菊花、生地黃、黃芩、梔子、大黃、茯苓、赤小 豆、鉤藤和甘草粉碎成粉末;
[0031] (2)將步驟(1)中過篩后的芒硝、丹皮、菊花、生地黃、黃芩、梔子、大黃、茯苓、赤 小豆、鉤藤和甘草加水浸泡一小時后煎煮三次,每次加水量為藥材總量的5-10倍,各煎煮 0. 5-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合并,定容至1200ml,即得到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 煮液。
[0032] 實施例2
[0033] -種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其中藥煎煮液的組分及其重量分別為:芒 硝20g、丹皮20g、菊花10g、生地黃20g、黃苳20g、梔子10g、大黃20g、獲茶10g、赤小豆16g、 鉤藤l〇g、甘早l〇g。
[0034] 其制備方法的步驟同實施例1。
[0035] 實施例3
[0036] -種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其中藥煎煮液的組分及其重量分別為:芒 硝25g、丹皮25g、菊花15g、生地黃25g、黃苳25g、梔子15g、大黃25g、獲茶15g、赤小豆20g、 鉤藤15g、甘草15g。
[0037] 其制備方法的步驟同實施例1。
[0038] 實施例4
[0039] -種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其中藥煎煮液的組分及其重量分別為:芒 硝20g、丹皮25g、菊花12g、生地黃25g、黃苳20g、梔子10g、大黃30g、獲茶10g、赤小豆20g、 鉤藤10g、甘草15g。
[0040] 其制備方法的步驟同實施例1。
[0041] 臨床應用
[0042] 2013年6月~2013年7月于山東省臨沂市某豬場選取92頭患有豬李氏桿菌病的 病豬,相同飼養條件下,隨機分為4組,分別為四環素組為經肌肉注射給藥,用藥3天,本發 明低(lml/kg體重)、中(2ml/kg體重)、高(4ml/kg體重)三個劑量組,經連續3天灌服給 藥,各組具體情況如下表。
[0043] 表1本發明對豬李氏桿菌病的治療效果
[0045] 結果表明:本發明給藥方式簡單,應用方便,對豬李氏桿菌病具有良好的療效,給 藥3天后,病豬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其中高劑量組和低劑量組的臨床治愈率達到95. 7,有效 率達到100%,明顯高于四環素對照組。
【主權項】
1. 一種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煎煮液的組分及其重量 份數比分別為 : 芒硝10-15份; 丹皮10-15份; 菊花5-10份; 生地黃10-15份; 黃芩10-15份; 梔子5-10份; 大黃10-15份; 茯苓5-10份; 赤小豆8-12份; 鉤藤5-10份; 甘草5-10份。2. -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 于:該制備方法的步驟如下: (1) 按照重量配比分別稱芒硝、丹皮、菊花、生地黃、黃芩、梔子、大黃、茯苓、赤小豆、鉤 藤和甘草粉碎成粉末; (2) 將步驟(1)中過篩后的芒硝、丹皮、菊花、生地黃、黃芩、梔子、大黃、茯苓、赤小豆、 鉤藤和甘草加水浸泡一小時后煎煮三次,每次加水量為藥材總量的5-10倍,各煎煮0. 5-1 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合并,定容至1200ml,即得到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及其制備方法,該中藥煎煮液的組分及其重量份數比分別為:芒硝10-15份;丹皮10-15份;菊花5-10份;生地黃10-15份;黃芩10-15份;梔子5-10份;大黃10-15份;茯苓5-10份;赤小豆8-12份;鉤藤5-10份;甘草5-10份。本發明具有清熱涼血、化痰利濕的功效,無藥物殘留,無毒副作用,不易產生耐藥性,安全性好,使用方便,易吸收,符合安全獸藥、保障動物源食品安全的要求,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治療豬李氏桿菌病的中藥煎煮液。
【IPC分類】A61K33/04, A61K36/804, A61P31/04
【公開號】CN105641183
【申請號】
【發明人】陳慶忠, 安同偉, 劉芳
【申請人】天津市中敖飼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8日
【申請日】2014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