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貼膏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
【背景技術】
[0002]膏藥治病,早在我國古代就有了,一直流傳到現在,早在原始社會,人類的祖先就發現用某些植物的樹葉,樹皮或草莖之類來貼敷傷口或疼痛部位,可以減輕疼痛或止血,甚至能加速創傷的愈合,通過經驗的不斷積累從而產生了貼敷療法,那么,貼敷膏藥還有哪些好處呢?膏藥貼敷是我國外用治療疾病的方法之一,它是遵循中醫辨證論治及中藥的功效、主治與歸經的原則,充分調動藥物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組成多味藥物的大復方,以發揮藥物的良好效果。
[0003]膏藥治病,操作簡單、取材方便、費用低廉、安全無痛苦,因而最易被人們所接受。加之貼膏治病范圍廣泛,早已成為人們最易接受的治療方法。特別是常患頸、肩、腰、腿痛等慢性勞損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對膏藥更是情有獨鐘,膏藥巳成為居家旅行必備之物。
[0004]由于膏藥直接敷貼于體表,而制作膏劑的藥物中大多氣味具厚,再加入辛香走串極強的弓I經藥物,通過滲透入皮膚,內傳經絡、氣血、臟腑、起到調氣血、通經絡,散寒濕,消腫痛等作用。
[0005]目前,風濕、腰肌勞損、頸椎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療方法是按摩、推拿或服用止痛片,甚至是實施手術,但是按摩推拿只能起到緩解的作用,止痛藥效果短暫,且有極大的毒副作用,手術則費用昂貴,風險較大,以上治療方法均不能根治風濕、腰肌勞損、頸椎病等慢性疾病。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通經絡,散寒濕,消腫痛、對疾病起到重要的治療效果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通經絡,散寒濕,消腫痛、對疾病起到重要的治療效果的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
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其重量份計的配方包括以下原料:桃仁10?15份、骨碎補10?15份、熟地8?12份、桂枝8?12份、牛膝7?10份、川斷7?12份、川烏8?12份、蒼術10?15份、海風藤8?12份、細辛7?10份、蘇木8?12份、土鱉蟲5?10份、白芷9?12份、紅花10?15份、穿山甲6?12份、杜仲8?12份、自然銅10?15份、遠紅外陶瓷微粉10?15份。
[0007]進一步地,所述的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其最佳重量份計的配方包括以下原料:桃仁15份、骨碎補15份、熟地12份、桂枝12份、牛膝10份、川斷12份、川烏8份、蒼術10份、海風藤8份、細辛10份、蘇木10份、土鱉蟲6份、白芷12份、紅花10份、穿山甲8份、杜仲12份、自然銅15份、遠紅外陶瓷微粉15份。
[0008]進一步地,所述的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其配方還包括黑膏藥基質。
[0009]本發明單味藥功能主治為: 桃仁:苦、甘,平。歸心、肝、大腸經。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經閉痛經,瘕瘕痞塊,肺癰腸癰,跌撲損傷,腸燥便秘,咳嗽氣喘。
[0010]骨碎補:補腎強骨,續傷止痛。用于腎虛腰痛,耳鳴耳聾,牙齒松動,跌撲閃挫,筋骨折傷;外治斑禿,白癜風。
[0011]熟地:味甘、性平而入血分,功能滋陰補血、補精益髓。治陰虛血少,腦髓空虛所至的腰膝痿弱、勞嗽骨蒸,遺精,崩漏,月經不調,消渴,溲數,耳聾、目昏,心悸失眠、健忘,盜汗等。
[0012]桂枝:其性味辛、甘,溫,入肺、心、膀胱經,功能:桂枝能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主風寒表證;寒濕痹痛;四肢厥冷;經閉痛經;癥瘕結塊;胸痹;心悸;痰飲;小便不利。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
[0013]牛膝:性味:苦、甘、酸,平。歸經:歸肝、腎經。功效:逐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主治:用于經閉,痛經,腰膝酸痛,筋骨無力,淋證,水腫,頭痛,眩暈,牙痛,日瘡,吐血,衄血。
[0014]川斷:補肝腎,續筋骨,調血脈。治腰背酸痛,足膝無力,胎漏,崩漏,帶下,遺精,跌打損傷,金瘡,痔漏,癰疽瘡腫。
[0015]川烏:辛、苦,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用于治療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等病癥。一般炮制后內服。生川烏酊外用能刺激皮膚,繼而產生麻木感,故外用作某些神經痛及風濕的鎮痛劑。
[0016]蒼術: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用于濕阻中焦,脘腹脹滿,泄瀉,水腫,腳氣痿蹙,風濕痹痛,風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澀。
[0017]海風藤:味辛、苦,性微溫。歸肝經。祛風濕,通經絡,止痹痛。用于風寒濕痹,肢節疼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
[0018]細辛: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淵,風濕痹痛,痰飲喘咳。
[0019]蘇木:甘;咸;辛涼。心;肝;胃;脾經。活血祛瘀,消腫定痛。如婦人血滯經閉,痛經,產后瘀阻心腹痛,產后血暈,癰腫,跌打損傷。
[0020]土鱉蟲:味咸,性寒。歸肝經。破血逐瘀,續筋接骨。用于跌打損傷,筋傷骨折,血瘀經閉,產后瘀阻腹痛,癮瘕痞塊。
[0021]白JE:辛,溫。入肺、脾、胃經。祛風,燥濕,消腫,止痛。治頭痛,眉棱骨痛,齒痛,鼻淵,寒濕腹痛,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燥癢,疥癬。
[0022]紅花:。活血通經,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經閉、痛經、惡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滯腹痛、胸脅刺痛、跌打損傷、瘡瘍腫痛療效。有活血化瘀,散濕去腫的功效。
[0023]穿山甲: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主血瘀經閉;癥瘕;風濕痹痛;乳汁不下;癰腫;瘰疬。用于經閉癥瘕,乳汁不通,癰腫瘡毒,關節痹痛,麻木拘攣。
[0024]杜仲:其味甘,性溫。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調理沖任、固經安胎的功效。可治療腎陽虛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軟無力,肝氣虛引起的胞胎不固,陰囊濕癢等癥。
[0025]自然銅:具有散瘀止痛,續筋接骨的功效。用于跌打損傷,筋骨折傷,瘀腫疼痛。
[0026]遠紅外陶瓷微粉:產生遠紅外效應。
[002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由多種具有祛風除濕、疏通經絡、活血散結、調理肝腎、消炎解毒等功效的中藥以及自然銅、遠紅外陶瓷微粉等能夠療折傷、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礦物制成,使遠紅外治療貼膏應用于人體背部和四肢,達到疏通經絡、祛風除濕、調節臟腑、疏通血管、促進代謝、改善機體內環境、激發人體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和增加骨密度的功效,可以用于風濕、頸椎病、腰肌勞損、肩周炎、關節炎、腰腿酸痛、無菌性炎癥、滑膜炎、脊柱炎、婦女的月子后遺癥和痛經以及因經絡不通而引起的疼痛癥。
【具體實施方式】
[0028]
實施例1
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其重量份計的配方包括以下原料:桃仁10份、骨碎補10份、熟地8份、桂枝8份、牛膝7份、川斷7份、川烏8份、蒼術10份、海風藤8份、細辛7份、蘇木8份、土鱉蟲5份、白芷9份、紅花10份、穿山甲6份、杜仲8份、自然銅10份、遠紅外陶瓷微粉10份,黑膏藥基質是其他原料總重量的5倍。
[0029]實施例2
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其最佳重量份計的配方包括以下原料:桃仁15份、骨碎補15份、熟地12份、桂枝12份、牛膝10份、川斷12份、川烏8份、蒼術10份、海風藤8份、細辛10份、蘇木10份、土鱉蟲6份、白芷12份、紅花10份、穿山甲8份、杜仲12份、自然銅15份、遠紅外陶瓷微粉15份,黑膏藥基質是其他原料總重量的7倍。
[0030]實施例3
桃仁15份、骨碎補15份、熟地12份、桂枝12份、牛膝10份、川斷12份、川烏12份、蒼術15份、海風藤12份、細辛10份、蘇木12份、土鱉蟲10份、白芷12份、紅花15份、穿山甲12份、杜仲12份、自然銅15份、遠紅外陶瓷微粉15份,黑膏藥基質是其他原料總重量的10倍。
[0031 ]本發明的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的使用方法為:首先將患處清洗干凈,將貼膏帖患處,一天一貼,14帖為一療程,過敏體質人群慎用;孕婦禁用。
下面是應用本發明的遠紅外治療貼膏的隨訪病例的具體情況。
[0032]病例一:李某,男,58歲,工地工人,癥狀為:膝關節僵硬,肌肉酸痛,適度活動后僵硬的現象可減輕,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使用本發明的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I療程后,癥狀明顯緩解,繼續貼敷至2個療程,疼痛、腫脹癥狀基本消失,功能恢復正常,隨訪至今未復發。
[0033]病例二:劉某,35歲,在家種地,病程兩個月,產后出現癥狀:畏寒,出虛汗、汗后冷,活動關節疼痛,診斷為產后風寒。使用本發明的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I療程后,病情基本控制,繼續貼敷I個療程,各癥狀消失,身體恢復正常。
[0034]病例三:趙某,女,50歲,患有腰肌勞損,晨起時痛劇,活動數分鐘或半小時后緩解,發作時頸、肩、背部感到酸脹,嚴重時疼痛難忍,使用本發明的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
3天后其頸、肩、腰部酸脹感明顯減輕,一個療程后,其疼痛難忍的癥狀完全消失,隨訪至今未復發。
【主權項】
1.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其特征在于,其重量份計的配方包括以下原料:桃仁10?15份、骨碎補10?15份、熟地8?12份、桂枝8?12份、牛膝7?10份、川斷7?12份、川烏8?12份、蒼術10?15份、海風藤8?12份、細辛7?10份、蘇木8?12份、土鱉蟲5?10份、白芷9?12份、紅花10?15份、穿山甲6?12份、杜仲8?12份、自然銅10?15份、遠紅外陶瓷微粉10?15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其特征在于:其最佳重量份計的配方包括以下原料:桃仁15份、骨碎15份、熟地12份、桂枝12份、牛膝10份、川斷12份、川烏8份、蒼術10份、海風藤8份、細辛10份、蘇木10份、土鱉蟲6份、白芷12份、紅花10份、穿山甲8份、杜仲12份、自然銅15份、遠紅外陶瓷微粉15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其特征在于,其配方還包括黑膏藥基質。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其是一種通經絡,散寒濕,消腫痛、對疾病起到重要的治療效果的一種遠紅外治療貼膏,其重量份計的配方包括以下原料:桃仁10~15份、骨碎補10~15份、熟地8~12份、桂枝8~12份、牛膝7~10份、川斷7~12份、川烏8~12份、蒼術10~15份、海風藤8~12份、細辛7~10份、蘇木8~12份、土鱉蟲5~10份、白芷9~12份、紅花10~15份、穿山甲6~12份、杜仲8~12份、自然銅10~15份、遠紅外陶瓷微粉10~15份。
【IPC分類】A61K36/804, A61P19/02, A61P15/00, A61P19/08, A61N5/06, A61K33/26, A61K9/70, A61K35/64, A61K35/36, A61P21/00, A61P29/00
【公開號】CN105641187
【申請號】
【發明人】李土才
【申請人】佛山市恒南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8日
【申請日】2016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