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湯劑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湯劑,特別是供風熱感冒患者使用的中藥湯劑及制備方法的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癥狀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風熱感冒多見于夏秋季,外感風熱所致。中醫認為,風熱感冒是感受風熱之邪所致的表證。
[0003]中醫文獻記述:《諸病源候論.風熱候》:“風熱病者,風熱之氣,先從皮毛入于肺也。肺為五臟上蓋,候身之皮毛,若膚腠虛,則風熱之氣,先傷皮毛,乃入肺也。其狀使人惡風寒戰,目欲脫,涕唾出。”治宜辛涼解表,發散風熱。
[0004]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種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的藥物,是我們目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5]隨著我國中醫中藥學的不斷發展,在治療風熱感冒上,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中醫治療上述疾病的優點,且在治療過程中毒副作用小、費用低等優勢,針對現有西醫治療風熱感冒的現狀,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湯劑,以解決風熱感冒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的問題。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具有見效快、療效顯著等特點,并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一證。
[0006]為達到上述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湯劑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湯劑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3?12g、大青葉15?25g、金銀花12?22g、牛蒡子5?1g、黃苳6?15g、紫荊皮6?16g、葛根7.5?158、荊芥7.5?158、馬勃1.5?3@、青蒿7.5?15g、薄荷4?12g、連翹16?20區、桔梗5?128、苦杏仁7.5?158、魚腥草15?25區。
[0007]—種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湯劑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湯劑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5?10g、大青葉16?22g、金銀花13?20g、牛蒡子6?8.5g、黃芩7?13g、紫荊皮7?Hg、葛根7.5?13g、荊芥8?13g、馬勃1.5?2.5g、青蒿8?13g、薄荷5?10.5g、連翹16?18區、桔梗6?10.58、苦杏仁8?138、魚腥草16?23區。
[0008]—種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湯劑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藥湯劑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9g、大青葉18g、金銀花18g、牛蒡子Sg、黃芩12g、紫荊皮12g、葛根llg、荊芥llg、馬勃2g、青蒿llg、薄荷10g、連翹16g、桔梗9g、苦杏仁llg、魚腥草21g。
[0009]—種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湯劑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
A、首先將上述原料中藥分別揀去雜質和粉塵后,按照質量份比分別粉碎成粗粒狀包煎;
B、將包好的原料中藥放入冷開水中浸泡35分鐘后,再將浸泡好的藥物和浸泡藥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煎藥機內,注入過藥34mm的冷開水進行第一次煎煮45分鐘,濾取藥液后,再次注入過藥32mm的微溫開水進行第二次煎煮40分鐘,兩次混合濃縮成50%的中藥液1080毫升,袋裝密封后備用。
[0010]—種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湯劑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為:將制備好的中藥液分二天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180毫升/次,飯前服。服藥3-7天即可痊愈。
[0011]本發明組方中的各原料中藥在中國藥典、中國辭典以及中華本草中均有詳細的記載。本發明選用其中最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充分發揮各組分的藥理功效:
柴胡,性味:苦、涼,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陽之功效,用于治療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利脫肛、月經不調、子宮下垂等癥;
大青葉,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療溫病熱盛煩渴、流行性感冒、急性傳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腸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黃疸、痢疾、喉痹、口瘡、癰疽腫毒;
金銀花,性味:甘、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療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腫疔瘡、喉痹及多種感染性疾病;
牛蒡子,性味:味辛、苦、性寒,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之功效,用于治療風熱咳嗽、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風疹瘙癢、瘡瘍腫毒;
黃芩,性味:苦、寒,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療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淋證、葉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等癥;紫荊皮,性味:苦、平,具有活血、通淋、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療婦女月經不調、瘀滯腹痛、風濕痹痛、小便淋痛、喉痹、癰腫、疥癬、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葛根,性味:甘辛、平,具有升陽解肌、透疹止瀉、除煩止溫之功效,用于治療傷寒、溫熱頭痛項強、煩熱消渴、泄瀉、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壓、心絞痛、耳聾;
荊芥,性味:辛,溫,具有發表、祛風、理血、炒炭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療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中風□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產后血暈、癰腫、瘡疥、瘰疬;
馬勃,性味:味辛、平,具有清肺、利咽、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療喉痹咽痛、咳嗽失音、吐血;
青蒿,性味:苦、辛、寒,具有清虛熱、解暑、截瘧之功效,用于治療陰虛發熱、骨蒸潮熱、夜熱早涼、瘧疾寒熱;
薄荷,性味:味辛、性涼,具有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透疹、解郁之功效,用于治療風熱表證、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陷疹瘙癢、肝郁脅痛,治外感風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食滯氣脹、口瘡、牙痛、瘡疥、癮疹;
連翹,性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風熱感冒之功效,用于治療風熱感冒、溫病、熱淋尿閉、癰疽、腫毒、瘰疬、癭瘤、喉痹等癥;
桔梗,性味:性平、味苦、辛,有小毒,具有祛痰、利咽、宣肺、排膿、利五臟、補氣血、補五勞、養氣之功效,用于治療咽喉腫痛、肺癰吐膿、咳嗽痰多、痢疾腹痛、胞滿脅痛、口舌生瘡、赤目腫痛、小便癃閉等病癥;
苦杏仁,性味:苦、溫,有毒,具有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療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血虛津枯、腸燥便秘;
魚腥草,性味:味辛、性寒涼,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之功效,用于治療肺炎、肺膿瘍、熱痢、皰疾、水腫、淋病、白帶、癰腫、痔瘡、脫肛、濕疹、秀瘡、疥癬。
[0012]本發明藥物是基于中醫治療風熱感冒的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原則,從藥理作用及作用機制認為:就風熱感冒一證,本發明所提供的藥物中的各原料中藥藥效共奏,對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13]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風熱感冒的治療而提出的一種中藥配方,采用該配方制備的藥物藥效好,見效快,是一個標本兼治的中藥組方,特別適合臨床使用。下面結合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湯劑及制備方法,所述中藥湯劑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9g、大青葉18g、金銀花18g、牛蒡子Sg、黃芩12g、紫荊皮12g、葛根llg、荊芥llg、馬勃2g、青蒿llg、薄荷10g、連翹16g、桔梗9g、苦杏仁llg、魚腥草21g。
[0014]實施例2:
一種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湯劑及制備方法,所述中藥湯劑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log、大青葉22g、金銀花20g、牛蒡子8.5g、黃芩13g、紫荊皮14g、葛根13g、荊芥13g、馬勃2.5g、青蒿13g、薄荷10.5g、連翹18g、桔梗10.5g、苦杏仁13g、魚腥草23g。
[0015]實施例3:
一種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湯劑及制備方法,所述中藥湯劑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12g、大青葉25g、金銀花22g、牛蒡子10g、黃芩15g、紫荊皮16g、葛根15g、荊芥15g、馬勃3g、青蒿15g、薄荷12g、連翹20g、桔梗12g、苦杏仁15g、魚腥草25g。
[0016]典型病例:
經臨床診斷治療風熱感冒患者共100例,年齡為18歲以上的60例,只有40例為18歲以下。100例患者中痊愈的99例,顯效I例,總有效率達100%。經治療后,病告痊愈。
【主權項】
1.一種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湯劑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3?12g、大青葉15?25g、金銀花12?22g、牛蒡子5?1g、黃苳6?15g、紫荊皮6?16g、葛根7.5?158、荊芥7.5?158、馬勃1.5?3@、青蒿7.5?15g、薄荷4?12g、連翹16?20區、桔梗5?128、苦杏仁7.5?158、魚腥草15?25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湯劑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5?10g、大青葉16?22g、金銀花13?20g、牛蒡子6?8.5g、黃芩7?13g、紫荊皮7?Hg、葛根7.5?13g、荊芥8?13g、馬勃1.5?2.5g、青蒿8?13g、薄荷5?10.5g、連翹16?18區、桔梗6?10.58、苦杏仁8?138、魚腥草16?23區。3.根據權利要求1至2所述的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湯劑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柴胡9g、大青葉18g、金銀花18g、牛蒡子Sg、黃芩12g、紫荊皮12g、葛根llg、荊芥llg、馬勃2g、青蒿llg、薄荷10g、連翹16g、桔梗9g、苦杏仁llg、魚腥草21g。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中醫藥技術領域,目的是根據中醫對風熱感冒的認識機理而提供的一種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湯劑,所述中藥湯劑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柴胡3~12g、大青葉15~25g、金銀花12~22g、牛蒡子5~10g、黃芩6~15g、紫荊皮6~16g、葛根7.5~15g、荊芥7.5~15g、馬勃1.5~3g、青蒿7.5~15g、薄荷4~12g、連翹16~20g、桔梗5~12g、苦杏仁7.5~15g、魚腥草15~25g;本發明提供的藥物藥效好、見效快,是一個標本兼治的中藥配方。
【IPC分類】A61K36/855, A61P11/00, A61K36/78
【公開號】CN105641228
【申請號】
【發明人】孫素蓉
【申請人】四川聚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8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