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外場維護精加工鏜孔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機械加工的工藝裝備。
【背景技術】
[0002]某某系列運輸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唯一的中型中程運輸機,生產量逐年增大,市場保有量相應呈逐年增長態勢,飛機的維修任務逐步加重。主起落架接頭是飛機的重要受力部件,受損后的修復需要對起落架安裝孔進行精密機械加工,但飛機的主起接頭是非拆卸零件,無法利用機床設備進行返修,同時故障絕大部分發生在外場,維修條件十分惡劣,因此維修難度很高。目前國內還沒有開展國產運輸機的場外維修專用設備的研制,故障發生時依靠簡易的工具和大量人工進行加工,勞動強度極大,生產效率很低,修復質量不好。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飛機外場維護精加工鏜孔設備,能使外場維修主起落架接頭。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飛機外場維護精加工鏜孔設備,包括:
[0006]定位連接組件和軸加工組件兩部分;
[0007]定位連接組件由定位支架、加工支架以及連接體三部分組成;定位支架包括定位架1、定位軸2、卡箍3、螺釘4 ;卡箍3通過螺釘4與定位架I連接,定位軸2由卡箍3抱緊與飛機27框和30框主起接頭孔連接;加工支架由工作架5、可調卡箍6組成,可調卡箍6與工作架5根據現場實際位置焊接固定;連接體包括連接架7、定位支座8、定位插銷9、螺帽10、六角螺釘11 ;定位支座8在連接架7上方由六角螺釘11固定,定位插銷9通過定位支座8與左右兩端前主起接頭下部孔定位連接,并用螺帽10擰緊;連接體一端通過沉頭螺釘12和定位插銷13與連接支架固定,另一端同樣通過沉頭螺釘12和定位插銷13與加工支架固定;
[0008]軸加工組件包括加工軸14、連接軸15、定位軸16、緊定螺釘17、棘輪扳手、棘輪條19 ;加工軸14通過棘輪條19與棘輪扳手作為動力源與連接軸15通過螺旋副實現旋轉+直線進給運動,螺旋副采用0.5毫米螺距結構;定位軸16 —端與連接軸15配合連接,另一端與前主起接頭孔定位,連接軸15由加工支架上的可調卡箍6調整軸的對刀中心并抱緊,加工軸14上設置刀槽安裝鏜刀頭,對好刀后由側面的緊定螺釘17擰緊。
[0009]本發明的優點是:
[0010]1、加工設備為分體式,便于攜帶。由于飛機在早晚溫差、風向變化、以及機場飛機頻繁起降所帶來地面震動影響下會產生劇烈晃動,放棄機械加工要求工件與切削設備都應靜止固定的傳統理念,而將工裝固定在飛機上,與飛機進行剛性連接的結構,保證切削設備與被加工件之間相對靜止,來滿足在惡劣條件下的外場加工需求。
[0011]2、以棘輪扳手為動力傳導、螺旋副實現旋轉+直線進給的手工切削加工裝置,使設備能夠適應外場加工條件差的環境,滿足返修工藝要求。
[0012]3、由于加工部位可視性差,螺旋副采用0.5mm的螺距結構,以小進給量來減小切削力,并使切削平穩,降低加工風險,使加工精度滿足設計技術要求。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整體結構俯視圖。
[0014]圖2為本發明整體結構正視圖。
[0015]圖3為本發明定位支架部分放大視圖。
[0016]圖4為本發明加工支架部分放大視圖。
[0017]圖5為本發明定位支架俯視圖。
[0018]圖6為本發明定位支架左視圖。
[0019]圖7為本發明定位支架正視圖。
[0020]圖8為本發明連接體俯視圖。
[0021]圖9為本發明連接體正視圖。
[0022]圖10為本發明加工支架左視圖。
[0023]圖11為本發明加工支架俯視圖。
[0024]圖12為本發明加工支架正視圖。
[0025]圖13為本發明軸加工組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一種飛機外場維護精加工鏜孔設備,如圖1-13所示,包括:
[0027]定位連接組件和軸加工組件兩部分;
[0028]定位連接組件由定位支架、加工支架以及連接體三部分組成;定位支架包括定位架1、定位軸2、卡箍3、螺釘4 ;卡箍3通過螺釘4與定位架I連接,定位軸2由卡箍3抱緊與飛機27框和30框主起接頭孔連接;加工支架由工作架5、可調卡箍6組成,可調卡箍6與工作架5根據現場實際位置焊接固定;連接體包括連接架7、定位支座8、定位插銷9、螺帽10、六角螺釘11 ;定位支座8在連接架7上方由六角螺釘11固定,定位插銷9通過定位支座8與左右兩端前主起接頭下部孔定位連接,并用螺帽10擰緊;連接體一端通過沉頭螺釘12和定位插銷13與連接支架固定,另一端同樣通過沉頭螺釘12和定位插銷13與加工支架固定;
[0029]軸加工組件包括加工軸14、連接軸15、定位軸16、緊定螺釘17、棘輪扳手、棘輪條19 ;加工軸14通過棘輪條19與棘輪扳手作為動力源與連接軸15通過螺旋副實現旋轉+直線進給運動,螺旋副采用0.5毫米螺距結構;定位軸16 —端與連接軸15配合連接,另一端與前主起接頭孔定位,連接軸15由加工支架上的可調卡箍6調整軸的對刀中心并抱緊,加工軸14上設置刀槽安裝鏜刀頭,對好刀后由側面的緊定螺釘17擰緊。
[0030]操作過程如下:
[0031]a、連接體一端通過沉頭螺釘12和定位插銷13與連接支架固定,另一端同樣通過沉頭螺釘12和定位插銷13與加工支架固定;
[0032]b、定位軸2插入飛機起落架前后主起接頭孔進行定位,由定位支架上卡箍3抱緊定位;
[0033]C、連接架上的左右定位支座8和飛機左右前主起接頭下部孔分別插入定位插銷9進行定位;
[0034]d、連接軸15 —端與定位軸16配合連接,另一端與加工軸14配合。
[0035]e、定位軸16與前主起接頭孔定位,通過加工支架上的可調卡箍6調整連接軸15并抱緊,使加工軸14的對刀中心與后主起接頭孔同軸。
[0036]f、加工軸14上刀槽處設置鏜刀頭,對好加工孔中心后,由緊定螺釘17擰緊。通過加工軸14 一端安裝的棘輪扳手18傳動實現螺旋+直線進給運動,并對需修復的后主起接頭孔進行加工。
【主權項】
1.一種飛機外場維護精加工鏜孔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連接組件和軸加工組件兩部分; 定位連接組件由定位支架、加工支架以及連接體三部分組成;定位支架包括定位架(I)、定位軸(2)、卡箍(3)、螺釘(4);卡箍(3)通過螺釘(4)與定位架(I)連接,定位軸(2)由卡箍(3)抱緊與飛機27框和30框主起接頭孔連接;加工支架由工作架(5)、可調卡箍(6)組成,可調卡箍(6)與工作架(5)根據現場實際位置焊接固定;連接體包括連接架(7)、定位支座(8)、定位插銷(9)、螺帽(10)、六角螺釘(11);定位支座(8)在連接架(7)上方由六角螺釘(11)固定,定位插銷(9)通過定位支座(8)與左右兩端前主起接頭下部孔定位連接,并用螺帽(10)擰緊;連接體一端通過沉頭螺釘(12)和定位插銷(13)與連接支架固定,另一端同樣通過沉頭螺釘(12)和定位插銷(13)與加工支架固定; 軸加工組件包括加工軸(14)、連接軸(15)、定位軸(16)、緊定螺釘(17)、棘輪扳手、棘輪條(19);加工軸(14)通過棘輪條(19)與棘輪扳手作為動力源與連接軸(15)通過螺旋副實現旋轉+直線進給運動,螺旋副采用0.5毫米螺距結構;定位軸(16) —端與連接軸(15)配合連接,另一端與前主起接頭孔定位,連接軸(15)由加工支架上的可調卡箍(6)調整軸的對刀中心并抱緊,加工軸(14)上設置刀槽安裝鏜刀頭,對好刀后由側面的緊定螺釘(17)擰緊。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機械加工的工藝裝備,提供一種飛機外場維護精加工鏜孔設備,本發明軸加工組件包括加工軸14、連接軸15、定位軸16、緊定螺釘17、棘輪扳手、棘輪條19;加工軸14通過棘輪條19與棘輪扳手作為動力源與連接軸15通過螺旋副實現旋轉+直線進給運動,螺旋副采用0.5毫米螺距結構;定位軸16一端與連接軸15配合連接,另一端與前主起接頭孔定位,連接軸15由加工支架上的可調卡箍6調整軸的對刀中心并抱緊,加工軸14上設置刀槽安裝鏜刀頭,對好刀后由側面的緊定螺釘17擰緊。本發明加工設備為分體式,便于攜帶,能使外場維修主起落架接頭。
【IPC分類】B23B45/14, B23B41/00, B23B45/06
【公開號】CN105642948
【申請號】
【發明人】李翀, 黃蓉, 左文寶, 王宏明, 尹富成, 蘇衛華, 盧文權, 韓波, 王梅, 郭旭, 張偉慶, 左鐵強, 全光勤, 張雪松, 李海濱
【申請人】陜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8日
【申請日】2014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