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極杠桿的載力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載力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極杠桿的載力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物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和普及,對于自動化機器的需求也越來越多,而自動化機器需要有靈活小巧能載力的運動部件,作為自動化智能機器的重要部件,廣泛應用到載重托盤,上下樓梯的搬運機器結構中。
[0003]目前,使用的載力裝置的結構復雜、加工實現困難、效率低下、部件易損、耐用性低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極杠桿的載力裝置,旨在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無極杠桿的載力裝置,該載力裝置包括支撐底座、中間帶螺紋的旋轉軸、螺絲套、數控電機、支撐載力棒及托盤,所述數控電機設于所述支撐底座上,所述旋轉軸的一端連接所述數控電機的電機軸,所述旋轉軸的另一端穿過螺絲套設于所述支撐底座上,所述支撐載力棒的一端連接所述支撐底座,所述支撐載力棒的棒體與所述螺絲套接觸,所述支撐載力棒的另一端支撐所述托盤。
[0006]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支撐載力棒至少三根。
[0007]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支撐載力棒包括棒體及滾輪,所述棒體的一端連接所述滾輪。
[0008]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螺絲套的上部呈喇叭狀開口,所述開口內側呈漸變的曲面,所述螺絲套的下部設有通孔。
[0009]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通孔至少三個,在所述螺絲套上呈品字排列。
[0010]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支撐底座包括底板、支撐柱、頂板及軸承,所述支撐柱的一端連接所述底板,所述支撐柱的另一端連接所述頂板,所述軸承設于所述頂板的中心。
[0011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支撐柱至少三根,均勻設于所述底板與頂板之間。
[0012]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支撐底座還包括若干支撐腳,若干所述支撐腳均勻的設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
[0013]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數控電機包括控制器及步進電機,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輸出端連接所述步進電機的控制端。
[0014]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控制器采用微處理器。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杠桿的基本原理,通過無極變化的支點實現杠桿撬動重物,在實現較大的載力的同時還實現較大的運動行程,使得本裝置在小巧的條件下可以載起重物,同時還有較大的載重行程,大大提高能效;本申請結構簡單,容易加工實現,而且巧妙利用杠桿原理,達到節約效能,提高效率,因為電機轉軸的力小了,減小螺紋磨損,提高耐用性。本申請將帶來很好的社會節能減排的效應,使得自動化機器的工作效率更高。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無極杠桿的載力裝置的切面圖。
[0017]附圖標記:1-底板2-步進電機3-旋轉軸4-螺絲套5-頂板6_支撐載力棒7-托盤8-支撐腳9-支撐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極杠桿的載力裝置,該載力裝置包括支撐底座、中間帶螺紋的旋轉軸3、螺絲套4、數控電機、支撐載力棒6及托盤7,所述數控電機設于所述支撐底座上,所述旋轉軸3的一端連接所述數控電機的電機軸,所述旋轉軸3的另一端穿過螺絲套4設于所述支撐底座上,所述支撐載力棒6的一端連接所述支撐底座,所述支撐載力棒6的棒體與所述螺絲套3接觸,所述支撐載力棒6的另一端支撐所述托盤7。
[0019]將數控電機安裝在支撐底座的底板I上,將旋轉軸3的一端與數控電機的電機軸連接,旋轉軸3的另一端穿過螺絲套4的螺紋孔固定在支撐底座的頂板5的軸承上,在頂板5與底板I之間設置有至少三根支撐柱9,三根支撐柱呈品字形排列,三根支撐柱分別穿過螺絲套3下部的通孔,所述通孔至少三個,三個通孔在螺絲套3上呈品字排列,在品字的中間是螺紋孔,在螺絲套3的上部設有喇叭形狀的開口,在開口的內側有類似拋物線漸變的弧形曲面,在頂板5的表面分別連接有支撐載力棒6,支撐載力棒6至少三根,相鄰的支撐載力棒6的距離相等,支撐載力棒6包括棒體及滾輪,棒體的一端連接滾輪,滾輪與托盤7接觸,將托盤支撐起,在底板I的底部設置有若干的支撐腳8,相鄰的支撐腳8之間的距離相等。當設置在支撐底座上的旋轉軸3轉動時,螺絲套4就會向上遠離支撐底座和向下靠近支撐底座的底板方向運動。在以螺絲套4內測的曲面為支點,隨著運動方向的不同,使得支撐載力棒6根據旋轉軸3的旋轉收攏或者張開。利用杠桿原理,使得支撐載力棒6的支撐力比直接作用力來得小很多。由于螺絲套4內側是曲面的,使得支撐載力棒6的收攏率變化,使得在螺絲套4運動較小距離情況下,支撐載力棒6的運動行程可以大些(反向杠桿的原理),因為支撐力小時,可以讓運動量大起來。
[0020]所述支撐載力棒6至少三根。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原理,使得支撐起托盤7穩定。[0021 ]所述支撐載力棒6包括棒體及滾輪,所述棒體的一端連接所述滾輪。在支撐載力棒6在收攏或張開時減小與托盤7之間的摩擦,降低電機的能耗。
[0022]所述螺絲套4的上部呈喇叭狀開口,所述開口內側呈漸變的曲面,所述螺絲套的下部設有通孔。漸變曲面使得螺絲套4在運動是摩擦力減小。
[0023]所述通孔至少三個,在所述螺絲套上呈品字排列。
[0024]所述支撐底座包括底板1、支撐柱、頂板5及軸承,所述支撐柱的一端連接所述底板I,所述支撐柱的另一端連接所述頂板5,所述軸承設于所述頂板5的中心。結構簡單,穩定性強。
[0025]所述支撐柱至少三根,均勻設于所述底板I與頂板5之間。穩定性強,不易損壞。
[0026]所述支撐底座還包括若干支撐腳8,若干所述支撐腳8均勻的設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
[0027]所述數控電機包括控制器及步進電機2,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輸出端連接所述步進電機2的控制端。
[0028]所述控制器采用微處理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0029 ]利用杠桿的基本原理,通過無極變化的支點實現杠桿撬動重物,在實現較大的載力的同時還實現較大的運動行程,使得本裝置在小巧的條件下可以載起重物,同時還有較大的載重行程,大大提高能效;本申請結構簡單,容易加工實現,而且巧妙利用杠桿原理,達到節約效能,提高效率,因為電機轉軸的力小了,減小螺紋磨損,提高耐用性。本申請將帶來很好的社會節能減排的效應,使得自動化機器的工作效率更高。
[003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無極杠桿的載力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載力裝置包括支撐底座、中間帶螺紋的旋轉軸、螺絲套、數控電機、支撐載力棒及托盤,所述數控電機設于所述支撐底座上,所述旋轉軸的一端連接所述數控電機的電機軸,所述旋轉軸的另一端穿過螺絲套設于所述支撐底座上,所述支撐載力棒的一端連接所述支撐底座,所述支撐載力棒以旋轉軸為中心向外傾斜與所述螺絲套接觸,所述支撐載力棒的另一端支撐所述托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載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絲套的上部呈喇叭狀開口,所述開口內側支撐面呈漸變的弧形曲面,所述螺絲套的下部設有通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載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至少三個,在所述螺絲套上呈品字排列。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載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載力棒至少三根。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載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載力棒包括棒體及滾輪,所述棒體的一端連接所述滾輪。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載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底座包括底板、支撐柱、頂板及軸承,所述支撐柱的一端連接所述底板,所述支撐柱的另一端連接所述頂板,所述軸承設于所述頂板的中心。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載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柱至少三根,均勻設于所述底板與頂板之間。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載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底座還包括若干支撐腳,若干所述支撐腳均勻的設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載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控電機包括控制器及步進電機,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輸出端連接所述步進電機的控制端。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載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采用微處理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適用于載力設備改進領域,提供了一種無極杠桿的載力裝置,該載力裝置包括支撐底座、中間帶螺紋的旋轉軸、螺絲套、數控電機、支撐載力棒及托盤,所述數控電機設于所述支撐底座上,所述旋轉軸的一端連接所述數控電機的電機軸,所述旋轉軸的另一端穿過螺絲套設于所述支撐底座上,所述支撐載力棒的一端連接所述支撐底座,所述支撐載力棒的棒體與所述螺絲套接觸,所述支撐載力棒的另一端支撐所述托盤。本申請結構簡單,容易加工實現,而且巧妙利用杠桿原理,達到節約效能,提高效率,因為電機轉軸的力小了,減小螺紋磨損,提高耐用性。
【IPC分類】B65G7/02
【公開號】CN205169522
【申請號】CN201520929670
【發明人】張世渡
【申請人】深圳億萬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