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收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收割機。
【背景技術】
[0002]在目前的農作物例如小麥實驗地收獲過程中,大多采用人工單行逐行收割的方式,收割完后再進行脫粒。如果使用現有的大型收獲機進行收割,容易造成所收獲的谷物品種的混種,引起雜交,影響純化品種的選育。此外,小麥收獲期較短,所以育種搶收過程,時間緊任務重。人工單行進行收割,而后再進行脫粒,使得育種搶收成為一項繁重的工作。雖然現在也有一些單行收割機,但是對于研究人員來說,并不是特別適用,研究人員不僅需要收取谷粒,而且在進行脫粒后需要分類一個品種的優劣程度及其分布情況,對研究人員來說這種收割方式反而增加了實驗田后期處理的工作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收割機。這種收割機可以用來收割各類谷物如小麥,水稻,谷子等。
[0004]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思路表現為:一種收割機,包括機架3、固裝在機架前端的撥禾輪12和往復式切割器11、固裝在機架后端的扶手13及固裝在機架下端面的機輪4,還包括自前向后依次固裝在機架上端面前部,與撥禾輪12和往復式切割器11銜接的輸穗轉輥組2、脫粒轉輥組16和排秸轉輥組17,所述輸穗轉輥組2、脫粒轉輥組16和排秸轉輥組17,每組由并列的兩個轉輥組成,每個轉輥的一端都設置一個電機10,所述排秸轉輥組17的后側設置輸出口 I;所述輸出口 I外側連接一托盤8;
[0005]所述輸穗轉輥組2、脫粒轉輥組16和排秸轉輥組17的下側設置篩網15和斜板14;
[0006]所述斜板14設置于機架3的內部,所述斜板14的后側分別設置若干隔板6,所述隔板6內側設置口袋7,所述機架3的后端面上側設置風機9。
[0007]所述脫粒轉輥組16的轉輥外壁上設置脫粒齒。
[0008]所述口袋7的下側設置電子秤5。
[0009]所述脫粒轉輥組16至少為一組。
[0010]所述的機輪4上設置升降機架的氣動懸掛調節機構。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靈活,方便對單行小麥作業,降低小麥材料的混雜,縮短小麥試驗材料收獲時間,節省小麥材料的晾曬、考種時間,極大降低了單行小麥材料的收獲成本,節省大量勞動力。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向剖開后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圖1的外部俯視圖。
[0014]其中,附圖標記為:1、輸出口;2、輸穗轉棍組;3、機架;4、機輪;5、電子秤;6、隔板;7、口袋;8、托盤;9、風機;10、電機;11、往復式切割器;12、撥禾輪;13、扶手;14、斜板;15、篩網;16、脫粒轉輥組;17、排秸轉輥組。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當然,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6]實施例1
[0017]參見圖1-2,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收割機,包括機架3、固裝在機架前端的撥禾輪12和往復式切割器11、固裝在機架后端的扶手13及固裝在機架下端面的機輪4,還包括自前向后依次固裝在機架上端面前部,與撥禾輪12和往復式切割器11銜接的輸穗轉輥組2、脫粒轉輥組16和排秸轉輥組17,所述輸穗轉輥組2、脫粒轉輥組16和排秸轉輥組17,每組由并列的兩個轉輥組成,每個轉輥的一端都設置一個電機10,所述排秸轉輥組17的后側設置輸出口 I;所述輸出口 I外側連接一托盤8;
[0018]輸穗轉輥組2、脫粒轉輥組16和排秸轉輥組17的下側設置篩網15和斜板14;
[0019]斜板14設置于機架3的內部,所述斜板14的后側分別設置若干隔板6,所述隔板6內側設置口袋7,所述機架3的后端面上側設置風機9。
[0020]脫粒轉輥組16至少為一組。
[0021]機輪4上設置升降機架的氣動懸掛調節機構。
[0022]實施例2
[0023]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脫粒,在脫粒轉輥組16的轉輥外壁上設置脫粒齒O
[0024]實施例3
[0025]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為了更及時的得到麥粒分布的數據在口袋7的下側設置電子秤5。收割完一個品種后,既可以及時記錄數據。
[0026]實施例4
[0027]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為了操作方便在機輪4上設置升降機架的氣動懸掛調節機構。可以根據麥穗的高低及時調節機架的高度。
[0028]以收割小麥為例,使用時,通過撥禾輪12和往復式切割器11將麥穗切下緊固輸穗轉輥組2,麥穗經輸穗轉輥組2擠壓后繼續進入脫粒轉輥組16脫粒,脫粒轉輥組16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多組,經脫粒后的麥秸進入排秸轉輥組17然后通過輸出口 I被送到托盤8上排出。在脫粒過程中麥粒及部分麥皮向下經過篩網15落到斜板14上,在風機9的作用下,沿斜板14滑落并分布在隔板6隔除的各個空間中的口袋7中,顆粒較飽滿較沉的麥粒落入距離斜板14較近的位置。收割完一個品種后根據各個電子秤的讀數可以初步得知該小麥品種麥粒優劣分布狀況。
[0029]本實用新型未經描述的技術特征可以通過或采用現有技術實現,在此不再贅述,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收割機,包括機架(3)、固裝在機架前端的撥禾輪(12)和往復式切割器(11)、固裝在機架后端的扶手(13)及固裝在機架下端面的機輪(4),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自前向后依次固裝在機架上端面前部,與撥禾輪(12)和往復式切割器(11)銜接的輸穗轉輥組(2)、脫粒轉輥組(16)和排秸轉輥組(17),所述輸穗轉輥組(2)、脫粒轉輥組(16)和排秸轉輥組(17),每組由并列的兩個轉輥組成,每個轉輥的一端都設置一個電機(10),所述排秸轉輥組(17)的后側設置輸出口( I);所述輸出口( I)外側連接一托盤(8 ); 所述輸穗轉輥組(2)、脫粒轉輥組(16)和排秸轉輥組(17)的下側設置篩網(15)和斜板(14); 所述斜板(14)設置于機架(3)的內部,所述斜板(14)的后側分別設置若干隔板(6),所述隔板(6)內側設置口袋(7),所述機架(3)的后端面上側設置風機(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粒轉輥組(16)的轉輥外壁上設置脫粒齒。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袋(7)的下側設置電子秤(5)。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粒轉輥組(16)至少為一組。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輪(4)上設置升降機架的氣動懸掛調節機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收割機,屬于農業機械領域。其技術方案為:一種收割機,包括機架、固裝在機架前端的往復式切割器和撥禾輪、固裝在機架后端的扶手及固裝在機架下端面的機輪,還包括自前向后依次固裝在機架上端面前部的輸穗轉輥組、脫粒轉輥組和排秸轉輥組,排秸轉輥組的后側設置輸出口;下側設置篩網和斜板;斜板設置于機架的內部,斜板的后側分別設置若干隔板,隔板內側設置口袋,機架的后端面上側設置風機。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靈活,方便對單行谷物作業,降低農作物材料的混雜,縮短農作物試驗材料收獲時間,節省材料的晾曬、考種時間,極大降低了單行農作物的收獲成本,節省大量勞動力。
【IPC分類】A01D41/02, A01D45/04
【公開號】CN205284175
【申請號】
【發明人】程敦公, 劉建軍, 李豪圣, 宋建民, 劉愛峰, 曹新有, 王燦國, 孫正娟, 趙振東
【申請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公開日】2016年6月8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