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育種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育種裝置,具體是一種多功能育種架。
【背景技術】
[0002]我國農業長期以來采取傳統的生產方式,占地面積大,土地利用率較低,勞動強度較高,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已不再適用于社會發展的需求。傳統的果樹、林業、農業和蔬菜育種方法是將種子分散灑在上壤中,保持上壤水分,待出秧后,再取出秧苗進行人工種植,采用此種方法不便于批量管理,無法確保種子生存條件,使得種子的發芽率不高,大大浪費了種子資源,并給育種人員增加了極大的工作難度,且現有技術中種子的培育占據了很大的土地面積,這對于日趨減少的土地資源尤其是可耕土地來說無疑造成了極大的負擔。為此,需要推出一種適于果樹、林業、農業和蔬菜育種的育種架。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育種架,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多功能育種架,包括遮雨板、頂板、底板、立柱、育種盤和承托板,所述遮雨板的頂部配合設有太陽能板,所述遮雨板的底部外圈均勻設有四根立柱,各個立柱的底端均設有萬向輪,四根立柱的上部固定有頂板,下部固定有底板,所述頂板的頂部中間位置設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延伸至頂板的下側,所述頂板的底部左右兩側均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吊桿,兩個吊桿均通過傳動鏈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兩個吊桿的底端均固定有育種盤,吊桿的外圈于育種盤的內側周向均勻分布有多個隔板,兩個育種盤的上方還設有水肥管,水肥管上設有電磁閥,所述頂板和底板之間設有多個承托板,承托板的四個頂角均連接有套筒,四個套筒對應滑動套設于立柱上,套筒上還設有用于對套筒進行鎖定的調節旋鈕,所述頂板的底部和各個承托板的底部均設有多個照明裝置,所述頂板的頂部還設有蓄電池。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遮雨板為錐形結構。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育種盤為圓形。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板共設有3或4個。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蓄電池通過太陽能充電控制器與太陽能板電連接。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蓄電池通過逆變器分別與照明裝置和電機電連接。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遮雨板可以對裝置進行遮雨,通過太陽能板可以進行太陽能利用,對蓄電池進行儲能,節能環保,通過育種盤可以進行幼苗的自動培育,控制電機定時動作,可以帶動育種盤轉動,以對育種盤上通過各個隔板分隔的育種進行澆水施肥,并控制電磁閥開閉,通過水肥管進行澆水施肥即可,無需人為控制,實用方便,在可上下移動的承托板上手動培育幼苗,滿足幼苗的生長高度,且調節方便,操作難度低,通過照明裝置可有效促進幼苗的光合作用,利于幼苗生長,通過萬向輪和腳踏式制動器配合提升裝置的靈活性,通過頂板和底板可以提升裝置的穩固性,綜上所述,該裝置結構穩定,節能環保,靈活性高,功能多樣,占地面積小,適于不同類別的種子培育,且可以手動培育和自動培育,便于批量管理,種子發芽率高,降低工作人員的負擔。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育種盤部分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太陽能板,2-遮雨板,3-電機,4-蓄電池,5-頂板,6_電磁閥,7_水肥管,8_吊桿,9-育種盤,I O-立柱,11-調節旋鈕,12-套筒,13-底板,14-萬向輪,15-承托板,16-照明裝置,17-腳踏式制動器,18-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6]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多功能育種架,包括遮雨板2、頂板5、底板13、立柱10、育種盤9和承托板15,所述遮雨板2為錐形結構,遮雨板2的頂部配合設有太陽能板I,通過太陽能板I可進行太陽能轉換,節能環保,所述遮雨板2的底部外圈均勻設有四根立柱10,各個立柱10的底端均設有萬向輪14,且其中一個萬向輪14上設有腳踏式制動器17,通過萬向輪14提升裝置的靈活性,通過腳踏式制動器17便于對萬向輪14進行鎖定,四根立柱10的上部固定有頂板5,下部固定有底板13,通過頂板5和底板13提升裝置的穩固性,所述頂板5的頂部中間位置設有電機3,電機3的輸出軸延伸至頂板5的下側,所述頂板5的底部左右兩側均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吊桿8,兩個吊桿8均通過傳動鏈與電機3的輸出軸連接,控制電機3轉動,可帶動兩個吊桿8轉動,兩個吊桿8的底端均固定有育種盤9,所述育種盤9為圓形,且吊桿8的外圈于育種盤9的內側周向均勻分布有多個隔板18,隔板18共設有3或4個,通過隔板18對育種盤9進行均分,以進行不同類別的種子育種,兩個育種盤9的上方還設有水肥管7,水肥管7上設有電磁閥6,通過水肥管7可以對育種盤9進行澆水施肥,并通過電磁閥6進行自動控制,以對種子自動培育,所述頂板5和底板13之間設有多個承托板15,承托板15的四個頂角均連接有套筒12,四個套筒12對應滑動套設于立柱10上,套筒12上還設有用于對套筒12進行鎖定的調節旋鈕11,通過可上下移動的承托板15,將培養盆置于承托板15上,以自主進行種子培育。
[0017]所述頂板5的底部和各個承托板15的底部均設有多個照明裝置16,通過照明裝置16可有效促進幼苗的光合作用,利于幼苗生長。
[0018]所述頂板5的頂部還設有蓄電池4,蓄電池4通過太陽能充電控制器與太陽能板I電連接,蓄電池4通過逆變器分別與照明裝置16和電機3電連接,通過蓄電池4進行儲存太陽能板I轉化的電能,并通過蓄電池4對電機3和照明裝置16進行供電,以節約能耗。
[0019]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遮雨板2可以對裝置進行遮雨,通過太陽能板I可以進行太陽能利用,對蓄電池4進行儲能,節能環保,通過育種盤9可以進行幼苗的自動培育,控制電機3定時動作,可以帶動育種盤9轉動,以對育種盤9上通過各個隔板18分隔的育種進行澆水施肥,并控制電磁閥6開閉,通過水肥管7進行澆水施肥即可,無需人為控制,實用方便,在可上下移動的承托板15上培育幼苗,滿足幼苗的生長高度,且調節方便,操作難度低,通過照明裝置16可有效促進幼苗的光合作用,利于幼苗生長,通過萬向輪14和腳踏式制動器17配合提升裝置的靈活性,通過頂板5和底板13可以提升裝置的穩固性。
[0020]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0021]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主權項】
1.一種多功能育種架,包括遮雨板、頂板、底板、立柱、育種盤和承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板的頂部配合設有太陽能板,所述遮雨板的底部外圈均勻設有四根立柱,各個立柱的底端均設有萬向輪,四根立柱的上部固定有頂板,下部固定有底板,所述頂板的頂部中間位置設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延伸至頂板的下側,所述頂板的底部左右兩側均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吊桿,兩個吊桿均通過傳動鏈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兩個吊桿的底端均固定有育種盤,吊桿的外圈于育種盤的內側周向均勻分布有多個隔板,兩個育種盤的上方還設有水肥管,水肥管上設有電磁閥,所述頂板和底板之間設有多個承托板,承托板的四個頂角均連接有套筒,四個套筒對應滑動套設于立柱上,套筒上還設有用于對套筒進行鎖定的調節旋鈕,所述頂板的底部和各個承托板的底部均設有多個照明裝置,所述頂板的頂部還設有蓄電池。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育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板為錐形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育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種盤為圓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育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共設有3或4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育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電池通過太陽能充電控制器與太陽能板電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多功能育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電池通過逆變器分別與照明裝置和電機電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育種架,包括遮雨板、頂板、底板、立柱、育種盤和承托板,所述遮雨板的底部外圈均勻設有四根立柱,四根立柱的上部固定有頂板,下部固定有底板,頂板的底部左右兩側均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吊桿,兩個吊桿均通過傳動鏈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兩個吊桿的底端均固定有育種盤,兩個育種盤的上方還設有水肥管,頂板和底板之間設有多個承托板,承托板的四個頂角均連接有套筒,四個套筒對應滑動套設于立柱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穩定,節能環保,靈活性高,功能多樣,占地面積小,適于不同類別的種子培育,且可以手動培育和自動培育,便于批量管理,種子發芽率高,降低工作人員的負擔。
【IPC分類】A01G25/02, A01G9/10, A01C23/04
【公開號】CN205284363
【申請號】
【發明人】李文楊, 于利強, 吳建玲, 楊銅輝, 韓磊, 李靜, 楚秀蘭, 宋麗娟, 王廣力, 付運河, 文淑英
【申請人】信陽農林學院
【公開日】2016年6月8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