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生態環境保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城市生態環境保護
目.0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的增強,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惡臭帶來的污染也更加敏感,惡臭是指氣態物質通過人的嗅覺產生的一種心理上的不快感或是厭惡感,惡臭污染是一種感覺公害,已成為世界上七大公害之一,城鎮污水處理廠在運行過程中有較強的臭氣產生,嚴重污染周圍環境,對工作人員及周圍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危害。
[0003]現有的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裝置通常為:生物濾池利用有機濾料過濾除臭、離子器離子法除臭、植物提取液除臭,但是,現有的除臭裝置會產生二次污染;現有的除臭裝置,填料不能滿足生物成長所需的營養物質,使用壽命短,會因為有機物質的腐爛使生物除臭裝置阻力增大,而且需要經常翻動填料,非常麻煩;現有的除臭裝置,在極端的溫度條件下,幾乎無法實施。
[0004]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裝置進行改進,使得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裝置能夠使用時間長并且能在極端的環境下使用。
【發明內容】
[0005]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裝置,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并且緩沖容量大;能夠滿足微生物的生長需要,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夠保障微生物在任何條件下均可正常進行除臭;能夠確保具有足夠的孔隙率供微生物生長,確保供養充足。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按如下技術方案實施的:
[0007]所述的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裝置包括引風裝置、加濕裝置、一級噴淋裝置、二級噴淋裝置、溫度調節裝置,所述的引風裝置一端與臭氣源相連,另一端通過加濕裝置與一級噴淋裝置相連,一級噴淋裝置的右側設置二級噴淋裝置,二級噴淋裝置通過管道與溫度調節裝置相連,所述的一級噴淋裝置包括循環液箱、進氣管、錯氣介質、一級噴頭,循環液箱設置在一級噴淋裝置的底部,循環液箱上設置進氣管,進氣管的上方設置有錯氣介質,錯氣介質上方設置一級噴頭,所述二級噴淋裝置包括復合材料、穿孔布氣管、布氣承托板、新型除霧器、排氣筒,復合材料設置于二級噴淋裝置內部,復合材料的底部設有布氣承托板,布氣承托板下方設置有穿孔布氣管,復合材料的頂部設有二級噴頭,排氣筒設置在二級噴頭的上方,排氣筒上設置有新型除霧器,所述的溫度調節裝置包括地熱換熱器、制冷壓縮器以及連接管道,所述的溫度調節裝置通過連接管道與復合材料相連接。
[0008]進一步,所述的復合材料從下而上依次是填料層1、填料層π和填料層m,所述的填料層I和填料層Π之間以及填料層π和填料層m之間均設置有玻璃鋼格柵板,所述的填料層I的顆粒粒徑范圍為12-15mm,填料層Π的顆粒粒徑范圍為I O-12mm,填料層ΙΠ的顆粒粒徑范圍為8-10mm。
[0009 ]進一步,所述的地熱換熱器埋設至地下對應土壤溫度12-14 °C的深度。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引風裝置和加濕裝置的設置,能夠使得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裝置除臭效果好并且不會產生二次污染;采用一級噴淋系統和二級噴淋系統,填料能夠滿足微生物的生長需要,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并且自身無異味;溫度調節裝置的設置,能夠利用深地底取之不盡且四季恒溫的地熱對復合材料進行加熱,能夠對微生物進行保溫,使得微生物在任何條件下均能正常工作;不同的填料層的粒徑大小,有利于氣流的通過,微生物菌種掛膜和生長方便。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1-引風裝置、2-加濕裝置、3-—級噴淋裝置、4-二級噴淋裝置、5-溫度調節裝置、6-循環液箱、7-進氣管、8-錯氣介質、9-一級噴頭、10-復合材料、11-穿孔布氣管、12-布氣承托板、13-新型除霧器、14-排氣筒、15-二級噴頭、16-地熱換熱器、17-制冷壓縮器、18-連接管道、19-填料層1、20-填料層Π、21 -填料層ΙΠ、22-玻璃鋼格柵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說明,以方便技術人員理解。
[0014]如圖1所示,所述的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裝置包括引風裝置1、加濕裝置2、一級噴淋裝置3、二級噴淋裝置4、溫度調節裝置5,所述的引風裝置I 一端與臭氣源相連,另一端通過加濕裝置2與一級噴淋裝置3相連,引風裝置I和加濕裝置2的設置,能夠使得本實用新型除臭效果好并且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0015]—級噴淋裝置3的右側設置二級噴淋裝置4,二級噴淋裝置4通過管道與溫度調節裝置5相連,所述的一級噴淋裝置3包括循環液箱6、進氣管7、錯氣介質8、一級噴頭9,循環液箱6設置在一級噴淋裝置4的底部,循環液箱6上設置進氣管7,進氣管7的上方設置有錯氣介質8,錯氣介質8上方設置一級噴頭9,所述二級噴淋裝置4包括復合材料10、穿孔布氣管11、布氣承托板12、新型除霧器13、排氣筒14、二級噴頭15,復合材料10設置于二級噴淋裝置4內部,復合材料1的底部設有布氣承托板12,布氣承托板12下方設置有穿孔布氣管11,復合材料10的頂部設有二級噴頭15,排氣筒14設置在二級噴頭14的上方,排氣筒14上設置有新型除霧器13,采用一級噴淋系統3和二級噴淋系統4,填料能夠滿足微生物的生長需要,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并且自身無異味。
[0016]所述的溫度調節裝置5包括地熱換熱器16、制冷壓縮器17以及連接管道18,所述的地熱換熱器16埋設至地下對應土壤溫度12-14°C的深度,所述的溫度調節裝置5通過連接管道18與復合材料10相連接,溫度調節裝置5的設置,能夠利用深地底取之不盡且四季恒溫的地熱對復合材料進行加熱,能夠對微生物進行保溫,使得微生物在任何條件下均能正常工作。
[0017]所述的復合材料1從下而上依次是填料層119、填料層Π20和填料層ΙΠ 21,所述的填料層119和填料層Π 20之間以及填料層Π 20和填料層m21之間均設置有玻璃鋼格柵板22,所述的填料層119的顆粒粒徑范圍為12-15mm,填料層Π 20的顆粒粒徑范圍為I O-12mm,填料層ΙΠ21的顆粒粒徑范圍為8-10mm,不同的填料層的粒徑大小,有利于氣流的通過,微生物菌種掛膜和生長方便。
[0018]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臭氣源產生的臭氣經過引風裝置I到達加濕裝置2,在加濕裝置2中加濕之后通過一級噴淋裝置3的進氣管7進入到一級噴淋裝置3中,被錯氣介質8吸收掉部分臭氣后進入二級噴淋裝置4的穿孔布氣管11中,在穿孔布氣管11中被散布到復合材料10中被吸附,在溫度較高時,可開啟制冷壓縮器17降低復合材料10的溫度,在溫度較低時,開啟地熱換熱器16,利用地熱對復合材料10進行加熱,經過過濾除臭后的氣體通過排氣筒14排出。
[0019]本實用新型引風裝置和加濕裝置的設置,能夠使得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裝置效果好并且不會產生二次污染;采用一級噴淋系統和二級噴淋系統,填料能夠滿足微生物的生長需要,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并且自身無異味;溫度調節裝置的設置,能夠利用深地底取之不盡且四季恒溫的地熱對復合材料進行加熱,能夠對微生物進行保溫,使得微生物在任何條件下均能正常工作;不同的填料層的粒徑大小,有利于氣流的通過,微生物菌種掛膜和生長方便。
[0020]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優選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裝置包括引風裝置、加濕裝置、一級噴淋裝置、二級噴淋裝置、溫度調節裝置,所述的引風裝置一端與臭氣源相連,另一端通過加濕裝置與一級噴淋裝置相連,一級噴淋裝置的右側設置二級噴淋裝置,二級噴淋裝置通過管道與溫度調節裝置相連,所述的一級噴淋裝置包括循環液箱、進氣管、錯氣介質、一級噴頭,循環液箱設置在一級噴淋裝置的底部,循環液箱上設置進氣管,進氣管的上方設置有錯氣介質,錯氣介質上方設置一級噴頭,所述二級噴淋裝置包括復合材料、穿孔布氣管、布氣承托板、新型除霧器、排氣筒,復合材料設置于二級噴淋裝置內部,復合材料的底部設有布氣承托板,布氣承托板下方設置有穿孔布氣管,復合材料的頂部設有二級噴頭,排氣筒設置在二級噴頭的上方,排氣筒上設置有新型除霧器,所述的溫度調節裝置包括地熱換熱器、制冷壓縮器以及連接管道,所述的溫度調節裝置通過連接管道與復合材料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合材料從下而上依次是填料層1、填料層π和填料層m,所述的填料層I和填料層π之間以及填料層Π和填料層ΙΠ之間均設置有玻璃鋼格柵板,所述的填料層I的顆粒粒徑范圍為12-15mm,填料層Π的顆粒粒徑范圍為10-12mm,填料層ΙΠ的顆粒粒徑范圍為8_1 Om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熱換熱器埋設至地下對應土壤溫度12-14°C的深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生態環境保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裝置,所述的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裝置包括引風裝置、加濕裝置、一級噴淋裝置、二級噴淋裝置、溫度調節裝置,所述的引風裝置一端與臭氣源相連,另一端通過加濕裝置與一級噴淋裝置相連,一級噴淋裝置的右側設置二級噴淋裝置,二級噴淋裝置通過管道與溫度調節裝置相連,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裝置,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并且緩沖容量大;能夠滿足微生物的生長需要,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夠保障微生物在任何條件下均可正常進行除臭;能夠確保具有足夠的孔隙率供微生物生長,確保供養充足。
【IPC分類】B01D53/84
【公開號】CN205288089
【申請號】
【發明人】汪小圓, 盧钖钖, 趙瑞
【申請人】南陽理工學院
【公開日】2016年6月8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