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narchism[英]['?n?k?z?m][美]['?n?'k?z?m]無政府主義
1.The Pursuit of American Dream -On the Anarchism of the 19th 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美國夢的追求——論十九世紀美國文學中無政府主義傾向
2.HUANG Wen-shan and the Thought of Anarchism in "May 4th" Period;黃文山與“五四”時期的無政府主義思潮
3.Important battle between two camps:analysis of battle between Marxism and anarchism in period of the May 4th Movement;兩大陣營的重要“戰役”——析“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的斗爭
英文短句/例句
1.anarchistic adj.無政府主義[者]的
2.debate on anarchism“無政府主義”的論戰
3.an advocate of anarchism.鼓吹無政府主義的人。
4.Actually, that was anarchy.那實際上是無政府主義。
5.of or related to anarchism or tending toward anarchism.無政府主義的或者傾向于無政府主義的。
6.An advocate or a participant in anarchism.無政府主義者無政府主義的鼓吹或參與者
7.An adherent of anarchy or a leader practicing it.無政府主義者無政府主義的信徒或領袖
8.They practise ultra-individualism and anarchy.他們搞極端個人主義、無政府主義。
9.Guilds can be democratic, anarchistic, totalitarian, or some other type of government.行會可以實行民主主義,無政府主義,極權主義,或其他類型的政府。
10.Likely to produce or result in anarchy.鼓吹無政府主義的妄想產生無政府或以無政府為結果
11.Active resistance and terrorism against the state, as used by some anarchists.反政府恐怖活動一些無政府主義者進行的反政府抵抗或恐怖活動
12.Never allow present liberalism, never allow anarchism.決不允許出現自由主義,不能發生無政府主義。
13.He was a poet, an anarchist and a vegan.他是一個詩人、無政府主義者和純素食主義者。
14.Nationalism,Anarchism and Modern Culture of China;國家主義、無政府主義與中國現當代文化
15.Anarchism in "Mutual Aid Theory" and Li Da-zhao s Marxist Views;“互助論”無政府主義與李大釗的馬克思主義觀
16.The Anarchism before and after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五四前后無政府主義思潮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17.I read some pamphlets on anarchy.我讀了一些關于無政府主義的小冊子。
18.Development is out of the question under anarchy.在無政府主義狀況下不可能搞建設。
相關短句/例句
anarchy in the cyberspace網絡無政府主義
3)the culture of anarchism無政府主義文化
1.Being impacted by the culture of western countries,the culture which is created by Chinese modern intellectuals possesses the qualities belong to the culture of nationalism and the culture of anarchism.從整個人類文化的角度,知識分子文化始終是處在國家主義文化和無政府主義文化之間的夾縫中,并受到從兩個方面來的排擠和壓制的文化。
4)anarchism movement無政府主義運動
5)Neo-anarchism新無政府主義
6)criticism of anarchism批判無政府主義
延伸閱讀
無政府主義無政府主義anarchism近現代西方小資產階級社會政治思潮之一。主張立即取消國家和政府,建立沒有任何政治權威的、絕對自由的社會。又譯安那琪主義。近代第一個提出無政府主義思想的是英國的W.戈德溫。此后德國的M.施蒂納、法國的P.-J.蒲魯東、俄國的M.A.巴枯寧及P.A.克魯泡特金等人,也相繼提出過各種無政府主義主張。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蒲魯東,他第一個使用了“無政府”概念并作了較系統的理論闡述。無政府主義者抨擊資本主義的各種弊病,認為這些弊病的產生是由于國家和政府的存在。認為政府是一種強制力量,造成人們的屈從,而屈從是產生一切邪惡的根源。人們只應受自己意志的支配。必須立即廢除一切國家,建立一個以個人自由聯合為基礎的、以小生產者為主體的、不設立國家政府的絕對自由社會。提出“自由即至善”的口號,認為個人自由高于組織紀律,個人意志高于集體意志,個人利益高于集體利益,個人自由產生了社會秩序而不是社會秩序給人們以自由。從19世紀40年代開始,無政府主義在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等國的工人運動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20世紀初期,隨著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影響日益削弱。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西方,由于國家對社會生活的干預日益頻繁,60、70年代,歐美一些地區又興起了一股無政府主義思潮,許多人創辦報刊,發表論著,繼續宣揚無政府主義。大部分人主張和平宣傳,也有少數人走上了恐怖主義道路。20世紀初,無政府主義從歐洲和日本傳到中國。中國早期最有影響的無政府主義者是劉師培、張繼等人。他們創立無政府主義團體和刊物、宣傳蒲魯東、巴枯寧和克魯泡特金等人的觀點。由于老莊虛無思想在中國社會的長期影響,焚符破璽,無為而治被一些人認為是理想社會,并把它和西方的無政府主義相比附,因此無政府主義曾一度在知識分子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者與無政府主義者展開了激烈的思想論戰,使許多青年知識分子迅速認清了無政府主義的實質,找到了拯救中國的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