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便攜式山地耕作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83719閱讀:75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便攜式山地耕作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式山地耕作機,便于攜帶,適用于農業生產的翻耕土地,特別適用于坡度為10°~45°的山坡地耕作,如配上相應附伴還可用作播種、打場、小運輸車等。
目前對于10°~45°的山地尚無適用的耕作機械,用牛耕地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現有的拖拉機由于存在以下問題而不能在山地耕作中實際使用1、現有耕作機用的犁均屬牽引式,在山地耕作中需要較在的動力,因而相應地增大體積和重量,這就無法在狹窄的山地小道行走和小塊坡地耕作,2、由于體積大、重心高,很容易翻機和下滑,無法用其耕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為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了一種結構緊湊、體積小、重心低,工作穩定可靠的便攜式山地耕作機。
完成本實用新型任務所采取的技術措施是,其主要構成如下機架由兩條豎向角鋼、前方一條、中間兩條橫向扁鋼、后方一條橫向角鋼焊接構成,兩條豎向角鋼前部上端與發動機底座固連,發動機輸出軸上的鏈輪經鏈與固定軸上的大鏈輪相連,大鏈輪的同軸上設有小鏈輪,小鏈輪經鏈與從動軸的鏈輪連接,從動軸鏈輪與從動軸鏈連接,從動軸上等間隔地設有三個犁轂,分別經鍵與從動軸相連,從動軸上三鍵槽沿周向呈一定角,分別與三個犁轂呈鍵連接,每個犁轂上固連四個互成90°角的犁座,每個犁座上設有犁插孔,與犁固連,犁由犁身和犁葉構成,相鄰犁葉呈反向設置,使犁在耕地時形成螺旋式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體積小、重量輕,外形尺寸(500~550)×(450~500)×(200~300)mm3;重量35kg以下,便于攜帶;重心低,穩定性好,靈活,有利于山地、小道運行;采用連耕帶前行結構,有利于在各種環境條件的平地、山地運行;采用旋轉犁運行進行耕作,兼起支撐機身作用,使操作省力;結構簡單,加工容易,多數零部件可直接從市場買到;省電、省油額定功率為3馬力、最大耗油量0.8公升/畝;時速可達40公里/小時,旋轉犁地面積1畝/小時;耕地不留死角;成本低、使用壽命長。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去掉裝飾罩的側視示意圖,圖2是
圖1去掉外殼的俯視局部剖示意圖,圖3是
圖1去掉外殼的前視局部剖示意圖。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實施例說明如下本實用新型構成如下機架12由兩條角面向上向外的豎向角鋼、一條橫向扁鋼、一條角面向上向外的橫向角鋼及起骨架作用的兩條橫向扁鋼焊接構成;兩條豎向角鋼的的前部上端分別經螺栓與發動機9的底座固連,在機架12后部兩外側分別焊有鋼管斜支架16,距斜支架下端1/3處設有一橫向角鋼(圖中未示出),與兩固定板17一端分別固連,固定板另一端分別與發動機的上端固連,發動機9輸出軸上的鏈輪5與經鏈36與大鏈輪18相連接,大鏈輪和同軸的小鏈輪19經軸轂支承于固定軸37的軸承上,兩塊軸架20分別焊接于機架12和斜支架16的尾部,固定軸的兩端分別支承于兩軸架的斜槽中,用來調節軸的高低后固緊,連接板23一端經銷子22和固連于機架后端的槽鋼與機架固連,另一端經螺絲25與支撐定位尺24呈螺紋連接,定位尺在連接處設有長槽,松開螺絲25可上下移動定位尺以調節耕深,調好后,擰緊螺絲25,定位尺下端設置成圓弧狀,置于地面,起支撐作用,固定軸上的小鏈輪19經鏈21與鏈盒26內的鏈輪相連接,鏈盒內的鏈輪經鍵與從動軸14相連接,在從動軸上等間隔地設有三組犁13,從動軸兩端的鍵槽位于一條直線上,中間鍵槽沿周向兩端鍵槽間呈45°角,從動軸上三鍵槽也可沿圓周方向設置成依次呈30°角,三鍵槽分別與三個犁轂28呈鍵連接,每個犁轂分別與互呈90°的四個犁座固連,每個犁座內與一個犁插接后固連,相鄰犁葉呈反向設置,鏈盒26及犁支板33的上端分別與機架12固連,犁支板33及鏈盒內的犁支板下端經軸承與從動軸14連接,使從動軸支承于兩軸承中,從動軸兩端分別經墊片35,螺母11,銷釘27固緊,犁13由犁身和犁葉構成,犁身兩側呈相應的平滑凹凸曲線,為增加犁頭重量,以增大慣性力,犁身前部最大尺寸設置成其最小尺寸的三倍,犁身前端呈尖部的一側外廓設有犁刃,犁葉犁葉形狀是犁身另一側與犁身、犁葉交界線約呈120°處設一段直線與由犁身前端尖部順勢的圓弧曲線相交構成,犁葉的圓弧曲線外廓設有犁刃,犁葉與犁身呈88~92°角,采用4mm厚的50#鋼板一次沖壓成型,犁葉起插地、支撐作用,行進旋轉時起松土作用,發動機9前部設有強冷風裝置用來散熱。外設有強冷風罩10和排氣筒30,在斜支架上方設有油箱2,離合器操作柄15,油門操作柄(圖中未示出),機器上方設有用玻璃鋼材料制成的裝飾保護罩(圖中未示出)。
本實用新型所使用的汽油發動機9、鏈及鏈輪離合器操作柄15、油門操作柄,軸承、空氣濾清器4、化油器6、管7、排氣管29、排氣筒30、燈等在市場上均可買到。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工作時,打開汽油發動機9,
圖1表示向前行進狀態,輸出鏈輪5經鏈帶動固定軸37上的鏈輪18轉動,小鏈輪19也轉動,經鏈21帶動鏈盒26內的鏈輪轉動,使與鍵連接的從動軸14轉動,其上的三組犁也隨之轉動,使耕作機向前行進,犁刃旋轉松耕土地,如此反復前行,一直耕作到山頂,基本不留死角。
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式山地耕作機,其特征是,其主要構成如下機架(12)由兩條角面向上向外的豎向角鋼,一條橫向扁鋼、一條角面向上向外的橫向角鋼及兩條橫向扁鋼焊接構成,兩豎向角鋼的前部上端分別經螺栓與發動機(9)的底座固連,在機架(12)后部兩外側分別焊有鋼管斜支架(16),距斜支架下端1/3處設有一橫向角鋼與兩固定板(17)的一端分別固連,固定板另一端分別與發動機的上端固連,發動機輸出軸上的鏈輪(5)經鏈(36)與大鏈輪(18)相連接,大鏈輪和同軸的小鏈輪(19)經軸轂支承于固定軸(37)的軸承上,兩塊軸架(20)分別焊接于機架(12)和斜支架(16)的尾部,固定軸的兩端分別支承于兩軸架的斜槽中,連接板(23)一端經銷子(22)和固連于機架(12)后端的槽鋼與機架固連,另一端經螺絲(25)與支撐定位尺(24)呈螺紋連接,定位尺在連接處設有長槽,定位尺下端設置成圓弧狀,小鏈輪(19)經鏈(21)與鏈盒(26)內的鏈輪相連接,鏈盒內的鏈輪經鍵與從動軸(14)相連接,從動軸上等間隔地設有三組犁(13),從動軸兩端的鍵槽位于一條直線上,中間鍵槽沿周向與兩端鍵槽間45°角,三鍵槽分別與三個犁轂(28)呈鍵連接,每個犁轂分別與互呈90°角的四個犁座(34)固連,每個犁座內與一個犁插接后固連,相鄰犁葉呈反向設置,鏈盒(26)與犁支板(33)的上端分別與機架(12)固連,犁支板(33)及鏈盒內的犁支板下端經軸承與從動軸(14)連接,犁(13)由犁身和犁葉構成,犁身兩側呈相應的平滑凹凸曲線,犁身前部最大尺寸設置成其最小尺寸的三倍,犁身前端呈尖部的一側外廓設有犁刃,犁葉形狀是犁身另一側與犁身、犁葉交界線約呈120°處設一段直線與由犁身前端尖部順勢的圓弧曲線相交構成,犁葉的圓弧曲線外廓設有犁刃,犁葉與犁身間約呈直角。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耕作機,其特征是,從動軸上三鍵槽也可沿圓周方向設置成依次呈30°角。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耕作機,其特征是,犁葉與犁身間的夾角為88°~92°,犁身、犁葉的板厚為4mm。
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耕作機,其特征是,其外形尺寸為(500~550)×(450~500)×(200~300)mm3;重量為35kg以下。
專利摘要一種便攜式山地耕作機,適用于農業生產翻耕土地及坡度為10°~45°的山坡地耕作。主要構成:機架由角鋼,扁鋼焊接構成,其前部上端與發動機固連,發動機輸出軸上的鏈輪經鏈與固定軸上大鏈輪相連,與大鏈輪同軸的小鏈輪經鏈與從動軸的鏈輪相連,從動軸鍵連接的三個犁轂,分別固連呈90°的四個犁座,每個犁座內固連一個犁,犁包括犁身、犁葉,呈88°~98°夾角,相鄰犁葉呈反向設置,具有小、輕、重心低,成本低等優點。
文檔編號A01B33/10GK2406458SQ00236678
公開日2000年11月22日 申請日期2000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00年5月26日
發明者任建中, 任進晉, 張婧文 申請人:任建中, 任進晉, 張婧文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