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大棚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的是一種大棚支架,尤其是用于農村蔬菜大棚、植物育苗大棚以及小型活動廠房的支架。
以往的大棚支架一般采用木頭或者竹子制成,把木頭或者竹子削成扁形,兩頭削尖插入土中形成弧形架,用鐵絲把多個間隔并排的弧形架和橫桿聯接在一起構成了大棚支架,由于大棚支架中的弧形架兩頭直接插入土中,棚內兩邊土地上方利用空間小,不利于植物的生長,造成棚內的部分土地不能使用,而且采用木頭或者竹子制成的大棚支架,穩定性能差,使用壽命短,不能重復使用;另外,用鋼材生產大棚支架,在大棚內設置有立柱,兩邊的橫桿固定在立柱上,縱桿通過多個連接件聯接橫擔在并列的橫梁上構成了支架,這種支架主要缺陷在于用材較多,采用立柱不便于植物的采光,支架組裝不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裝方便、使用壽命長、穩定性能好的大棚支架。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該大棚支架由拱梁、聯接卡、鋼絲卡、縱梁以及聯接扣組成,拱梁與拱梁通過聯接卡聯接構成了橫梁,兩邊的拱梁設置有齊肩;多個橫梁依次間隔平行排列構成橫梁組,縱梁的兩端設置有聯接孔,縱梁和縱梁之間可以互相聯接,縱梁的兩端設置有聯接孔,多個縱梁聯接通過聯接孔來聯接,聯接孔與聯接孔也可以通過螺絲、固定銷、卡合或者鉚接在一起。橫梁與縱梁的交叉處通過鋼絲卡來聯接,鋼絲卡把橫擔在橫梁上面的縱梁卡住,橫梁組兩端的橫梁上設置有活動的聯接扣,聯接扣上有與縱梁上的聯接孔聯接的聯接端,也有與橫梁組兩端的截面的拉桿相聯的聯接端。
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第一、該大棚支架采用鋼塑為原材料,生產出來的整體支架穩定性能好,使用壽命長,重復多次使用;第二、該支架采用無立柱型棚架,拱梁與拱梁通過聯接卡聯接構成了橫梁,鋼絲卡把橫梁與縱梁結合形成的整體支架,由于拱梁直接作為聯接于地面的支腿,不需要立柱直接聯接地面而且支腿垂直插入土中,使得棚內兩邊的土地可以利用,又利于植物的生長;第三、該支架聯接方式極為簡單,通過聯接卡、鋼絲卡、聯接扣把各部件聯接在一起形成的大棚支架,各部件聯接簡單、方便,安裝省時省力。
通過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鋼絲卡的張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聯接卡的結構示意圖。
從
圖1、圖2、圖3可以看出,該大棚支架由拱梁1、聯接卡2、鋼絲卡3、縱梁4以及聯接扣5組成,拱梁1與拱梁通過聯接卡2聯接構成了橫梁6,兩邊的拱梁設置有齊肩,聯接卡2為方筒結構,多個橫梁6依次間隔平行排列構成了大棚的棚身,棚身上擔有縱梁4,縱梁4兩端有聯接孔7,根據需要可以將多個縱梁通過聯接孔7聯接在一起構成長條縱梁,聯接孔7與聯接孔也可以通過螺絲、固定銷或者鉚接等方式聯接在一起,鋼絲卡3把橫擔在橫梁下面的縱梁4卡住,鋼絲卡3由鋼絲扭曲而成,縱梁4也可以放置在橫梁的上面。橫梁組兩端位置的橫梁上設置有活動的聯接扣5,聯接扣5上設置有兩個聯接頭,其中一個與縱梁4上的聯接孔7聯接,另外一個與橫梁組兩端截面上的拉桿8相連接。在棚身的兩端截面上,有一截面通過拉桿8縱橫交錯將截面封裝,另一截面也是通過拉桿8拉出橫梁,在橫梁上安裝有推拉門,這樣就構成了完整的大棚支架。
權利要求1.一種大棚支架,由拱梁(1)、聯接卡(2)、鋼絲卡(3)、縱梁(4)以及聯接扣(5)組成,其特征在于拱梁(1)與拱梁通過聯接卡(2)聯接構成了橫梁(6),兩邊的拱梁設置有齊肩,多個橫梁(6)依次間隔平行排列構成橫梁組,橫梁(6)上橫擔有縱梁(4),鋼絲卡(3)聯接在橫梁與縱梁(4)的交叉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支架,其特征在于縱梁(4)的兩端設置有聯接孔(7),聯接孔與聯接孔可以通過螺絲、固定銷、鎖扣或者鉚接在一起形成長條縱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支架,其特征在于橫梁組起始端的橫梁上設置有活動的聯接扣(5),聯接扣(5)上有與縱梁(4)上的聯接孔(7)聯接的聯接端,聯接扣(5)上有與橫梁組兩端的截面的聯接桿(8)相聯的聯接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大棚支架,由帶有齊肩的拱梁、聯接卡、鋼絲卡、縱梁以及聯接扣組成,拱梁與拱梁通過聯接卡聯接構成了橫梁,多個橫梁依次間隔平行排列構成橫梁組,橫梁上橫擔有縱梁,鋼絲卡聯接在橫梁與縱梁的交叉處。該大棚支架采用無立柱型棚架,棚內兩邊的土地可以完全使用,不影響植物的生長,穩定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等特點,是蔬菜大棚、移動廠房、植物育苗大棚的優良支架。
文檔編號A01G9/14GK2427056SQ0023870
公開日2001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19日
發明者汪伊俊, 殷德寶, 谷兆才, 孫道榮, 張順仕 申請人:繁昌縣良福鋼塑制品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