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豆類脫粒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豆類脫粒機技術背景 目前,公知的脫粒機主要由喂入斗、滾筒、除皮風機、回角風機、擺動篩、凹板等部件組成。為減少出稈風機跑糧,有的脫粒機在凹板與出稈風機之間立10cm高的隔板。這樣做的效果并不好,其缺點是出稈不通暢,下碎多,易出現漲篩現象。一但出現漲篩,豆皮挾著豆粒走,當行至吸風口時很容易被吸出,造成大量跑糧;另外,現有脫粒機多數只能脫大豆,在脫大粒蕓豆時,破碎多。如降低轉速減小打擊力,風機的風力也隨之減弱,豆皮抽不凈。為此,有的脫粒機采取滾筒和風機兩根軸異步傳動的方式。這雖增加了滾筒減速風機加速的可調性,能脫顆粒大小不同的豆類作物。但其缺點是,結構復雜造價高,動力消耗大;而且現有脫粒機多采用弓齒、桿齒和方齒式滾筒,都不適宜大粒蕓豆的脫粒作業。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脫粒機的不足,提供一種不僅跑糧與破碎率低,在不采用滾筒與風機兩根軸異步傳動的情況下,也能適應各種大豆、蕓豆脫粒作業的豆類脫粒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首先,在滾筒的中部及末端設有圓形檔板。在滾筒工作時,釘齒和滾杠將豆角打開的同時,豆粒也被擊到出稈風機內或被擊到滾筒末端的桔桿中,都將被裹出,造成跑糧,當設立兩道圓形擋板后,四處飛濺的豆粒與出稈風機被擋板隔住,這樣就大大降低了跑糧率。且不在凹板與除稈風之間設隔板、凹板與風機是直通的,所以出稈通暢,桔桿整下碎少;其次,是在除皮風機的出風口設有調風板。該機除皮風機加大一倍,分別在出風口和吸風口處設置調風板,在脫大粒豆降低滾筒轉速時,仍有充足可調的風力;第三,該機備有可替換的長齒式滾筒。所述長齒固定在兩個半圓扣板上,半圓扣板直接掐在主軸上。工作時沒有齒桿的打壓,豆稈在脫粒室內(滾筒內)是松散的,長齒在豆稈中返復梳打,這樣脫出的豆稈整狀,不易裹粒。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風力充沛調整方便靈活,跑糧與破碎少,結構簡潔合理,造價低,適用范圍廣。
說明書附圖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軸裝配視圖。其中A-A為滾筒軸向視圖,C-C為除皮風機軸向視圖,B-B為出稈風機,D-D為回角風機。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除皮風機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長齒式滾筒的構造圖和軸向視圖。
圖中1牽引架、2滾筒皮帶輪、3滾筒、4喂入斗、5回風筒、6斜度調整旋柄、7除皮風機、8回角風機、9除皮風機吸風筒、10回角風機吸風筒、11擺動篩、12底架、13齒桿、14釘齒、15主軸、16圓形擋板、17除皮風機葉、18回角風機葉、19吸風口調板、20出風口調板、21滾杠固定圓盤、22滾杠固定孔、23長齒、24螺母、25半圓扣板、26扣板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由附
圖1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與公知的脫粒機整體結構基本相同,主要由牽引架、喂入斗、滾筒、除皮風機、回角風機、擺動篩、凹板等部件組成。
在此,僅就本實用新型的特征部分作進一步闡述。
在圖2中可以看到本實用新型的內部構造,滾筒皮帶輪2滾銅3出稈風機B-B除皮風機17回角風機葉18,依次排列在主軸上。兩個圓形檔板16分別裝在滾筒的中部和出稈風機前的滾筒末端。在圖3中,除皮風機的出風調板設在出風口的上方,順風安裝防止掛堵。在除皮吸風筒的上蓋處安有吸風調板19,用以控制風機吸力。由圖4可見長齒式滾筒的結構,長齒21通過絲扣和螺母22,固定在半圓扣板23上,兩個半圓扣板通過扣板固定孔24直接掐在主軸上,可以隨時替換。長齒長度=滾筒半徑-半圓扣板外壁到軸心距。
權利要求1.一種豆類脫粒機,由喂入斗、滾筒、除皮風機、擺動篩等主要部件組成,其特征在于滾筒的中部及末端設有圓形檔板,而且在除皮風機的出風口設有調風板,并備有可替換的長齒式滾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豆類脫粒機,其特征在于,長齒式滾筒的長齒是固定在兩個半圓扣板上,半圓扣板用螺絲直接掐在主軸上。
專利摘要一種能減少跑糧和破碎的豆類脫粒機,主要由喂入斗、滾筒、除皮風機、回角風機、擺動篩、牽引架等主要部件組成。其結構特征是對滾筒的中部及末端設立兩個圓形檔板,以限制脫粒室內豆粒的飛濺;在除皮風機的出風口和吸風口處各設一個調風板,增加調風幅度;該機還備有可替換的長齒式滾筒。長齒是固定在兩個半圓形的扣板上。兩個半圓形扣板直接掐在主軸上,這樣省去了滾杠的打壓,可有效的防止脫大粒蕓豆時籽粒的破碎。它適用于籽粒大小不同的各種大豆及蕓豆的脫粒作用。
文檔編號A01F11/00GK2674832SQ03207918
公開日2005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03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03年8月25日
發明者李丕武 申請人:李丕武, 王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