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枝剪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一、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剪刀,特別是一種高位整枝及摘果的剪刀。
二背景技術:
現有的高枝剪一般由空心套管組成伸縮式套管,在伸縮式套管的頂端固定剪刀,在手持管上設置操作手柄,在剪刀與手柄之間通過拉線相連,使用時通過拉線直接傳遞力矩來操縱剪刀。雖然上述結構能實現高位整枝及摘果,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處一是高枝剪的高度不能隨意調節;二是直接用拉線傳遞力矩,很難改變受力方向和受力點的位置,所需的工作力較大;三是剪刀的刀口方向只能一個方向,不能多方位安裝。
三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高枝剪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高度可隨意調節、力矩大且能多方位安裝剪刀的刀口方向的高枝剪。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伸縮式套管、剪刀和手柄,伸縮式套管由內管、伸縮管和手持管組成,剪刀由定刀片和動刀片鉸接而成,在定刀片與動刀片之間設有復位彈簧,定刀片固定在內管的頂端,手柄通過抱扣設置在手持管上,所述的定刀片與手持管之間設有制動管線,制動管線一端固定在定刀片上,另一端通過抱扣固定在手持管上,制動管線內的鋼絲索一端與動刀片連接,另一端與手柄相連。
為了防止套管收縮時伸縮管從手持管的底部脫出,所述的手持管底部設有端蓋。
為了使內管、伸縮管及手持管之間的連接牢固,所述的內管和伸縮管上設有定位彈簧扣。
采用上述結構后,由于定刀片與手持管之間設有制動管線,制動管線內的鋼絲索一端與動刀片連接,另一端與手柄相連,可隨意改變手柄與剪刀之間的力矩傳遞方向,使動刀片的受力點保持最佳的位置,從而可減輕工作力,而且力矩傳遞不受伸縮式套管高度的限制;具有結構簡單合理、高度可隨意調節、傳遞的力矩大、能多方位安裝剪刀的刀口方向等優點。
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高枝剪的實施方案,它包括伸縮式套管、剪刀和手柄9,伸縮式套管由內管5、伸縮管7和手持管11組成,手持管11底部設有端蓋12,內管5和伸縮管7上設有定位彈簧扣13,剪刀由定刀片1和動刀片3鉸接而成,在定刀片1與動刀片3之間設有復位彈簧2,定刀片1固定在內管5的頂端,手柄9通過抱扣10設置在手持管11上,所述的定刀片1與手持管11之間設有制動管線6,制動管線6一端固定在定刀片1上,另一端通過抱扣8固定在手持管11上,制動管線6內的鋼絲索4一端與動刀片3連接,另一端與手柄9相連。
權利要求1.一種高枝剪,包括伸縮式套管、剪刀和手柄(9),伸縮式套管由內管(5)、伸縮管(7)和手持管(11)組成,剪刀由定刀片(1)和動刀片(3)鉸接而成,在定刀片(1)與動刀片(3)之間設有復位彈簧(2),定刀片(1)固定在內管(5)的頂端,手柄(9)通過抱扣(10)設置在手持管(11)上,其特征是所述的定刀片(1)與手持管(11)之間設有制動管線(6),制動管線(6)一端固定在定刀片(1)上,另一端通過抱扣(8)固定在手持管(11)上,制動管線(6)內的鋼絲索(4)一端與動刀片(3)連接,另一端與手柄(9)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枝剪,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持管(11)底部設有端蓋(1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枝剪,其特征是所述的內管(5)和伸縮管(7)上設有定位彈簧扣(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枝剪,包括伸縮式套管、剪刀和手柄(9),伸縮式套管由內管(5)、伸縮管(7)和手持管(11)組成,剪刀由定、動刀片(1、3)鉸接而成,在定、動刀片(1、3)之間設有復位彈簧(2),定刀片(1)固定在內管(5)的頂端,手柄(9)設置在手持管(11)上,所述的定刀片(1)與手持管(11)之間設有制動管線(6),制動管線(6)一端固定在定刀片(1)上,另一端固定在手持管(11)上,制動管線(6)內的鋼絲索(4)一端與動刀片(3)連接,另一端與手柄(9)相連;采用上述結構后,可隨意改變手柄(9)與剪刀之間的力矩傳遞方向,使動刀片(3)的受力點保持最佳的位置;具有結構簡單合理、高度隨意調節、傳遞力矩大、能多方位安裝剪刀的刀口方向等優點。
文檔編號A01D46/247GK2657370SQ03237630
公開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03年9月27日
發明者呂煒理 申請人:呂煒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