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餌料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釣魚用輔助器具,具體涉及一種餌料籠。
背景技術:
釣魚時往往要在垂釣點預先投放誘餌進行打窩,目前投放誘餌的方式一般是直接將誘餌投入水中,這樣不僅打窩點的定位準確性不高,而且誘餌在水中會隨水漂移而分散,從而造成浪費,同時由于打窩點的誘餌數量減少,故打窩的效果不夠理想。此外,誘餌沉底后容易與泥土混合在一起,使魚兒不易發現誘餌,也會使誘魚的效果受到影響。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餌料籠,使人們在垂釣時能準確定位打窩點,并節約誘餌,增強誘魚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實現的一種餌料籠,其特征在于它由提梁、籠壁及籠底組成,其中提梁設在籠壁上部,籠壁為一上端敞口的絲網狀筒形壁,籠壁下端與籠底周邊固接;所述的提梁上設有連接件,該連接件一端為一與提梁連接的閉合環體,另一端為一別針扣;所述的籠壁上端設有包邊;所述的籠底采用金屬鉛制成。
當采用該餌料籠投放誘餌進行打窩時,通過提梁上的連接件上的別針扣可方便地將餌料籠與釣竿上的釣線連接,再用釣桿將裝有誘餌的餌料籠送至預定的垂釣點,這樣無疑能使垂釣者提高打窩點定位的準確性;當餌料籠入水后,籠中的誘餌會慢慢從籠壁上的網孔中浸出,由于籠底采用金屬鉛制成,會使餌料籠較快沉底,以免餌料隨水漂移而造成浪費;此外,由于餌料籠沉底后仍將餌料與水底的泥土隔開,使魚兒容易發現誘餌,可增強誘魚的效果。同時,它還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等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表示連接件;2表示提梁;3表示包邊;4表示籠壁;5表示籠底。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餌料籠由提梁(2)、籠壁(4)和籠底(5)組成,其中籠壁(4)為一采用金屬絲編結而成的上端敞口的絲網狀圓筒形壁,采用金屬絲彎制而成的提梁(2)裝在籠壁(4)上部,籠壁(4)下端焊接在采用金屬鉛制成的籠底(5)的周邊。為便于餌料籠與釣線的連接,提梁(2)上有一連接件(1),該連接件(1)的一端為一與提梁(2)連接的閉合環體,另一端為一別針扣;為了在使用時不致磨損釣線,籠壁(4)上端還裝有表面光滑的金屬包邊(3)。使用時,只需在餌料籠內裝上誘餌,通過提梁(2)上的連接件(1)將餌料籠連接在釣線上,再用釣桿將裝有誘餌的餌料籠送至預定的垂釣點進行打窩,該餌料籠不僅能提高打窩點定位的準確性,而且可以節約餌料,增強誘魚的效果,同時還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優點。
權利要求1.一種餌料籠,其特征在于它由提梁(2)、籠壁(4)及籠底(5)組成,其中提梁(2)設在籠壁(4)上部,籠壁(4)為一上端敞口的絲網狀筒形壁,籠壁(4)下端與籠底(5)周邊固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餌料籠,其特征在于提梁(2)上設有連接件(1),該連接件(1)一端為一與提梁(2)連接的閉合環體,另一端為一別針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餌料籠,其特征在于籠壁(4)上端設有包邊(3)。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餌料籠,其特征在于籠底(5)采用金屬鉛制成。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餌料籠,其特征在于籠底(5)采用金屬鉛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餌料籠。該餌料籠由提梁、籠壁及籠底組成,其中提梁設在籠壁上部,籠壁為一上端敞口的絲網狀筒形壁,籠壁下端與籠底周邊固接;所述的提梁上設有連接件,該連接件一端為一與提梁連接的閉合環體,另一端為一別針扣;所述的籠壁上端設有包邊;所述的籠底采用金屬鉛制成。使用該餌料籠進行打窩時,可以準確地將餌料投放在打窩點上,較好地解決了目前垂釣打窩時普遍存在的打窩點定位不準、餌料浪費以及誘魚效果不佳等問題。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釣魚用輔助器具。
文檔編號A01K97/00GK2657399SQ200320102
公開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16日
發明者黃偉良 申請人:黃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