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長山藥的選育方法及采用該方法選育的原原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80725閱讀:45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長山藥的選育方法及采用該方法選育的原原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山藥的選育方法及采用該方法選育的原原種,尤其是一種長山藥的選育方法及采用該方法選育的長山藥原原種。
背景技術
山藥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作為菜藥兼用的典型保健作物,既是一味十分重要的中藥材,同時也是營養價值非常豐富的名貴蔬菜之一。山藥一般包括長山藥、圓山藥、扁山藥,其中長山藥栽培面積最大,占山藥總栽培面積的80%,其余部分為圓山藥、扁山藥,栽培面積不超過20%。長山藥是最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的山藥類型,市場貿易額逐年增加,但目前長山藥生產存在的問題是長山藥生產周期長,栽培勞動強度大,對土壤條件要求嚴格,通常要求沙壤土,零余子壽命較短,一般僅有6個月左右,產量下降,品質不穩定。在這種形勢下,迫切需要選育推廣高產優質、零余子壽命較長、能夠進行隔年播種的、適合不同土壤條件下栽培的長山藥新品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長山藥的選育方法及采用該方法選育的原原種,利用零余子和地下塊莖交叉選種,選育的品種高產優質、菜藥兼用、零余子壽命延長12個月以上并可隔年播種,采用該選育方法選育的品種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長度長,產量高。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長山藥的選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第1年10月底選擇長山藥地方品種的一代零余子,每個品種各1000粒,要求粒大飽滿、零余子單粒重2克以上。裝入干凈的紗布袋,并按品種編號,置于鈷照射室進行γ射線照射,照射劑量為4000倫-6000倫,照射時間8-10小時,照射完畢后,在5℃條件下裝入干凈的紗布袋連續貯存17個月,至第3年3月底為止;步驟二、第3年3月底將經過步驟一處理的零余子在培養箱中進行發芽試驗,環境條件為20℃,相對濕度90%。48小時以后將正常發芽的零余子移入日光溫室的育苗盤培養一周,育苗盤的栽培基質采用山藥專用栽培基質(中國專利申請號03109079.6),日光溫室的環境條件為白天25℃,夜間15℃,相對濕度80%;步驟三、第3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二處理的山藥苗按品種編號后移入山藥選種田內,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各品種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分別收獲其地下塊莖,并挑選單個地下塊莖重量在300克以上的編號貯存;步驟四、第4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三處理的地下塊莖作種栽入山藥選種田,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每一個品種設立一小區。各小區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小區內各株之間距離保持5米左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進行株選,按照小區每株分別收獲其零余子和地下塊莖,選出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徑粗4-5厘米,塊莖含水率77%-79%,粗蛋白含量2.39%-2.47%,單個塊莖重量900克以上,且零余子單個重量70%超過2克的株系,編號后保存超過2克以上(含2克)的零余子;步驟五、第4年10月底將經過步驟四處理的零佘子,裝入干凈的紗布袋,并按品種編號,置于鈷照射室進行γ射線照射,照射劑量為4000倫-5000倫,照射時間12-18小時,照射完畢后,在5℃條件下裝入干凈的紗布袋連續貯存17個月,至第6年3月底為止;
步驟六、第6年3月底將經過步驟五處理的零余子在培養箱中進行發芽試驗,環境條件為20℃,相對濕度90%。48小時以后將正常發芽的零余子移入日光溫室的育苗盤培養一周,育苗盤的栽培基質采用山藥專用栽培基質(中國專利申請號03109079.6),日光溫室的環境條件為白天25℃,夜間15℃,相對濕度80%;步驟七、第6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六處理的山藥苗按品種編號后移入山藥選種田內,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各品種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分別收獲其地下塊莖,并挑選單個地下塊莖重量在400克以上的編號貯存;步驟八、第7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七處理的地下塊莖作種栽入山藥選種田,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每一個品種設立一小區。各小區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小區內各株之間距離保持5米左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每株分別收獲其零余子和地下塊莖,選出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徑粗4-5厘米,塊莖含水率77%-79%,粗蛋白含量2.39%-2.47%,平均長度80厘米,單個重量1000克以上且零余子單個重量80%超過2克的株系,編號后保存超過2克以上(含2克)的零余子;步驟九、第8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八處理的零余子作種栽入山藥選種田,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每一個品種設立一小區。各小區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分別收獲其地下塊莖,并挑選單個地下塊莖重量在400克以上的編號貯存。
步驟十、第9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九處理的地下塊莖作種栽入山藥選種田,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每一個品種設立一小區。各小區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小區內各株之間距離保持5米左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每株分別收獲其零余子和地下塊莖,選出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徑粗4-5厘米,塊莖含水率77%-79%,粗蛋白含量2.39%-2.47%,平均長度80厘米,單個重量1000克以上且零余子單個重量80%超過2克的株系,編號后保存超過2克以上(含2克)的零余子,該零余子即為本發明所選育的長山藥新品種的原原種。
一種采用上述的選育方法選育的長山藥新品種的原原種。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提供一種利用零余子和地下塊莖交叉選種的簡捷實用的長山藥選育方法,并且該方法充分利用了現代輻射育種技術和山藥零余子貯藏技術,可以從長山藥地方品種中選育出高產優質、菜藥兼用、零余子壽命延長12個月以上并可隔年播種的長山藥系列新品種;采用該選育方法選育的長山藥新品種的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平均長度80厘米,徑粗4-5厘米,平均單株塊莖重1000克,每667米2產量可達到3000-4000千克。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地說明。
實施例一農大長山藥1號的選育方法步驟一、第1年10月底選擇長山藥地方品種汾陽山藥的一代零余子1000粒,要求粒大飽滿、零余子單粒重2克以上。編號裝入干凈的紗布袋,置于鈷照射室進行γ射線照射,照射劑量為4000倫,照射時間8小時,照射完畢后,在5℃條件下裝入干凈的紗布袋連續貯存17個月,至第3年3月底為止。
步驟二、第3年3月底將經過步驟一處理的零余子在培養箱中進行發芽試驗,環境條件為20℃,相對濕度90%。48小時以后將正常發芽的零余子移入日光溫室的育苗盤培養一周,育苗盤的栽培基質采用山藥專用栽培基質(中國專利申請號03109079.6),日光溫室的環境條件為白天25℃,夜間15℃,相對濕度80%。上述的山藥專用栽培基質為由輕壤土、中位泥炭、河沙、珍珠巖、片麻巖、炭化稻殼、蛭石組成的,并經粉碎、均勻混合、風干、過篩除菌處理后的組合物。
步驟三、第3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二處理的山藥苗編號后移入山藥選種田內,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各品種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分別收獲其地下塊莖,并挑選單個地下塊莖重量在300克以上的編號貯存。
步驟四、第4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三處理的地下塊莖作種栽入山藥選種田,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小區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小區內各株之間距離保持5米左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進行株選,按照小區每株分別收獲其零余子和地下塊莖,選出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徑粗4-5厘米,塊莖平均含水率77%,粗蛋白平均含量2.39%,單個塊莖重量900克以上,且零余子單個重量70%超過2克的株系,編號后保存超過2克以上(含2克)的零余子。
步驟五、第4年10月底將經過步驟四處理的零余子,編號裝入干凈的紗布袋,置于鈷照射室進行γ射線照射,照射劑量為4000倫倫,照射時間12小時,照射完畢后,在5℃條件下裝入干凈的紗布袋連續貯存17個月,至第6年3月底為止。
步驟六、第6年3月底將經過步驟五處理的零余子在培養箱中進行發芽試驗,環境條件為20℃,相對濕度90%。48小時以后將正常發芽的零余子移入日光溫室的育苗盤培養一周,育苗盤的栽培基質采用山藥專用栽培基質(中國專利申請號03109079.6),日光溫室的環境條件為白天25℃,夜間15℃,相對濕度80%。
步驟七、第6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六處理的山藥苗編號后移入山藥選種田內,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各品種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分別收獲其地下塊莖,并挑選單個地下塊莖重量在400克以上的編號貯存。
步驟八、第7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七處理的地下塊莖作種栽入山藥選種田,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小區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小區內各株之間距離保持5米左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每株分別收獲其零余子和地下塊莖,選出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徑粗4-5厘米,塊莖平均含水率77%,粗蛋白平均含量2.39%,平均長度80厘米,單個重量1000克以上且零余子單個重量80%超過2克的株系,編號后保存超過2克以上(含2克)的零余子。
步驟九、第8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八處理的零余子作種栽入山藥選種田,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小區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分別收獲其地下塊莖,并挑選單個地下塊莖重量在400克以上的編號貯存。
步驟十、第9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九處理的地下塊莖作種栽入山藥選種田,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小區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小區內各株之間距離保持5米左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每株分別收獲其零余子和地下塊莖,選出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徑粗4-5厘米,塊莖平均含水率77%,粗蛋白平均含量2.39%,平均長度80厘米,單個重量1000克以上且零余子單個重量80%超過2克的株系,編號后保存超過2克以上(含2克)的零余子,該零余子即為本發明所選育的長山藥新品種的原原種。
實施例二農大長山藥2號的選育方法步驟一、第1年10月底選擇長山藥地方品種太谷山藥的一代零余子1000粒,要求粒大飽滿、零余子單粒重2克以上。編號裝入干凈的紗布袋,置于鈷照射室進行γ射線照射,照射劑量為6000倫,照射時間10小時,照射完畢后,在5℃條件下裝入干凈的紗布袋連續貯存17個月,至第3年3月底為止。
步驟二、第3年3月底將經過步驟一處理的零余子在培養箱中進行發芽試驗,環境條件為20℃,相對濕度90%。48小時以后將正常發芽的零余子移入日光溫室的育苗盤培養一周,育苗盤的栽培基質采用山藥專用栽培基質(中國專利申請號03109079.6),日光溫室的環境條件為白天25℃,夜間15℃,相對濕度80%。
步驟三、第3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二處理的山藥苗按品種編號后移入山藥選種田內,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各品種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分別收獲其地下塊莖,并挑選單個地下塊莖重量在300克以上的編號貯存。
步驟四、第4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三處理的地下塊莖作種栽入山藥選種田,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小區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小區內各株之間距離保持5米左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進行株選,按照小區每株分別收獲其零余子和地下塊莖,選出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徑粗4-5厘米,塊莖平均含水率79%,粗蛋白平均含量2.47%,單個塊莖重量900克以上,且零余子單個重量70%超過2克的株系,編號后保存超過2克以上(含2克)的零余子。
步驟五、第4年10月底將經過步驟四處理的零余子,編號裝入干凈的紗布袋,置于鈷照射室進行γ射線照射,照射劑量為5000倫,照射時間18小時,照射完畢后,在5℃條件下裝入干凈的紗布袋連續貯存17個月,至第6年3月底為止。
步驟六、第6年3月底將經過步驟五處理的零余子在培養箱中進行發芽試驗,環境條件為20℃,相對濕度90%。48小時以后將正常發芽的零余子移入日光溫室的育苗盤培養一周,育苗盤的栽培基質采用山藥專用栽培基質(中國專利申請號03109079.6),日光溫室的環境條件為白天25℃,夜間15℃,相對濕度80%。
步驟七、第6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六處理的山藥苗按品種編號后移入山藥選種田內,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各品種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分別收獲其地下塊莖,并挑選單個地下塊莖重量在400克以上的編號貯存。
步驟八、第7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七處理的地下塊莖作種栽入山藥選種田,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小區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小區內各株之間距離保持5米左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每株分別收獲其零余子和地下塊莖,選出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徑粗4-5厘米,塊莖平均含水率79%,粗蛋白平均含量2.47%,平均長度80厘米,單個重量1000克以上且零余子單個重量80%超過2克的株系,編號后保存超過2克以上(含2克)的零余子。
步驟九、第8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八處理的零余子作種栽入山藥選種田,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小區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分別收獲其地下塊莖,并挑選單個地下塊莖重量在400克以上的編號貯存。
步驟十、第9年4月上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將經過步驟九處理的地下塊莖作種栽入山藥選種田,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小區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保持300厘米,小區內各株之間距離保持5米左右。按照常規栽培模式進行田間管理。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每株分別收獲其零余子和地下塊莖,選出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徑粗4-5厘米,塊莖平均含水率79%,粗蛋白平均含量2.47%,平均長度80厘米,單個重量1000克以上且零余子單個重量80%超過2克的株系,編號后保存超過2克以上(含2克)的零余子,該零余子即為本發明所選育的長山藥新品種的原原種。
本發明提供的這種長山藥的選育方法,可從長山藥地方品種中選育出高產優質、菜藥兼用、零余子壽命延長12個月以上并可隔年播種的長山藥系列新品種。新品種的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平均長度80厘米,徑粗4-5厘米,平均單株塊莖重1000克,每667米2產量可達到3000-4000千克。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長山藥的選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第1年10月底選擇長山藥地方品種的一代零余子,要求粒大飽滿、零余子單粒重2克以上,裝入干凈的紗布袋,按品種編號,進行γ射線照射,照射完畢后,在裝入干凈的紗布袋連續貯存17個月;步驟二第3年3月底將經過步驟一處理的零余子在培養箱中的發芽條件下進行發芽試驗,之后將正常發芽的零余子移入日光溫室的育苗盤培養,育苗盤的栽培基質采用山藥專用栽培基質,在栽培條件下栽培;步驟三第3年4月上旬,將經過步驟二處理的山藥苗按品種編號后移入山藥選種田內,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各品種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分別收獲其地下塊莖,并挑選單個地下塊莖重量在300克以上的編號貯存;步驟四第4年4月上旬,將經過步驟三處理的地下塊莖作種栽入山藥選種田,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每一個品種設立一小區,各小區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小區內各株間隔種植,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進行株選,按照小區每株分別收獲其零余子和地下塊莖,選出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的標準株系,編號后保存零余子;步驟五第4年10月底將經過步驟四處理的零余子,裝入干凈的紗布袋,并按品種編號,進行γ射線照射,照射完畢后,裝入干凈的紗布袋連續貯存17個月;步驟六第6年3月底將經過步驟五處理的零余子在培養箱中的發芽條件下進行發芽試驗,將正常發芽的零余子移入日光溫室的育苗盤培養,育苗盤的栽培基質采用山藥專用栽培基質,在栽培條件下栽培;步驟七第6年4月上旬,將經過步驟六處理的山藥苗按品種編號后移入山藥選種田內,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各品種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分別收獲其地下塊莖,并挑選單個地下塊莖重量在400克以上的編號貯存;步驟八第7年4月上旬,將經過步驟七處理的地下塊莖作種栽入山藥選種田,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每一個品種設立一小區,各小區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小區內各株間隔種植,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每株分別收獲其零余子和地下塊莖,選出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的標準株系,編號后保存零余子;步驟九第8年4月上旬,將經過步驟八處理的零余子作種栽入山藥選種田,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每一個品種設立一小區,各小區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分別收獲其地下塊莖,并挑選單個地下塊莖重量在400克以上的編號貯存;步驟十第9年4月上旬,將經過步驟九處理的地下塊莖作種栽入山藥選種田,山藥選種田要求為灌排水良好的粘壤土,每一個品種設立一小區,各小區間用竹籬笆設立隔離帶,小區內各株間隔種植,當年10月底待地上部枝葉變黃枯萎后,按照小區每株分別收獲其零余子和地下塊莖,選出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的標準株系,編號后保存零余子,該零余子即為選育的長山藥新品種的原原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山藥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一中的長山藥地方品種為汾陽山藥或太谷山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山藥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一和步驟五中的γ射線照射劑量為4000-6000倫,照射時間為8-18小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山藥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二、步驟六中所述的發芽條件為溫度20℃,相對濕度90%,所述的栽培條件為日光溫室白天溫度25℃,夜間溫度15℃,相對濕度8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山藥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三、步驟四、步驟七-步驟十中的隔離帶寬度為300厘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山藥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四、步驟八和步驟十中的小區內各株間隔種植,各植株之間的距離保持5米。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山藥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二和步驟六中的山藥專用栽培基質為由輕壤土、中位泥炭、河沙、珍珠巖、片麻巖、炭化稻殼、蛭石組成的,并經粉碎、均勻混合、風干、過篩除菌處理后的組合物。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山藥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四的標準株系為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徑粗4-5厘米,塊莖含水率77%-79%,粗蛋白含量2.39%-2.47%,單個重量900克以上且零余子單個重量70%超過2克的株系;所述的步驟八和步驟十中的標準株系為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徑粗4-5厘米,塊莖含水率77%-79%,粗蛋白含量2.39%-2.47%,平均長度80厘米,單個重量1000克以上且零余子單個重量80%超過2克的株系。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山藥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三和四、步驟七-步驟十中的選種溫度為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
10.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選育方法選育的長山藥新品種的原原種。
全文摘要
一種長山藥的選育方法及采用該方法選育的原原種,尤其是一種利用零余子和地下塊莖交叉選種的簡捷實用的長山藥選育方法,該方法利用輻射育種技術和山藥零余子貯藏技術,從長山藥地方品種中選育出高產優質、菜藥兼用、零余子壽命延長12個月以上并可隔年播種的長山藥系列新品種;采用該選育方法選育的長山藥新品種的地下塊莖外形渾圓整齊,平均長度80厘米,徑粗4-5厘米,平均單株塊莖重1000克,每667米
文檔編號A01H1/04GK1689400SQ20041003759
公開日2005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28日
發明者趙冰 申請人:中國農業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