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膠體工業廢渣烘干脫水生產有機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膠體工業廢渣烘干脫水生產有機肥的方法。
膠體工業廢渣尤其是各種抗生素、酶制劑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渣,以及城市污泥,因其具有膠體粘性,水份含量高達80%左右,很難達到處理的要求。采用強制烘干脫水的辦法,也因其粘性太大,在烘干過程中物料表面極易成膜,阻止了內部水份的蒸發,給烘干帶來了困難,即使延長烘干時間,提高烘干溫度,烘干脫水的效率也很低,能耗高,使企業無法承受烘干的巨大費用。城市水處理廠也有同樣的情況,水處理廠在治理污水的過程中,利用有機絮凝劑將污水中的雜質沉淀下來,使污水得到凈化,但另一方面產生的污泥,因其具有膠體性質,烘干脫水成本太高,使之無法作為有機肥料使用。為了節省費用,有的污水處理廠則偷偷排放,重新污染環境。
現有技術對含水量較高的廢渣則是采用三種方法一是堆放曬干。該方法節省能源,但時間長,效率低,占地面積大;二是與煤炭混和后進入鍋爐焚燒。該方法浪費了資源,也不經濟;三是利用烘干機強制脫水,但能耗高,效率低,處理費用大,投資大,一般單位不愿采用。發明專利(申請號98118038)將具有膠體性質的城市糞便,利用泥土拌和再烘干,讓泥土吸附糞便中的水份和油脂,使之結構松散易于干燥。添加泥土雖一定程序破壞膠體使之容易干燥,但廢物的處理總量增加,泥土為無效填充物,作為肥料降低了有效養分和有機質的含量。
本發明針對現有處理技術的缺點,將膠體工業廢渣、污泥與松散的工業廢渣如糠醛渣、木糖醇渣、蘑菇菌渣、秸稈粉等按一定比例混和后加入發酵菌劑,腐熟發酵,使之膠體脫水,然后進行烘干,此時膠體已失去粘性,進入烘干機烘干時,物料與熱空氣接觸面積增大,烘干效率提高,能耗降低。
本發明利用膠體工業廢渣生產有機肥,由下列步驟組成1.膠體廢渣的發酵改性利用富含纖維素、木質素等松散的本地廢棄資源,如糠醛渣、木糖醇、蘑菇菌渣、餅粕、鋸木屑、秸稈粉等,將其中的一種或幾種加入膠體工業廢渣中,加入比例,則根據膠體廢渣含水量確定,以能形成松散狀,堆積可透氣即可,再加入0.1-0.2%的發酵菌劑,堆積高度30-80cm,使之自然發酵,每隔1-2天翻曬一次,經5-7天發酵后可脫除水份10%以上,并可以消除臭味和其它異味。
2.復合廢渣的烘干將經過發酵脫水處理的復合廢渣投入滾筒烘干機中烘干,使廢渣的水份≤20%,即可作為有機肥的原料。
3.烘干廢渣生產有機肥將已脫水處理的廢渣根據農作物的需肥特點,加入適量有機肥N、P、K和中微量元素Ca、Mg、S、Fe、Cu、Mn、Zn、B、Mo等,配制成有機肥或有機無機復合肥。
實施例1在1000kg含水量為80%的具有膠體性質的鏈霉素發酵廢渣中均勻拌入500-1000kg含水20-30%的糠醛渣,并加入0.1%發酵除臭菌劑,利用翻堆和混和均勻,堆積高度達40-60cm,發酵5-7天,中途翻曬3-4次,使水份含量下降至10%左右,待物料已成松散狀時,送入烘干機烘干至水份含量≤20%,即為有機肥。該有機肥有機質含量≥50%,有機氮含量≥2%。
實施例2將含水量達75-80%的城市污泥平攤于水泥地上,拌和污泥總量60-80%含水量為40-50%的廢酒糟和10-20%的稻草粉,加入發酵菌劑0.1%,利用翻曬機翻曬混勻,堆放30-70cm的高度,發酵4-5天,中途翻曬3-4次,使水份含量下降10-15%,送入滾筒烘干機烘干脫水,使水份含量下降20%,即為有機肥。配入總養分15%的N、P、K化肥和0.1-0.5%的中微量元素,即為有機-無機復混肥。
采用本發明生產的有機肥成本低,不含重金屬,沒有異味,沒有蛔蟲卵等有害物質,總養分(N+P2O5+K2O)可達4-7%,有機質含量≥40%。該肥料經連續三年的使用證明效果顯著,可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權利要求
1.一種膠體工業廢渣脫水烘干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其特征是將富含纖維素、木質素、腐植酸的松散無粘性的工業廢渣與膠體狀的工業廢渣和畜禽糞便混和后加入菌種發酵、腐熟,經初步脫水后,再經滾筒干燥機烘干,并利用煙囪余熱作為能源烘干生產的有機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含纖維素、木質素、腐殖酸的松散無粘性的工業廢渣是糠醛渣、甘蔗渣、造紙廠廢液中提取的木質素、木糖醇渣、蘑菇菌渣、秸稈粉、鋸木屑、草炭、風化煤、泥炭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膠體工業廢渣是抗生素生產中排出的發酵菌渣、酶制劑生產中排出的廢渣、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及其它含有膠體的有機物工業廢渣。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膠體工業廢渣脫水烘干生產有機肥的方法,該方法是將富含纖維素、木質素的廢渣與具有膠體性狀的工業廢渣混和后,加入發酵菌種,經發酵、腐熟,初步脫水后,再經滾筒干燥機并利用煙囪余熱作為能源烘干脫水生產有機肥,該方法簡化了生產工藝,克服了有機廢渣尤其是膠體工業廢渣脫水難、費用高的問題。
文檔編號C05F17/00GK1785921SQ200410065450
公開日2006年6月14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6日
發明者邵建華 申請人:邵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