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螯合態多元復混肥及其生產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元復混肥及其生產方法。
農作物生長的必需元素是N、P、K、Ca、Mg、S、Fe、Zn、Mn、Cu、B、Mo、Cl等十六種元素,當缺乏上述營養成份或營養供應不平衡時都會導致植物生理病害,使植物抗逆性差,影響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現有復混肥是將N、P、K分別造粒后進行復配,為農作物提供了平衡的大量元素。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自然循環已無法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要。在肥料中加入中微量元素,以解決農作物的缺素問題,已引起農業科技界的重視。復合肥生產廠將中微量元素的無機鹽加入N、P、K肥中混和造粒,專利(專利申請號93110957.4)介紹了一種植物生理平衡劑是將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以無機鹽配入N、P、K肥中,但由于大量元素肥料中PO43-與Ca2+、Mg2+、Fe2+、Cu2+、Mn2+、Zn2+等金屬離子極易生成不溶于水的無機鹽而失去活性,利用率很低。
中國專利申請號97112535·X公開了一種中微量元素復合肥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肥料將農作物生長所需的氮、磷、鉀以及中量元素硫、鎂、硅,微量元素鐵、錳、鋅、硼,以及甲殼類動物的殼體和部分海洋生物殘體混和而成。該專利加入復合肥中的中微量元素均以無機鹽的方式加入,與中量元素混合后易與PO43-生成磷酸鹽而失效。中國專利申請號01125811.6公開了一種制備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葉面肥的方法,其特點是以動植物蛋白為原料,經水解、中和、脫鹽、螯合、噴霧干燥等過程制成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此種葉面肥以氨基酸作為螯合劑,螯合中微量元素后使中微量元素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但僅限于葉面噴施。中國專利(申請號96105618.5)高效氨基酸復合肥及其生產方法,以氨基酸、腐植酸作為螯合劑,螯中微量元素后加入復合肥,有效緩解了中微量元素與磷酸鹽的反應。但由于氨基酸螯合物的K穩定性小于中微量元素磷酸鹽的穩定性,仍有相當一部分轉化為磷酸鹽而失效。
本發明是將中微量元素的無機鹽與氨基酸、檸檬酸、酒石酸、EDTA等有機酸螯合后加入性能穩定的有機肥、硅肥等肥料中造粒,造粒后按比例加入N、P、K顆粒肥中復配,有效避免了中微量元素與PO43-的不良副反應,保持了中微量元素的活性。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將農作物必需的中量元素Ca、Mg和微量元素Fe、Cu、Mn、Zn或有益元素稀土、Ni、Co、Ti等可溶性無機鹽的一種或幾種加入螯合劑氨基酸、檸檬酸、EDTA等溶液中加熱螯合,螯合劑的濃度為10-25%,中微量元素與螯合劑的摩爾比為1∶2-3,螯合時間為1-4h,溫度為80-105℃,反應后將溶液噴入有機肥或硅肥中造粒,加入量以中微量元素計為0.1-0.2%,造粒后與N、P、K肥料復配。含有中微量元素螯合物的有機肥或硅肥顆粒加入量占復混肥總量的10-30%。
實施例1用來自胱氨酸生產中排出的濃度為150-180g/升的母液2000升,加入ZnSO4·7H2O 50kg,FeSO4·7H2O 200kg,MnSO4·7H2O50kg,于3000升搪瓷反應釜中,夾道加熱至110℃,螯合反應3小時,放料,用壓力泵加壓均勻噴灑于造粒盤與有機肥造粒,每噸有機肥噴入80-120升液體,造粒烘干后與N、P、K顆粒復配,即為多元素復混肥。
實施例2在3000升搪瓷反應釜中加水1800升,加入250kg檸檬酸直通蒸汽加熱至沸騰,溶解后依次加入ZnCl260kg,FeCl275kg,MnCl235kg,氯化稀土25kg,CuCl25kg溶解后加熱100℃保持3小時,剩熱噴灑于粉狀硅肥表面,用量每噸100升,在圓盤或滾筒造粒機上造粒,烘干后即為顆粒檸檬酸多元素硅肥,將其加入N、P、K復混中復配,加入比例為復混肥總重量的20-25%。
實施例3在3000升搪瓷反應釜中加入2000升含量為150-180g/升的氨基酸母液,并加入50kg檸檬酸,10kgEDTA,夾道蒸汽加熱溶解,依次加入ZnSO4·7H2O 50kg,FeSO4·7H2O 80kg,MnSO4·H2O 50kg,CuSO4·5H2O 4kg,溶解后繼續加熱螯合4小時,剩熱將螯合溶液噴灑于風化煤表面,加入量為80-100升/T,并加入10%的凹凸棒土造粒,烘干,將其顆粒與N、P、K肥料顆粒復配,加入比例為復混肥總量的20-25%。
利用本發明生產的復混肥,成功解決了在復混肥中加入中微量元素難的問題,經試驗該肥料比同養分復合肥使農作物增產5-10%,由于養分平衡供應,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農作物的品質。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元素復混肥是將農作物必需的中微量元素經檸檬酸EDTA螯合后以有機肥或硅肥作為載體造粒,造粒后與N、P、K肥顆粒按比例混和配制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微量元素是農作物必需的Ca、Mg、Fe、Zn、Mn、Cu、B、Mo等元素的無機鹽,氨基酸是將動植物蛋白水解后所得的復合氨基酸,將氨基酸、檸檬酸、EDTA等螯合劑與中微量元素按摩爾比2∶1.5-3配制后螯合制成氨基酸中微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載體有機肥可以是人畜糞便、秸稈、草炭、風化煤以及其它含有機質的工業廢渣,氨基酸中微肥加入量為1-10%,造粒方法可以是圓盤造粒、滾筒造粒,也可以是擠壓造粒。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微量元素肥料的載體硅肥是鋼鐵廠、黃磷廠含有硅酸鈣、硅酸鎂的水淬渣,或者粉煤灰和有機肥。
5.根據權利要求1復混肥的配制是以有機肥或硅肥為載體的氨基酸中微肥顆粒,與N、P、K顆粒復混,加入量為復混肥的5-25%。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微量元素的加入量和種類是按照不同地區的土壤必需元素的豐缺和不同農作物對中微量元素的需求比例確定的。
全文摘要
一種多元復混肥是將農作物必需的中微量元素,經氨基酸螯合后,以有機肥或硅肥作為載體造粒,造粒后與N、P、K肥顆粒按比例混和配制而成,該肥料中的中微量元素性能穩定,可有效防止不良副反應的發生,使復混肥可根據不同土壤中必需元素的豐缺情況和不同農作物對不同元素的需求比例靈活配制。
文檔編號C05G5/00GK1785925SQ200410065449
公開日2006年6月14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6日
發明者邵建華 申請人:邵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