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產養殖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養殖領域,更確切地說,涉及一種水產養殖槽。
背景技術:
本實用新型是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377556號“水產養殖槽裝置”專利案的第二申請案,第一申請案業已授予專利權,領有新型第159433號專利證書。原專利案的水產養殖槽裝置,采矩形槽體,將矩形槽體內分隔成水平呈立體“∞”形空間,藉慢速水車裝置產生強制慢速呈立體“∞”字型循環水流,“∞”字型循環水流流動時,會產生涌升現象而使兩個環形水流上下左右互為交換,使魚、蝦、蟹苗在立體“∞”字型慢速水流中回游,魚身可產生左右上下交換運動,使魚苗左右肌肉與神經系統發育更趨自然。為擴展于大面積水域的需要,故再做經濟的修正研發,使制作成本得以降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進一步減化第一申請案原案的設計,使得水產養殖槽裝置的結構更適于田野水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的一種水產養殖槽,由一容水體、一曝氣水車與兩組上、下導流板組成,容水體的長邊兩側腰部上下對應處設有對應導向的用以將容水體內的水分隔成上層、下層水的上、下導流板,曝氣水車裝設于上層水中。
藉曝氣水車使上層、下層水產生橫臥立體“∞”字型的主循環水流與兩個分立圓柱型的次循環水流,使容水體內的殘餌糞便隨著水流浮動與水中溶氧接觸氧化,減少氨、氮與硫化氫產生,促使殘餌糞便所著的生菌藻作為養殖物的二次補充飼料。
所述的水產養殖槽,上、下導流板呈斜弧面。
所述的水產養殖槽,上、下導流板的一端重疊,貫穿一固定軸,固定軸的一端埋入容水體底部。
所述的水產養殖槽,上、下導流板的另一端鎖固在容水體的側壁。
所述的水產養殖槽,上、下導流板的另一端埋入容水體的側壁。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容水體兩側長邊腰部分別設有一組位于上部的導水板與一組位于下部的導水板,使容水體裝置內的水被分隔成上下兩部分,藉慢曝氣水車的蜂巢式水車葉片推動容水體內的水,產生充裕溶氧的立體“∞”字型主循環水流,使繁殖養殖物經常在水流中回游,可達到趨于自然的繁殖養殖功效。且因水呈“∞”字型上下翻轉,使沉淀物如同第一申請案的水產養殖槽一樣,受到充分氧化后,與其所著的生菌藻一起,供魚蝦食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次循環水流于上層水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主、次循環水流于下層水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水產養殖槽由一容水體2、一曝氣水車3與兩組上、下導流板4、5組成,其中容水體2為矩形水槽或水池,在容水體2的長邊兩側腰部上下,設有斜弧面對應導向的上、下導流板4、5,導引并緩和水流的磨擦損失,進而將容水體2內的水分隔成上層、下層水6、7,并在上層水6中裝設曝氣水車3,曝氣水車3的轉動葉片31為加強水曝氣效果的蜂巢狀生物著床板,曝氣水車3由減速馬達驅動蜂巢狀生物著床板的葉片推動上層水6中產生慢速水流與揚升曝氣的作用,可依箭矢所指方向,從上層水6流向下層水7,在下層水7中回轉流回上層水6,如此循環不息,在容水體2內產生充裕溶氧的橫臥立體“∞”字型主循環水流A——即上下左右交叉翻轉成不相干擾的流動路線,并產生兩個圓柱型的次循環水流B、C,分布在兩組上、下導流板4、5的兩側,使得被養殖的魚、蝦、蟹能在此上層、下層水6、7各具兩個環形交換與不交換的水流中回游與運動,使其肌理發育均衡,所施放于容水體2內的微膠囊飼料亦可懸浮呈均勻分布,并充分長時供食而提高效益。且容水體中的殘餌糞便皆可在水流中上下右左飄浮流動而充分氧化,以著生菌藻而減少氨氮與硫化氫等毒性物質的產生,且生菌藻可供養殖物如魚、蝦等作二次的飼料補充。
上述的上、下導流板4、5的一端重疊,貫穿一固定軸41,且固定軸41的一端埋入容水體2底部,而上下導流板4、5的另一端可透過角鐵(圖中未示)鎖固在容水體2的側壁,或將其直接埋入容水體的側壁固定,亦可于上、下導流板4、5的另一端各貫穿一固定軸(圖中未示),再打入容水體2的底部固定。
權利要求1.一種水產養殖槽,由一容水體、一曝氣水車與兩組上、下導流板組成,其特征在于容水體的長邊兩側腰部上下對應處設有對應導向的用以將容水體內的水分隔成上層、下層水的上、下導流板,曝氣水車裝設于上層水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槽,其特征在于上、下導流板呈斜弧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槽,其特征在于上、下導流板的一端重疊,貫穿一固定軸,固定軸的一端埋入容水體底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槽,其特征在于上、下導流板的另一端鎖固在容水體的側壁。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槽,其特征在于上、下導流板的另一端埋入容水體的側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產養殖槽,包括一容水體,兩組上、下導流板,以及一曝氣水車,其中容水體兩側腰部上下對應處設有將容水體內的水分隔成上層、下層水的上、下導流板,于上層水中裝設一具曝氣水車;藉曝氣水車使容水體內的水產生橫臥立體“∞”字型的主循環水流與兩個分立圓柱型的次循環水流,使容水體內的回游性魚蝦獲得左右肌理的自然運動,并讓殘餌糞便與空氣接觸氧化,促使殘餌糞便所著的生菌藻,能作為養殖物的二次飼料補充。
文檔編號A01K63/00GK2708649SQ200420048989
公開日2005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4日
發明者解崗 申請人:解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