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自動捕魚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83030閱讀:203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自動捕魚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捕魚器具,尤其是自動捕魚器。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在捕魚時所采用的工具大都是魚網、釣魚竿等,這些器具需要人們親自操作,受環境條件限制,浪費人力,捕到的魚易逃走。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受環境限制,節省人力的自動捕魚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是由浮球、伸縮桿、鼠夾、觸發器等部分連接而成,這些部分包括下列部件伸縮桿、強力彈簧、連接片、鋼管、拉簧、魚餌盒、活塞彈簧、活塞、皮帶、連桿、支撐架、網夾、夾網、轉桿、活塞引桿、支撐桿、扶助桿、網罩、底網軸、底網、夾網、彈性桿、示意球、浮球、拉線、連動桿、網齒、穿網孔。浮球由螺栓連接在伸縮桿上,伸縮桿底部兩側各有一鼠夾,兩鼠夾之間有一底網,觸發器在鼠夾軸中間;示意球與浮球由彈性桿連接,拉線的一端連接在示意球與彈性桿的交界處,拉線另一端由連動桿與網夾連接;伸縮桿與鋼管由連接片固定;魚餌盒位于底網軸中間;活塞彈簧連接在活塞上并位于魚餌盒內,活塞引桿的一端與活塞連接,活塞引桿的另一端連接在轉桿的上端中部,轉桿固定在伸縮桿的下端;支撐架固定在伸縮桿下端,支撐架頂端與扶助桿的一端連接,扶助桿與連桿連接,支撐桿的一端連接在扶助桿的上端中部,支撐桿的另一端與伸縮桿、轉桿同時接觸、拉簧的一端連接在扶助桿的上端,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伸縮桿上;兩個魚餌盒的底部由皮帶固定連接,網罩連接在魚餌盒的口處;夾網在底網與網夾之間;強力彈簧一端固定在鋼管上,另一端固定在網夾上;底網和鼠夾分別固定在伸縮桿上;底網中間有底網軸;網夾的一側有網齒,另一側有穿網孔。
使用時,將捕魚器放入水中,由伸縮桿調節深度,浮球防止下沉,當魚吃魚餌時,魚餌逐漸減少,活塞在底部彈簧的作用下,把魚餌推向魚餌罩,以便魚不斷進食,同時,由于活塞的前移,活塞連桿帶動轉桿轉動,轉桿在轉動時觸動支撐桿,支撐桿失去平衡,彈簧收縮帶動連桿收縮,由于連桿由卡片制止鼠夾合圍,當連桿收縮時,則鼠夾合圍,完成捕魚。根據需要捕魚器可大可小。
采用此裝置,能夠自動捕魚,節省人力,且魚不會逃走;增加了捕魚量;捕魚時不受氣候環境的影響;操作簡便,投資少,見效快。


圖1為自動捕魚器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伸縮桿 2、強力彈簧 3、連接片 4、鋼管 5、拉簧6、魚餌盒 7、活塞彈簧 8、活塞 9、皮帶10、連桿 11、支撐架 12、網夾圖2為自動捕魚器中的觸發器結構示意圖圖中,10、連桿 11、支撐架 13、轉桿 14、活塞引桿 15、支撐桿 16、扶助桿圖3為自動捕魚器的剖視圖圖中1、伸縮桿 2、強力彈簧 3、連接片 4、鋼管 8、活塞 12、網夾 17、網罩 18、底網軸圖4為自動捕魚器中的魚餌盒結構示意圖圖中,8、活塞 9、皮帶 14、活塞引桿 17、網罩圖5為自動捕魚器中的鼠夾結構示意圖圖中,12、網夾19、底網 20、夾網圖6為自動捕魚器中的底網結構示意圖圖中,3、連接片12、網夾 18、底網軸圖7為自動捕魚器中的網夾結構示意圖圖中,21、網齒22、穿網孔圖8為自動捕魚器中結構示意圖圖中,23、彈性桿24、示意球 25、浮球 26、拉線 27、連動桿圖9為自動捕魚器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10為自動捕魚器中的網夾、卡片、連桿組合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中,浮球25由螺栓連接在伸縮桿1上,伸縮桿1底部兩側各有一鼠夾,兩鼠夾之間有一底網19,觸發器在底網軸18中間;示意球24與浮球25由彈性桿23連接,拉線26的一端連接在示意球24與彈性桿23的交界處,拉線26另一端由連動桿27與網夾12連接;伸縮桿1與鋼管4由連接片3固定;魚餌盒6位于底網軸18中間;活塞彈簧7連接在活塞8上并位于魚餌盒6內,活塞引桿14的一端與活塞8連接,活塞引桿的另一端連接在轉桿13的上斷中部,轉桿13固定在伸縮桿1的下端;支撐架11固定在伸縮桿1下端,支撐架11頂端與扶助桿16的一端連接,扶助桿16與連桿10連接,支撐桿15的一端連接在扶助桿16的上端中部,支撐桿15的另一端與伸縮桿1、轉桿13同時接觸,拉簧5的一端連接在扶助桿16的上端,拉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伸縮桿1上;兩個魚餌盒6的底部由皮帶9固定連接,網罩17連接在魚餌盒6的口處;夾網20在底網19與網夾12之間;強力彈簧2一端固定在鋼管4上,另一端固定在網夾12上;底網19和鼠夾分別固定在伸縮桿1上;底網19中間有底網軸18;網夾12的一側有網齒21,另一側有穿網孔22。
權利要求1.自動捕魚器是由伸縮桿(1)、強力彈簧(2)、連接片(3)、鋼管(4)、拉簧(5)、魚餌盒(6)、活塞彈簧(7)、活塞(8)、皮帶(9)、連桿(10)、支撐架(11)、網夾(12)、轉桿(13)、活塞引桿(14)、支撐桿(15)、扶助桿(16)、網罩(17)、底網軸(18)、底網(19)、夾網(20)、網齒(21)、穿網孔(22)、彈性桿(23)、示意球(24)、浮球(25)、拉線(26)、連動桿(27)連接而成,其特征是浮球(25)由螺栓連接在伸縮桿(1)上,伸縮桿(1)底部兩側各有一鼠夾,兩鼠夾之間有一底網(19),觸發器在底網軸(18)中間;示意球(24)與浮球(25)由彈性桿(23)連接,拉線(26)的一端連接在示意球(24)與彈性桿(23)的交界處,拉線(26)另一端由連動桿(27)與網夾(12)連接;伸縮桿(1)與鋼管(4)由連接片(3)固定;魚餌盒(6)位于底網軸(18)中間;活塞彈簧(7)連接在活塞(8)上并位于魚餌盒(6)內,連桿(10)的一端與活塞(8)連接,連桿(10)的另一端連接在轉桿(13)的上斷中部,轉桿(13)固定在伸縮桿(1)的下端;支撐架(11)固定在伸縮桿(1)下端,支撐架(11頂端與扶助桿(16)的一端連接,扶助桿(16)與連桿(10)連接,支撐桿(15)的一端連接在扶助桿(16)的上端中部,支撐桿(15)的另一端與伸縮桿(1)、轉桿(13)同時接觸,拉簧(5)的一端連接在扶助桿(16)的上端,拉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伸縮桿(1)上;兩個魚餌盒(6)的底部由皮帶(9)固定連接,網罩(17)連接在魚餌盒(6)的口處;夾網(20)在底網(19)與網夾(12)之間;強力彈簧(2)一端固定在鋼管(4)上,另一端固定在網夾(12)上;底網(19)和鼠夾分別固定在伸縮桿(1)上;底網(19)中間有底網軸(18);網夾(12)的一側有網齒(21),另一側有穿網孔(22)。
專利摘要自動捕魚器是一種捕魚器具,它是由浮球、伸縮桿、鼠夾、觸發器等部分連接而成,采用此裝置,能夠自動捕魚,節省人力,且魚不會逃走;增加了捕魚量;捕魚時不受氣候環境的影響;操作簡便,投資少,見效快。
文檔編號A01K79/00GK2735769SQ20042007
公開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27日
發明者董振華, 馬愛敏 申請人:董振華, 馬愛敏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