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精細研磨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83370閱讀:55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精細研磨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研磨機,尤其涉及一種可以對粗料和細料進行研磨的精細研磨機。
背景技術
研磨機被廣泛使用在精細化工、陶瓷、電子等行業。研磨機通過其旋轉主軸中安裝錘棒和放入球磨珠對被研磨物料產生作用,生產物料在研磨機中,被高速旋轉的錘棒不斷地碰擊及磨擦,及由錘棒攪動而隨其高速運動的球磨珠反復地碰擊和磨擦,顆粒因而被粉碎,分散成為所要求的微粒。
現有技術中的研磨機,其研磨桶是一個密閉的桶壁,且其上蓋和桶底為篩孔板的圓柱形中空箱體結構,其上蓋是一塊且篩孔直徑大小和篩孔距是一致的,沒有變化。工作時,上蓋密閉,對物料顆粒大小的研磨沒有針對性,物料中大、小顆粒被研磨的機會一樣多,即不能有針對性地實施對物料的小顆料少研磨,大顆粒多研磨,研磨效率低;設備循環不暢,容易出現篩板堵塞現象;不能一次性放入顆粒小于60目的物料,必須先把粗物料磨到一定細度后才能通過此類產品研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處理物料顆粒適應范圍廣,研磨效率高的精細研磨機。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精細研磨機,包括有投料斗、主軸及其傳動機構、研磨桶及錘棒,所述研磨桶上端與投料斗連接,錘棒安裝于主軸上并可在研磨桶內隨主軸旋轉,研磨桶的上蓋和桶底為篩孔板,該精細研磨機還包括上攪拌葉輪、下反沖葉輪與至少一套料循環冷卻管,上攪拌葉輪位于投料斗內且與主軸相連接、下反沖葉輪位于研磨桶下部且與主軸相連接,研磨桶上蓋為錯位的兩層,其面層為一開有內孔的倒錐形喇叭蓋,其底層為擋珠葉,且喇叭蓋內孔直徑小于擋珠葉直徑,料循環冷卻管上端與投料斗的上部相通,下端與研磨桶底部于下反沖葉輪中心位置相通。
進一步地,所述料循環冷卻管設置有冷卻夾套。
采用本實用型的技術方案,由于喇叭蓋內孔徑小于擋珠葉的外圓直徑,喇叭蓋與擋珠葉形成一橫臥的開放式縫隙稱為喂料槽,便于粗物料進入研磨室內,喇叭蓋的篩孔的直徑與間距大小沿喇叭蓋的圓心向外遞增,便于研磨桶內的物料大顆粒更容易通過喇叭蓋,再折返通過上述開放式篩孔板上蓋的喂料槽,進入研磨桶內再被研磨。本實用新型可以處理顆粒度小于60目的物料,且物料中大顆粒被研磨的機會多于小顆粒,提高了研磨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一的A處局部放大圖;圖3為研磨桶的喇叭蓋有篩孔部分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精細研磨機包括主軸及其傳動機構1、錘棒2、上攪拌葉輪3、下反沖葉輪4、球磨珠5、擋珠葉6、喇叭蓋7、篩孔板桶底8、研磨桶壁及冷卻夾套9、料循環冷卻管及出料口10、投料漏斗11、機架12。
錘棒2、上攪拌葉輪3、下反沖葉輪4、擋珠葉6與主軸1相聯接,隨主軸高速旋轉;放置在研磨桶內的球磨珠5被高速旋轉的錘棒2攪動而隨錘棒2運動;篩孔板桶底8、喇叭蓋7與研磨桶壁及冷卻夾套9相聯接并安裝在與機架12聯接為一體的投料漏斗11上;料循環冷卻管及出料口10的上端與投料漏斗11中上部聯接相通,下端則與研磨桶底部于下反沖葉輪4中心位置聯接相通。料循環冷卻管設置夾套,通入冷卻水對溫敏物料進行冷卻降溫。
研磨桶的上蓋為開放式,分成錯位的二層、底層為擋珠葉6,工作時起限制桶內球磨珠外彈飛出作用,并與喇叭蓋7錯位形成—橫臥的5mm高度(寬度)的開放式喂料槽。喇叭蓋面均勻多圈分布篩孔,每圈篩孔的直徑和孔距,沿圓心向外而變大,孔徑由小到大,孔距由短到長。使得設備處理物料的適應范圍廣,可處理60目以下的粗料。利用旋轉中的物料,其顆粒會從旋轉中心向外由小到大排序的特征。便于多聚集于研磨桶壁的大顆粒更容易通過喇叭蓋,再折返通過喂料槽,進入研磨桶內再被研磨。如此循環往復,區別對待,設備的工作具備針對性,物料中的大顆粒會被多研磨,小顆粒少研磨,設備的研磨效率提高20%以上。
料循環冷卻管10的上端管口與投料漏斗11的中上部相連通,下端管口與研磨桶9底部于下反沖葉輪4中心位置相連相通,料循環冷卻管10另出一個三通管口并裝有出料閥門便于出料,料循環冷卻管設置有冷卻夾套,通入冷卻水對溫敏物料進行冷卻調溫。工作時,物料由投料漏斗11投入,主軸以每分鐘1000轉旋轉,亦即上攪拌葉輪3、擋珠葉6、錘棒2、下反沖葉輪4旋轉,錘棒攪動研磨桶內的球磨珠5作高速撞擊運動,物料的顆粒被反復碰擊和磨擦成為微粒而達致工藝要求。在研磨過程中,漿狀物料中的中度顆粒進入料循環冷卻管10,再經下反沖葉輪4推動,經篩孔板桶底強制送入研磨桶內再被研磨;漿狀物料中的粗顆粒容易通過喇叭蓋,再沉底折返通過喂料槽,送入研磨桶內再被研磨;漿狀物料中的微小顆粒則因質量小,重量輕而浮于投料漏斗11的上攪拌葉輪3上部。物料顆粒如此循環往復、區別對待,研磨桶內的研磨介質直接與研磨物產生回流、橫流及上下對流的交互多角度撞擊,快速研磨分散,達至工藝要求后,于投料漏斗11施加氣壓經料循環冷卻管10的出料閥門排走。
最后應該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例如,研磨桶喇叭蓋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可以因應處理物料的不同種類而實際變化,料循環冷卻管可以不止一條等。而一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精細研磨機,包括有投料斗、主軸及其傳動機構、研磨桶及錘棒,所述研磨桶上端與投料斗連接,所述錘棒安裝于主軸上并可在研磨桶內隨主軸旋轉,所述研磨桶的上蓋和桶底為篩孔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上攪拌葉輪、下反沖葉輪與至少一套料循環冷卻管,所述上攪拌葉輪位于投料斗內且與主軸相連接、所述下反沖葉輪位于研磨桶底部且與主軸相連接,所述研磨桶上蓋為錯位的兩層,其面層為一開有內孔的倒錐形喇叭蓋,其底層為擋珠葉,且喇叭蓋內孔直徑小于擋珠葉外圓直徑,所述喇叭蓋的篩孔的直徑與間距大小沿喇叭蓋的圓心向外遞增,料循環冷卻管上端與投料斗的上部相通,下端與研磨桶底部于下反沖葉輪中心位置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精細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循環冷卻管設置有冷卻夾套。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精細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循環冷卻管為1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精細研磨機,研磨桶上端與投料斗連接,錘棒安裝于主軸上并可在研磨桶內隨主軸旋轉,上攪拌葉輪位于投料斗內且與主軸相連接、下反沖葉輪位于研磨桶底部且與主軸相連接,研磨桶上蓋為錯位的兩層,其面層為一開有內孔的倒錐形喇叭蓋,其底層為擋珠葉,且喇叭蓋內孔直徑小于擋珠葉直徑,喇叭蓋的篩孔的直徑與間距大小沿喇叭蓋的圓心向外遞增,料循環冷卻管上端與投料斗的上部相通,下端與研磨桶底部于下反沖葉輪中心位置相通。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精細研磨機大顆粒更容易通過喇叭蓋,再折返通過喂料槽進入研磨桶內再被研磨。物料中的大顆粒會被多研磨,小顆粒少研磨,設備的研磨效率提高20%以上,可處理60目以下的粗料。
文檔編號B02C13/14GK2715841SQ200420084420

公開日2005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20日
發明者張英杰 申請人:張英杰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