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捕蟲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物研究領域中的裝置,具體是在研究昆蟲時用的捕蟲器。
背景技術:
在生物領域里對昆蟲研究時,人們把昆蟲捕捉后進行細微分析。昆蟲捕捉有的用電擊捕捉法,或用含有粘性的材料裝在捕捉器里,昆蟲會粘在粘性材料上,這樣捕捉到的昆蟲較多是死亡的;由于捕捉方法原因對新物種也難于發現;若要研究某一個地域內有哪些昆蟲,其在某一時間段內占有的概率,采用上述方法是達不到科研上的要求。由于趨光性昆蟲在視網膜上有一種色素,對特殊波段的光具有敏感反應,它會引起昆蟲體內的神經系統指揮昆蟲的運動器官,如翅膀和足趨向光源的運動。昆蟲的可見光區要比人類的可見光區更偏向于短波段光,大多數趨光性昆蟲喜歡波長330~400毫微光(nm)的紫外光波和紫光波,根據需要制成各種波長的光源來誘捕昆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上述方法捕捉到的是死亡昆蟲;難于研究某一特定時間的某種昆蟲占有比率,及一個晚上的昆種分布概率,和對新物種發現困難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這樣實現它是利用昆蟲趨光性的特點,由電源、逆變器、開關、底座、撐管、光源、平臺、罩子組成,底座上有撐管,撐管上面是平臺,電源和逆變器在底座內,開關在底座上,光源在撐管內,電源與開關、逆變器、光源由導線相互連接,其特征在于還有定時器、電磁鐵,定時器分別與開關、光源連接,電磁鐵裝在平臺上,并能托住罩子,所述罩子上有薄鋼片,所述的光源是能發出波長330~400毫微米光的黑光燈,所述的電磁鐵是在通電時產生磁性,且是置于平臺的周邊上,所述電磁鐵有8個,所述的薄鋼片也有8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捕捉按對光波不同波段敏感的昆蟲;時間間隔長短不同,不同時間段的昆蟲數,和發現新的物種,且結構不復雜,使用效果好,便于攜帶。
附圖名稱及其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A-A剖視省略底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電原理圖。
圖的符號及其說明1是開關,2是底座,3是定時器,4是逆變器,5是電源,6是撐管,7是電磁鐵,8是罩子,9是光源,10是平臺,11是薄鋼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闡述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它是由底座2、開關1、定時器3、電源5、逆變器4、撐管6、電磁鐵7、罩子8、光源9、平臺10、薄鋼片11組成,底座2上是撐管6,撐管6內有光源9,撐管6上有平臺10,平臺10內有電磁鐵7,底座2內有電源5,上面裝入開關1、定時器3和逆變器4,由導線把開關1、電源5、電磁鐵7、定時器3和逆變器4的觸頭連接,電源5經逆變器4變成交流電供給光源9,光源9制成能發出需要波長的燈管,所述光源9是黑光燈,罩子8上有薄鋼片11。使用時,先設定定時器3的時間,開關1閉合時電源5使電磁鐵7產生磁性,罩子8上的薄鋼片11被平臺10內的電磁鐵7吸牢,在光源9發出光波時,對此波長敏感的昆蟲就會圍著撐管6周圍飛舞不離去。按照對定時器3設定的時間,在電源5與光源9不通電時,此時電磁鐵7失去磁性,罩子8依靠自重下落到底座2上,并把圍繞撐管6飛舞的昆蟲罩入罩子8內,試驗人員就能捉到活昆蟲,根據對定時器3設定的時間,及光源9發出的不同波長光波,可以對昆蟲分布進行分析研究。
權利要求1.一種由電源(5)、逆變器(4)、開關(1)、底座(2)、撐管(6)、光源(9)、平臺(10)、罩子(8)組成的捕蟲器,底座(2)上有撐管(6),撐管(6)上面是平臺(10),電源(5)和逆變器(4)在底座(2)內,開關(1)在底座(2)上,光源(9)在撐管(6)內,電源(5)與開關(1)、逆變器(4)、光源(9)由導線相互連接,其特征在于還有定時器(3)、電磁鐵(7),定時器(3)分別與開關(1)、光源(9)連接,電磁鐵(7)裝在平臺(10)上,并能托住罩子(8),所述罩子(8)上有薄鋼片(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9)是能發出波長330~400毫微米光,所述光源是黑光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磁鐵(7)是在通電時產生磁性,且是置于平臺(10)的周邊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捕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鐵(7)有8個,所述的薄鋼片(11)也有8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物研究領域中的裝置,具體是在研究昆蟲時用的捕蟲器。它是利用昆蟲趨光性的特點,由電源、逆變器、開關、底座、撐管、光源、平臺、罩子組成,底座上有撐管,撐管上面是平臺,電源和逆變器在底座內,開關在底座上,光源在撐管內,電源與開關、逆變器、光源由導線相互連接,其特征在于還有定時器、電磁鐵,定時器分別與開關、光源連接,電磁鐵裝在平臺上,并能托住罩子,所述罩子上有薄鋼片,所述的光源是能發出波長330~400毫微米光的黑光燈。它可以捕捉按對光波不同波段敏感的昆蟲;時間間隔長短不同,不同時間段的昆蟲數,和發現新的物種,且結構不復雜,使用效果好,便于攜帶。
文檔編號A01M1/22GK2745355SQ200420091100
公開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15日
發明者張疆 申請人:張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