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方便食用的蠶蛹食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方便食用的蠶蛹食品,屬于蠶蛹副食產品結構改進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以往市售蠶蛹均為未經人工制造的養殖或自然存在的副食產品,其存在的技術問題是1、蛹皮不能食用,含有纖維素,不易于人體消化吸收;2、由于自然存在未經加工的蠶蛹副食產品帶有較硬外皮這種固有結構形式,使烹調及食用都受到限制。
蠶蛹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等營養成份,是人們傳統飲食中非常喜歡食用的一種副食產品,但因上述傳統蠶蛹副食產品存在的問題,不但烹調及食用都不方便,而且會因誤食蠶蛹皮而對人體造成一定的損害,不利于滿足人們對飲食文化及健康日益增長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經過工業加工制造、使其具有特定的結構和形狀,改變了自然蠶蛹固有的結構形式。
本實用新型是由蛹肉和蛹皮構成,所述的蛹肉主體的形狀為硬質的橢圓橄欖球狀,所述的蛹皮加工為若干間隔排列的環形帶狀結構附著在上述硬質蛹肉主體的表面部位。
所述環狀蛹皮設在蛹肉主體的表面的中央部位,為3至6個,寬為1至2毫米。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如下1、本實用新型采用冷凍、打磨加工等技術手段,這種制造方式改變了自然界蠶蛹的現有結構,提供了一種方便食用的蠶蛹副食產品,具有橢圓橄欖球狀的蛹肉主體,其形狀保滿圓潤,其環形帶狀結構的蛹皮在食用時方便去除,不易誤食,改善傳統蠶蛹的烹調及食用方式,烹調多樣化,豐富了飲食文化,保障了人們身體健康。
2、經過人工制造后蠶蛹副食產品的自然結構發生改變,成為可工業化加工的具有一定結構特點的方便食品,具有很大潛在的市場前景。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可方便食用的蠶蛹食品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可方便食用的蠶蛹食品的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可方便食用的蠶蛹食品由形狀為硬質的橢圓橄欖球狀的蛹肉主體1和三個寬度為2mm間隔排列的環形帶狀結構附著在硬質蛹肉主體1的表面的中央部位的蛹皮2構成。
實施例2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可方便食用的蠶蛹食品由形狀為硬質的橢圓橄欖球狀的蛹肉主體1和六個寬度為1mm間隔排列的環形帶狀結構附著在硬質蛹肉主體1的表面的中央部位的蛹皮2構成。
權利要求1.一種可方便食用的蠶蛹食品,由蛹肉和蛹皮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蛹肉主體的形狀為硬質的橢圓橄欖球狀,所述的蛹皮加工為若干間隔排列的環形帶狀結構附著在上述硬質蛹肉主體的表面部位。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方便食用的蠶蛹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環狀蛹皮設在蛹肉主體的表面的中央部位,為3至6個,寬為1至2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方便食用的蠶蛹食品,屬于蠶蛹副食產品結構改進的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是由蛹肉和蛹皮構成,所述的蛹肉主體的形狀為硬質的橢圓橄欖球狀,所述的蛹皮加工為若干間隔排列的環形帶狀結構附著在上述硬質蛹肉主體的表面部位。本實用新型采用冷凍、打磨加工等技術手段,這種制造方式改變了自然界蠶蛹的現有結構,提供了一種方便食用的蠶蛹副食產品,具有橢圓橄欖球狀的蛹肉主體,其形狀保滿圓潤,其環形帶狀結構的蛹皮在食用時方便去除,不易誤食,改善傳統蠶蛹的烹調及食用方式,烹調多樣化,豐富了飲食文化,保障了人們身體健康。成為可工業化加工的具有一定結構特點的方便食品,具有很大潛在的市場前景。
文檔編號A01K67/04GK2737145SQ200420113
公開日2005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9日
發明者唐軼群 申請人:唐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