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促進裸沙植被快速恢復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促進裸沙植被快速恢復的方法,屬于沙漠化防治和雨水利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沙漠化地區植被恢復可使惡劣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生物多樣性增加,從而促進生態系統的恢復。因此植被恢復是沙漠化環境治理的重要環節之一。然而,在沙漠化地區尤其是在裸沙區和流動沙丘,土壤含水量、有機質含量、養分含量非常低,嚴重的制約了植物的恢復與生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建立一種可以有效的促進沙化地區裸沙植被快速恢復技術,通過開溝施用肥料和土壤改良劑,補充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使溝內土壤狀況得到改善;人工改變微地貌,是地表呈溝狀起伏,起到收集雨水、降塵和為植物的生長提供較好的土壤環境條件。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這種促進裸沙植被快速恢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沙漠化地區的裸沙地和流動沙丘,沿與主風向垂直方向開溝,溝深20-30cm、寬15-20cm,兩溝相間30cm,在溝內均勻的撒施5g/m吸水劑、2g/m的菌根菌和/或40g/m肥料、然后在表面覆蓋5cm左右的原土,留出深10cm寬20cm的小溝。
所述的促進裸沙植被快速恢復的方法,所述的開溝方式是在坡面上順等高線開溝。
所述的促進裸沙植被快速恢復的方法,所述溝內施撒的肥料包括磷酸二銨、尿素、羊糞、牛糞有機肥或生物肥。
所述的促進裸沙植被快速恢復的方法,所述溝內施撒的吸水劑是聚丙稀胺酰,淀粉-丙烯腈接技共聚物,淀粉-丙烯酸接技共聚物或/和丙烯酸。
所述的促進裸沙植被快速恢復的方法,所述溝內施撒的菌根菌是內生菌根菌。
所述的促進裸沙植被快速恢復的方法,所述的溝內覆蓋的原土中加入植物種子地衣或苔蘚。
本發明用于沙漠化地區裸沙和流動沙丘植被的快速恢復。裸沙和流動沙丘土壤含水量、有機質含量、土壤養分含量都非常低,不能滿足植物生長的基本需求,開溝施用吸水劑和養分后,不僅可以起到增加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含水量、補充植物生長必須的營養的作用,微凹的小溝還有利于收集雨水、富集風沙及降塵中的營養顆粒和植物種子。起到改善溝內土壤水分和養分、促進溝內天然植被的恢復的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河北省豐寧沙化地區的應用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在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小壩子鄉沙化的緩坡地上,春季大風季節過后雨季前,沿與主風西北風垂直的方向開西南-東北方向的溝,溝深20cm,寬15cm,長30m,溝內撒施5g/m吸水劑和40g/m磷酸二銨,2g/m菌根菌,上蓋5cm厚的沙土,形成深約10cm的微形小溝。秋季植被調查發現,溝內的植被覆蓋度為83.8%,平均株高是17.83cm,密度為278株/m2,對照的裸沙區的植被蓋度為16.3%,平均株高14.39cm,密度為82株/m2。應用該項技術的裸沙區的植被的發育生長明顯的優于對照區,上述的方法可于每年的春季或秋季應用。
本發明在裸沙地開溝的方式還可以在坡面上順等高線開溝,所開溝內還可施用羊糞或牛糞等有機肥或生物肥,所開溝內覆蓋的表土內可加入自然植物種子或者地衣,苔蘚等低等植物。
本發明選擇的內生菌根(Vesicualar-arhuscular mycorrhiza由楊氏普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作為促進植被恢復的由內囊霉科真菌多數屬、種形成的泡囊,稱為叢枝狀菌根,簡稱VA菌根,全世界80%的植物都有VA菌根存在,現已肯定了VA菌根至少可與200個科20萬種以上植物進行共生生活,它進入植物根細胞生長。植物和菌根真菌是一種互惠共生的關系,它們之間可以交換各自所需的物質,植物借助菌根菌吸收水分、養分和生長促進劑,而菌根菌也從植物體中攝取自身生長所需要的糖分和其它有機物。菌根菌是植物根系的延長和擴展,且比植物根系吸收水分、養分的能力大得多,菌根菌絲十分纖細(只有根毛的1/5左右),可伸入根毛難以進入的土壤孔隙中,這樣就大大增加了植物根系與土壤的接觸面積,菌根菌菌絲在土壤中呈幾何倍數生長,繁殖數量可觀,一小撮用手指拈起的泥土中可以有好幾公里長的菌絲。菌根真菌具有很強的酸溶和絡溶(螯溶)能力,因而可以幫助植物吸收難溶性的磷、鉀、鈣、鎂及鐵、錳、銅、鋅、鉬等養分,菌根真菌能夠伸入有機物質中,并靠其酶解作用成功地吸收有機氮化合物中的氮素。因此菌根菌作為促進植被恢復的重要材料與植物種子、地衣、苔蘚等低等植物配合應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發明列舉的實施例旨在更進一步地闡明這種促進裸沙植被快速恢復的方法,而不對本發明的范圍構成任何限制。
權利要求
1.促進裸沙植被快速恢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沙漠化地區的裸沙地和流動沙丘,沿與主風向垂直方向開溝,溝深20-30cm、寬15-20cm,兩溝相間30cm,在溝內均勻的撒施5g/m吸水劑、2g/m的菌根菌和/或40g/m肥料、然后在表面覆蓋5cm左右的原土,留出深10cm寬20cm的小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促進裸沙植被快速恢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開溝方式是在坡面上順等高線開溝。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促進裸沙植被快速恢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溝內施撒的肥料包括磷酸二銨、尿素、羊糞、牛糞有機肥或生物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促進裸沙植被快速恢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溝內施撒的吸水劑是聚丙稀胺酰,淀粉-丙烯腈接技共聚物,淀粉-丙烯酸接技共聚物或/和丙烯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促進裸沙植被快速恢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溝內施撒的菌根菌是內生菌根菌。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促進裸沙植被快速恢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溝內覆蓋的原土中加入植物種子、地衣或苔蘚。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促進裸沙植被快速恢復的方法,在沙漠化地區的裸沙地和流動沙丘,沿與主風向垂直方向開溝,溝深20-30cm、寬15-20cm,兩溝相間30cm,在溝內均勻的撒施5g/m吸水劑、2g/m的菌根菌和/或40g/m肥料、然后在表面覆蓋5Cm左右的原土,留出深10cm寬20cm的小溝。裸沙和流動沙丘土壤含水量、有機質含量、土壤養分含量都非常低,不能滿足植物生長的基本需求,開溝施用吸水劑和養分后,不僅可以起到增加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含水量、補充植物生長必須的營養的作用,微凹的小溝還有利于收集雨水、富集風沙及降塵中的營養顆粒和植物種子。起到改善溝內土壤水分和養分、促進溝內天然植被的恢復的作用。
文檔編號A01G1/00GK1723761SQ20051001266
公開日2006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05年7月12日
發明者馮學贊, 張萬軍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