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香炭的生產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香炭的制作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用農作物的丟棄物生產香炭的再生利用方法。
背景技術:
木薯桿是南方山區廣泛種植的一種經濟作物,收獲木薯過程中地上部分的根莖都丟棄在山里,由于木薯是淀粉生產的重要原料,山區里都大量種植,因此來源幅面很廣,將其變廢為寶是扶貧的必由之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木薯桿莖和根部制作香炭的方法,制作出來的香炭在燃燒過程中具有薯類農作物烤熟后的香味。
本發明通過以下步驟來實現首先把木薯桿莖和根部收集粉碎,然后用氣流烘干機把物料烘干到含水率8%以下,隨后用螺桿式擠出機壓擠成空心的棒狀,擠出時,擠出機的模頭用發熱器加熱至200~300℃,在物料擠出過程中,由于木油的粘結作用可把物料直接成型,成型后的棒狀物用土窯按燒炭的工藝悶燒成棒狀的木炭。
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香炭燃燒時間可達1.5~2小時,燃燒過程中沒有煙,且能散發出薯類農作物燒烤的香味。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實施例首先把木薯桿莖和根部收集用飼料粉碎機粉碎,然后用氣流烘干機連續地把物料烘干到含水率8%以下,隨后用功率為11千瓦的螺桿式擠出機壓擠成外形為六角、中心為空心的棒狀,擠出時,擠出機的模頭用電加熱器加熱至250℃,在物料擠出過程中,由于木油的粘結作用可把物料直接成型,成型后的棒狀物用土窯按燒木炭的工藝悶燒成棒狀的香炭。經實驗3.5噸的木薯桿莖及根部可制作1噸香炭。香炭深受外商的歡迎,廣泛使用在別墅的壁爐及燒烤爐上,經濟價值很高,利用收獲木薯后的丟棄物生產木炭工藝不復雜,成本低,其為開拓山區經濟發展的新途徑,產品具有很廣泛的用途。
權利要求
1.一種香炭的生產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為,首先把木薯桿莖和根部收集粉碎,然后用氣流烘干機把物料烘干到含水率8%以下,隨后用螺桿式擠出機壓擠成空心的棒狀,擠出時,擠出機的模頭用發熱器加熱至200~300℃,在物料擠出過程中,由于木油的粘結作用可把物料直接成型,成型后的棒狀物用土窯按燒炭的工藝悶燒成棒狀的木炭。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香炭的制作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用農作物丟棄物生產香炭的再生利用方法,其首先把木薯桿莖和根部收集粉碎,然后用氣流烘干機把物料烘干到含水率8%以下,隨后用螺桿式擠出機壓擠成空心的棒狀,擠出時,擠出機的模頭用發熱器加熱至200~300℃,在物料擠出過程中,由于木油的粘結作用可把物料直接成型,成型后的棒狀物用土窯按燒炭的工藝悶燒成棒狀的木炭。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香炭燃燒時間可達1.5~2小時,燃燒過程中沒有煙,且能散發出薯類農作物燒烤的香味。
文檔編號A01N53/02GK1792155SQ20051010222
公開日2006年6月28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5日
發明者吳世蘇 申請人:吳世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