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玉米聯合收獲機秸稈切碎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玉米聯合收獲機秸稈切碎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玉米秸稈的粉碎主要是利用懸掛在玉米聯合收獲機的收獲臺后面的秸稈粉碎機進行粉碎,這種粉碎方式的缺點是秸稈粉碎留茬很高,而且秸稈粉碎效果很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安裝方便、節約動力、粉碎效果好的一種玉米聯合收獲機秸稈切碎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為在每對摘拉輥的下方設有一組切碎機構,每組切碎機構由兩個平行的傳動軸和分別位于兩個傳動軸上的相對應的兩組刀片組成,兩個平行的傳動軸通過軸承安裝在收獲臺的傳動箱體上,兩組刀片位于一對摘拉輥的正下方。
本實用新型的每組刀片由4個刀片組成,四個刀片由螺釘固定在截面為正方形的傳動軸的一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具有結構緊湊,在摘拉輥摘穗的同時完成對玉米秸稈的切碎,然后再通過收獲臺后懸掛的秸稈粉碎機進行再次粉碎,粉碎效果好,同時還節省了動力消耗,它還具有工作可靠、生產效率高、安裝方便的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主視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2所示的實施例只畫出了一對摘拉輥所對應的一組切碎機構,實際上,玉米聯合收獲機的收獲臺裝有幾對摘拉輥即對應安裝幾組切碎機構。下面僅以一組切碎機構為例進行說明(參見圖1、2)每組切碎機構由兩個平行的傳動軸5和分別位于兩個傳動軸5上的相對應的兩組刀片組成,兩個平行的傳動軸5通過軸承安裝在收獲臺4的傳動箱體3上,兩組刀片位于一對摘拉輥1的正下方。
每組刀片由4個刀片2組成,四個刀片由螺釘固定在截面為正方形的傳動軸5的一端。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玉米聯合收獲機動力系統驅動摘穗機構和切碎機構,玉米秸稈受摘拉輥1的作用而被送到切碎機構處,切碎機構的兩個傳動軸5分別帶動其上的刀片組做反向相對運動,將玉米秸稈進行切碎,玉米秸稈切碎后散落在地面上,然后被收獲臺懸掛的秸稈粉碎機再次進行粉碎。
權利要求1.一種玉米聯合收獲機秸稈切碎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每對摘拉輥的下方設有一組切碎機構,每組切碎機構由兩個平行的傳動軸(5)和分別位于兩個傳動軸(5)上的相對應的兩組刀片組成,兩個平行的傳動軸(5)通過軸承安裝在收獲臺(4)的傳動箱體(3)上,兩組刀片位于一對摘拉輥(1)的正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玉米聯合收獲機秸稈切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每組刀片由4個刀片(2)組成,四個刀片(2)由螺釘固定在截面為正方形的傳動軸(5)的一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玉米聯合收獲機秸稈切碎裝置。本實用新型為在每對摘拉輥的下方設有一組切碎機構,每組切碎機構由兩個平行的傳動軸和分別位于兩個傳動軸上的相對應的兩組刀片組成,兩個平行的傳動軸通過軸承安裝在收獲臺的傳動箱體上,兩組刀片位于一對摘拉輥的正下方。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具有結構緊湊,在摘拉輥摘穗的同時完成對玉米秸稈的切碎,然后再通過收獲臺后懸掛的秸稈粉碎機進行再次粉碎,粉碎效果好,同時還節省了動力消耗,它還具有工作可靠、生產效果高、安裝方便的特點。
文檔編號A01D43/00GK2768412SQ20052002
公開日2006年4月5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26日
發明者趙書華, 王保奇, 爾建立, 張國安, 趙新學, 楊永清, 胡志剛 申請人:趙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