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植物水培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水培法培養植物的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于科學實驗的既能固定水培植株又可無損傷取出和回位植株的水培裝置。
背景技術:
水培法又稱溶液培養法,是指用含有一定量植物生長所需養分的水溶液培養植物的方法。十九世紀中葉德國科學家J.Sachs和W.Knop先后用溶液培養法栽培植物并獲得成功,開創了植物培養的一個新領域。現在植物水培已發展成一種成熟的技術,廣泛應用于園藝和農業生產。
水培法又是科學實驗中常用的一種植物培養法,在水培實驗中,必須對植物進行固定。目前水培實驗中常用的固定方法有①用蛭石等作為墊基物固定實驗植物的根系;②用鐵絲或鐵絲網固定實驗植物;③把實驗植物放入底邊和四周有孔洞的塑料育苗缽中,插入培養槽上面的板孔或金屬網內對植物起固定作用;④用窄口玻璃瓶或試管為培養容器,以容器的小口對實驗植物起固定作用。
在實驗過程中,往往需要在不損傷實驗植物的前提下取出所培養的植株進行各種測量,但上述方法①、②、③在植物的取出和回位過程中易對其根系造成傷害,而方法④的固定效果欠佳,會影響植物的生長,增大實驗誤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水培實驗法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的便于取出和回位水培植株而又不損傷其根系的植物水培裝置。該裝置既能有效固定植物,又便于反復取出植物進行測量和更換營養液。
本實用新型的植物水培裝置由培養槽、蓋板、無底花盆和固定塊構成;無底花盆呈上大下小的臺柱形管狀,固定塊裝于無底花盆中,其大小和形狀與無底花盆相匹配;固定塊由沿其縱向軸切開的兩半組合而成,固定塊中間有一用于讓植物莖部穿過并將其固定的縱向通孔;蓋板蓋于培養槽上面,蓋板上開有可插入無底花盆的孔,無底花盆安裝固定于該孔中。
按照上述本實用新型的植物水培裝置,無底花盆通常可采用塑料材料做,無底花盆的截面形狀可為圓形或多邊形。固定塊通常可采用橡膠(如橡皮塞)或塑料(如彈性塑料、泡沫塑料)材料做成。培養槽可用專用培養槽或其他適宜的容器;蓋板可用塑料板或其他適宜的板材。
所述無底花盆的大小可視所培養的植物的最終大小而定,一般盆口直徑(當截面為多邊形時指外接圓直徑)不大于8cm(通常為5~8cm)。無底花盆也可用一般的塑料花盆鋸除盆底而做成。
所述蓋板上的孔的形狀最好與無底花盆橫截面的形狀相匹配,以使無底花盆能更好地固定,其孔徑稍小于無底花盆上縁的直徑,通常以無底花盆插入孔后,在蓋板下的部分不少于無底花盆總高的三分之二為宜。
所述固定塊的大小通常以裝入無底花盆后上部與無底花盆上沿基本平齊為宜,固定塊的高度一般不大于無底花盆的高度且不小于無底花盆高度的三分之一;固定塊中心的縱向通孔的孔徑大小以所培養植株的莖不受壓迫為宜,一般為0.5~2cm;植株為幼苗時,可用少量棉花包裹莖干,以便更好地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裝置使用時,將培養液注入培養槽中,槽中可設有連通氣泵的氣管,槽上蓋上蓋板,將無底花盆插入蓋板的孔中;將待培養的植株的莖夾于兩半固定塊中間的縱向通孔中,再裝入已固定于培養槽蓋板孔中的無底花盆中(無底花盆也可先裝入固定塊和植物后,再固定于蓋板上的孔中)。當培養過程中需要測量植物時,只需將固定塊連同其夾住的植物從無底花盆中取出,再把固定塊的兩半分開,即可對所培養的植物進行測量或觀察,避免了因提拉對植株造成損傷。更換培養槽中營養液時,可將蓋板連同無底花盆及植物從培養槽移開,不會影響到植物的根系。
本實用新型的植物水培裝置既能有效地固定水培植株,又能在不損傷植株的情況下,簡單方便地將其取出和回位,特別適用于需要在培養過程進行各種測量的科學實驗。本裝置結構簡單,容易制作。
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植物水培裝置包括培養槽6、蓋板4、無底花盆3和固定塊1四部分。蓋板蓋于培養槽上面,蓋板上開有若干與無底花盆的大小和形狀相匹配的圓孔5。無底花盆的截面為圓形,插入蓋板上的孔5中。固定塊裝入無底花盆中。固定塊的形狀為與無底花盆相匹配的圓臺形,其中心有一可用于夾住植物莖部的縱向通孔2;固定塊沿直徑和縱向軸切開為兩半,其中心的縱向通孔也剛好被分為兩半,這樣便于使用時把植物的莖部放入和取出,而且不會損傷植物。
上述實施方式中,無底花盆3采用塑料材料做成,盆口直徑約8cm;無底花盆也可用相應大小的一般塑料花盆鋸去盆底而做成。固定塊1采用橡膠材料做成,也可用一般的橡皮塞加工而成。蓋板4上的孔5的孔徑稍小于無底花盆上縁的直徑,無底花盆插入孔5后,在蓋板下的部分約為無底花盆總高的三分之二。固定塊裝入無底花盆后其上部基本與無底花盆上沿平齊,固定塊的高度不大于無底花盆的高度且不小于無底花盆高度的三分之一;固定塊中心的縱向通孔的孔徑大小為0.5~2cm。
權利要求1.一種植物水培裝置,其特征是該裝置由培養槽、蓋板、無底花盆和固定塊構成;無底花盆呈上大下小的臺柱形管狀;固定塊裝于無底花盆中,其大小和形狀與無底花盆相匹配;固定塊由沿其縱向軸切開的兩半組合而成,固定塊中間有一用于讓植物莖部穿過并將其固定的縱向通孔;蓋板蓋于培養槽上面,蓋板上開有可插入無底花盆的孔,無底花盆安裝固定于該孔中。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水培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無底花盆的盆口直徑為5~8cm。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水培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蓋板上的孔的形狀與所述無底花盆橫截面的形狀相匹配,其孔徑大小以無底花盆插入孔后在蓋板下的部分不少于無底花盆總高的三分之二為準。
4.按照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植物水培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塊的大小以裝入所述無底花盆后上部與無底花盆上沿基本平齊為準,固定塊的高度不大于無底花盆的高度且不小于無底花盆高度的三分之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水培法培養植物的裝置,該裝置由培養槽、蓋板、無底花盆和固定塊構成;固定塊裝于無底花盆中,其大小和形狀與無底花盆相匹配,固定塊由沿其縱向軸切開的兩半組合而成,其中間有一縱向通孔;蓋板蓋于培養槽上面,蓋板上開有孔,無底花盆安裝固定于該孔中。用本裝置培養植物過程中,只需將固定塊連同其夾住的植物從無底花盆中取出,即可對所培養的植物進行測量或觀察,避免了因提拉對植株造成損傷。更換培養槽中營養液時,可將蓋板連同無底花盆及植物從培養槽移開,不會影響到植物的根系。本裝置既能有效地固定水培植株,又能在不損傷植株的情況下,簡單方便地將其取出和回位,特別適用于需要在培養過程進行各種測量的科學實驗。
文檔編號A01G31/02GK2805357SQ200520060000
公開日2006年8月16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22日
發明者李鳴光, 劉斌, 王昌偉, 余華, 成秀媛 申請人:中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