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電子發光釣魚浮漂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6359閱讀:126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電子發光釣魚浮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合夜晚釣魚的電子發光釣魚浮漂。
背景技術
對于釣魚愛好者來說,擁有一支能夠在夜釣時了解浮漂入水深度或反映魚咬釣情況的發光浮漂是一件很得意的事情。然而,現在漁具市場上出售的發光浮漂主體為全碳纖維制成,電源裝在對稱流線型漂體的中下部,漂尾為不透明碳纖維棒。這種浮漂的成本和售價相當高,類型也比較單一;其最大浮力點位于漂體中部,直立性不太好,影響垂釣時的靈敏度;因漂體、漂尾、漂腳均為碳素纖維制作,而碳素纖維為導電物質,所以很容易出現導電或短路情況。還有一些是在漂尾上再附著一個熒光棒用以夜釣時的觀察,但這種熒光棒發光時間只有幾小時,不能長期使用,經常夜釣會使釣魚成本增加,且與浮漂的連接也比較麻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就是為了克服背景技術所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可隨時與漂腳連接或分離的電源部分,并能長時間發光、使用成本低且結構新穎的電子發光釣魚浮漂。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在于在互相結合的上殼和下殼內設置有電池,與漂體連為一體的漂腳下端的觸頭與電池的一極接觸,而漂腳下部的觸環與電池的另一極由導體導通,發光二極管位于漂尾端部,觸頭和觸環與發光二極管之間連有導線。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說的電池為鈕扣電池,它的正極與觸頭接觸,負極通過連接在導體端頭的觸點與觸環接觸。在下殼內的彈簧與電池相抵。與觸頭和觸環相連的導線順漂尾的凹槽纏繞并與發光二極管連接。在觸環與觸頭之間設有絕緣環。上殼與下殼螺紋連接。在上殼上端與螺帽之間具有密封墊。
本實用新型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了與漂體分離式電源,只在夜釣時隨時與漂腳連接,不用時斷開,使用非常方便。2、電源內置2-4個1.5V的鈕扣電池,可使發光二極管連續發光200-500小時以上,發光時間長且使用成本很低。3、該電源與漂腳連接后稍微增加了浮漂下部的重量,既保證了漂體在水中的直立性,又能提高其靈敏度。4、由于與發光二極管相連的導線是纏繞在漂尾上的,所以在釣魚時漂尾的反復多次變形中導線根本不存在折斷的可能性,提高了使用壽命及可靠性。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與漂體連接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漂腳、漂尾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是由上殼8、下殼12、電池10以及固定在漂腳7上的觸頭2和觸環4構成一個與漂腳7連接的電源。其中,上、下殼8、12由螺紋連接或粘接,在上下殼8、12形成的空腔內安有兩節1.5伏的鈕扣電池10和彈簧1,與電池10負極相接的導體11嵌入上殼8的槽內或沿上殼8內壁設置。漂尾17既可以與漂腳7連為一體而縱向貫穿于漂體15,也可以將漂尾17和漂腳7分離設置并分別與漂體15連接。漂尾17上端固定有一個發光二極管14,而漂腳7的觸頭2插入上殼8內并與電池10正極電接觸。在漂腳7的下部還設有一個觸環4,觸頭2與觸環4之間具有絕緣體3。漂腳7下部插入上殼8后其觸環4正好與導體11端頭的觸點9實現電接觸。為了更好地將上殼8與漂腳7相固定,提高二者的連接可靠性,一個穿在漂腳7上的鎖緊螺帽5與上殼8的上端通過螺紋實現連接,并在螺帽5與上殼8之間設有一個密封墊6,還可以保證該電源的密封防水性能。另外,在上殼8與下殼12的結合處也可以設置一個密封墊。用孔雀尾或巴爾杉木或蘆葦等制成的流線型漂體15兩端分別與漂尾17和漂腳7連接,并且漂體15的最大直徑處應設于它的中上部。在下殼12下端還設有一個插柱13,用以插入與漁線和魚鉤相連的漂座內。
如圖3所示,漂腳7為一根用玻璃纖維制成的細桿,除了在其下部類似耳機插頭設有觸頭2和觸環4外,在它和漂尾17的表面呈螺旋線還刻有線槽,與觸頭2和觸環4相接的導線16均嵌入線槽內,并與發光二極管14的兩極相通。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為了夜晚釣魚而設計的,使用時只需要將漂腳7下端插入上殼8內,并使觸頭2與電池10正極相抵,同時使觸環4與導體11的觸點9相抵即可導通整個電源,發光二極管14即發出亮光。再將螺帽5與上殼8旋緊,既壓緊密封墊6防止進水,又能增強漂腳7與上殼8的結合能力。然后將插柱13插入漂座即可釣魚。若在白天釣魚或不需要點亮發光二極管14時,則可不用這個電源裝置,直接將漂腳7下端插入漂座即能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電子發光釣魚浮漂,它包括漂尾(17)、漂腳(7)和漂體(15),其特征是在互相結合的上殼(8)和下殼(12)內設置有電池(10),漂腳(7)下端的觸頭(2)與電池(10)的一極接觸,而漂腳(7)下部的觸環(4)與電池(10)的另一極由導體(11)導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發光釣魚浮漂,其特征是所說的電池(10)為鈕扣電池,它的正極與觸頭(2)接觸,負極通過連接在導體(11)端頭的觸點(9)與觸環(4)接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發光釣魚浮漂,其特征是在下殼(12)內的彈簧(1)與電池(10)相抵。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子發光釣魚浮漂,其特征是與觸頭(2)和觸環(4)相連的導線(16)順漂尾(7)的凹槽纏繞并與發光二極管(14)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發光釣魚浮漂,其特征是在觸環(4)與觸頭(2)之間設有絕緣環(3)。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發光釣魚浮漂,其特征是上殼(8)與下殼(12)螺紋連接或粘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發光釣魚浮漂,其特征是在上殼(8)上端與螺帽(5)之間具有密封墊(6)。
專利摘要一種電子發光釣魚浮漂,其特征是在互相結合的上殼(8)和下殼(12)內設置有鈕扣電池(10),與漂體(15)連為一體的漂腳(7)下端的觸頭(2)與電池的一極接觸,而漂腳下部的觸環(4)與電池的另一極由導體(11)導通,發光二極管(14)位于漂尾(17)端部。與觸頭和觸環相連的導線順漂尾的凹槽纏繞并與發光二極管連接。這個電源裝置在夜釣時可直接方便地連接于漂腳與漂座之間,使發光二極管點亮,以利于夜釣時的觀察。整個裝置體積非常小,設計巧妙,用二個鈕扣電池可使發光二極管連續發光200小時以上,使用成本很低。
文檔編號A01K93/00GK2807785SQ2005200790
公開日2006年8月23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05年7月18日
發明者肖強 申請人:肖強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