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集堆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收獲機械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大豆、水稻等農作物割曬放條作業中,集堆一直用人工完成,沒有實現機械自動作業,這樣不僅加大了勞動強度,還延長了集堆時間,并且在集堆作業中丟棄較多,浪費較大,給該作物的最終收獲帶來了很大損失。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根據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集堆器,其目的是使作物的割曬放條作業實現機械自動化,從而減輕勞動強度,加快作業的速度。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提供一種集堆器,由安裝架、橫梁、耙軸、柵梁、耙齒、柵齒等部分組成,橫梁上焊有安裝架,安裝架安裝在拖拉機上,在橫梁端頭的下面焊接有搖臂座,在橫梁端頭的水平方向焊接有呈直角的柵梁,在柵梁的另一端焊有若干個柵齒,在與柵齒同一面的柵梁上焊有開口向上的耙軸架,耙軸架里裝有可以轉動的耙軸,耙軸的一端焊有耙齒,另一端裝入和耙軸垂直的柵梁,其特征在于,在耙軸上靠柵梁的一端焊有耙軸臂;在搖臂座上焊有肖軸,在肖軸上裝有搖臂,搖臂的一端用螺栓裝有連接桿,搖臂的另一端用肖軸裝有連板,連板的另一端和耙軸臂裝入肖軸連接。
在拖拉機輪上用螺栓裝有拔桿,在拔桿上安裝有滾輪,在拖拉機輪的轉動時安裝在拔桿上面的滾輪能將靠近拖拉機輪端的連接桿端頭抬起。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集堆器具有自動對割曬放條集堆干凈,放堆均勻,節省時間,既降低了勞動強度,又為秋收節約了時間,實現了機械化。
附圖是集堆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安裝架、2橫梁、3耙軸、4柵梁、5搖臂、6連接桿、7搖臂座、8連板、9耙軸臂、10耙齒、11柵齒、12拔桿、13滾輪、14螺栓、15耙軸架、16拖拉機輪、17肖軸。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集堆器是由安裝架1、橫梁2、耙軸3、柵梁4、耙齒10、柵齒11等部分組成,在橫梁2上焊有安裝架1,安裝架1和拖拉機相連。在橫梁2端頭的下方焊有搖臂座7,橫梁2的端頭水平焊接呈直角的柵梁4,在柵梁4的一端焊有若干個柵齒11,在與柵齒同一面的柵梁4上焊有開口向上的耙軸架15,耙軸架15里裝有可轉動的耙軸3,耙軸3的一端焊有耙齒10,另一端裝入與耙軸3垂直的柵梁4,靠近柵架4的一端焊有耙軸臂9,耙軸3放入耙軸架15里面由耙軸架支承。在搖臂座7側面焊接有肖軸17,裝有搖臂5,搖臂5的一端用螺栓14裝有連接桿6,在搖臂5的另一端用肖軸17安裝連板8,連板8的另一端和耙軸臂9裝入肖軸17相連接。在拖拉機輪16上用螺栓14裝有拔桿12,在拔桿12上安裝有滾輪13、拖拉機輪16的轉動,安裝在拔桿12上的滾輪13,能將靠近拖拉機輪16端的連接桿6的端頭抬起完成卸堆的工作。
集堆器的正常作業中,拖拉機向前行駛,拖拉機輪16沿逆時方向轉動,當滾輪13和連接桿6接觸后,連接桿6的端頭隨著滾輪13向上抬起,搖臂5的另一側便向下拉動連板8,連板8拉動耙軸臂9,耙軸臂9迫使耙軸3作逆時方向旋轉從而使耙齒10抬起。開始卸堆,隨著拖拉機輪16的轉動,當滾輪13達到最高點時,耙齒10的抬起同樣達到了最高點,被集作物被柵齒11攔擋卸下,隨著拖拉機輪16向前行駛,滾輪13與連接桿6脫離,耙齒10在自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回落地面,此時完成了一個集堆過程,開始了另一次集堆。
拖拉機在非作業行駛時,可將耙齒10抬起,使耙軸3達到旋轉的極限,這時連接桿6就會遠遠離開滾輪13的拔動范圍,集堆器就會停止工作而不影響拖拉機正常行駛。
權利要求1.一種集堆器,它是由安裝架、橫梁、耙軸、柵梁、耙齒、柵齒等部分組成,橫梁上焊有安裝架,安裝架安裝在拖拉機上,在橫梁端頭的下面焊接有搖臂座,在橫梁端頭的水平方向焊接有呈直角的柵梁,在柵梁的另一端焊有若干個柵齒,在與柵齒同一面的柵梁上焊有開口向上的耙軸架,耙軸架里裝有可以轉動的耙軸,耙軸的一端焊有耙齒,另一端裝入和耙軸垂直的柵梁,其特征在于,在耙軸上靠柵梁的一端焊有耙軸臂;在搖臂座上焊有肖軸,在肖軸上裝有搖臂,搖臂的一端用螺栓裝有連接桿,搖臂的另一端用肖軸裝有連板,連板的另一端和耙軸臂裝入肖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堆器,其特征在于,在拖拉機輪上用螺栓裝有拔桿,在拔桿上安裝有滾輪,在拖拉機輪轉動時安裝在拔桿上面的滾輪能將靠近拖拉機輪端連接桿的端頭抬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集堆器,它包括安裝架橫梁、耙軸、柵梁、耙齒、柵齒等部分,其特征是在耙軸上近柵梁的一端焊有耙軸臂,在搖臂座上焊有銷軸,在銷軸上裝有搖臂,搖臂的一端用螺栓裝有連接桿,另一端用銷軸裝有連板,連板的另一端用銷軸和耙軸臂相連,拖拉機輪上用螺栓裝有拔桿,在拔桿上安裝有滾輪,在拖拉機輪轉動時安裝在拔桿上面的滾輪能將靠近拖拉機輪端連接桿的端頭抬起,完成集堆卸堆作業。集堆器具有自動對割曬放條集堆干凈,放堆均勻,節省時間,既降低了勞動強度,又為秋收節約了時間,實現了機械化。
文檔編號A01D43/04GK2831740SQ200520122
公開日2006年11月1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27日
發明者孫茹梅 申請人:孫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