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適用于狼毒或其它天然草原闊葉草的除草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除草劑,尤其涉及適用于狼毒或其它天然草原闊葉草的組合物。
背景技術:
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為瑞香科狼毒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全株常年具烈毒性,尤以根部為甚。狼毒在我國東北、西南和西北的天然草地上廣有分布,甘肅、青海等地區經常發生牛羊誤食狼毒而中毒死亡的嚴重事件。退化草地中狼毒的大量滋生繁衍,破壞了草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改變了草地群落的結構和功能,嚴重制約著草地畜牧業生產的健康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國內在應用除草劑防除狼毒方面開展了廣泛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上述防除狼毒的除草劑配方更多考慮了靶標植物的殺滅效果,對非靶標植物的受藥害問題和大劑量使用農藥對天然草地生態環境的影響沒有給予足夠重視,除草劑施用量過大,例如專利號ZL 01128735.7名稱為《除狼毒及其它闊葉雜草類植物的組合物》,公開了一種除狼毒及其它闊葉雜草類植物配方,其有效成分2,4,D-丁酯的使用比例在50-100%。由趙成章,樊勝岳,殷翠琴等人在《草業學報》2004年13(4)P87-89發表的《噴施‘滅狼毒’治理毒雜草型退化草地技術研究》,也是針對除狼毒雜草類的植物配方,其配方中有效成分2,4,D-丁酯的使用比例在43.2%。其使用效果雖然比較好,但配方中有效成分2,4,D-丁酯的使用比例比較大,不但造成環境污染,而且成本比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適用于狼毒和其它天然草原闊葉草的除草劑。解決了過量使用農藥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本發明的除草劑對有效成分超低量,狼毒或其它天然草原闊葉草的殺滅率達到93%以上,實現有效殺滅毒草、保護非靶標植物和天然草地生態環境的多重目標。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適用于狼毒和其它天然草原闊葉草的除草劑,其主要特點是包括有其原料配比(重量)范圍為2,4,D-丁酯 36%-50%;吲哚乙酸 1%-15%;機油 35%-63%。。
所述的適用于狼毒和其它天然草原闊葉草的除草劑的原料配比(重量)范圍為2,4,D-丁酯 36%-45%;吲哚乙酸 2%-13%;機油 42%-60%。
所述的適用于狼毒和其它天然草原闊葉草的除草劑的最佳原料配比(重量)范圍為2,4,D-丁酯 36%-43%;吲哚乙酸 3%-11%;機油 46%-58%。
2,4,D-丁酯,英文名稱2,4-D butylate;化學名稱2,4-二氯苯氧基乙酸正丁酯;為內吸選擇性除草劑。
吲哚乙酸,英文名稱Indolylacetic acid IAA;化學名稱吲哚-3-乙酸;為植物生長調節劑。
機油粘著劑。
其配比方法取2,4-D丁酯、吲哚乙酸、機油加入容器,混合攪拌均勻。
施藥方法用背負式機動噴霧器,配備專用噴頭,(專用噴頭于當日同時申請專利)取配好的除草劑原液,不兌水進行葉面噴霧,每公頃使用量975-1050毫升。
低于其下限使用量效果不明顯,高于其上限使用量效果與此相同,但農藥用量增加,成本提高。
其它天然草原闊葉草還包括有野決明、萎陵菜、異葉青蘭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對狼毒的殺滅率達到91%-98.9%;在牧戶水平的小規模試驗示范階段,本發明對狼毒的殺滅率達到91.5%-95.5%。殺滅狼毒5年后,在自然狀態下,退化草地的植被功能群結構可以恢復到草地退化前狀態,草地生產能力提高65%-75%。
具體實施例方式
通過下述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1在祁連山區進行的小面積試驗中,2,4,D-丁酯400g/hm2,占38.1%;吲哚乙酸15g/hm2,占1.4%,機油635g/hm2,占60.5%。用背負式機動噴霧器,配備專用噴頭,取配好的除草劑原液,不兌水進行葉面噴霧,每公頃使用量970-1050毫升。施藥45天后,受藥害狼毒植株開始死亡,第二年標記狼毒植株的死亡率達到93%。
實施例2在祁連山區進行的小面積試驗中,2,4,D-丁酯465g/hm2,占44.3%;吲哚乙酸75g/hm2,占7.1%,機油510g/hm2,占48.6%。用東方紅背負式機動噴霧器,配備專用噴頭,取配好的除草劑原液,不兌水進行葉面噴霧,每公頃使用量970-1050毫升。施藥45天后,受藥害狼毒植株開始死亡,第二年標記狼毒植株的死亡率達到98.9%。
實施例3在祁連山區進行的小面積試驗中,2,4,D-丁酯504g/hm2,占48%;吲哚乙酸147g/hm2,占14%,機油399g/hm2,占38%。用東方紅背負式機動噴霧器,配備專用噴頭,取配好的除草劑原液,不兌水進行葉面噴霧,每公頃使用量970-1050毫升。施藥45天后,受藥害狼毒植株開始死亡,第二年標記狼毒植株的死亡率達到96%。
實施例4在東祁連山區的肅南縣馬場灘草原防除狼毒6000hm2,2,4,D-丁酯440g/hm2,占41.9%;吲哚乙酸30g/hm2,占2.9%,機油580g/hm2,占55.2%。用東方紅背負式機動噴霧器,配備專用噴頭,取配好的除草劑原液,不兌水進行葉面噴霧,每公頃使用量970-1050毫升。施藥60天后,狼毒的地上植株開始死亡,標記狼毒植株第二年6月上旬的返青率不足5%。施用該除草劑3年后,退化草地的主要植物的重要值發生了實質性變化,草地的生產能力提高了70%。
實施例5在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尕海草原防除狼毒,試驗示范面積200hm2,2,4,D-丁酯409.5g/hm2,占39%;吲哚乙酸52.5g/hm2,占5%,機油588g/hm2,占56%。施藥60天后,狼毒的地上植株開始死亡,標記狼毒植株第二年6月上旬的死亡率91.5%。施用該除草劑3年后,退化草地的功能群結構發生了實質性變化,草地的生產能力提高了50%。
實施例6
在青海省海北州通寶牧場防除狼毒3000hm2,2,4,D-丁酯388.5g/hm2,占37%;吲哚乙酸105g/hm2,占10%,機油556.5g/hm2,占53%。施藥60天后,狼毒的地上植株開始死亡,標記狼毒植株第二年6月上旬的死亡率93.5%。施用該除草劑3年后,退化草地的功能群結構發生了實質性變化,草地的生產能力提高了65%。
上述實施例試驗結果表明,殺滅狼毒3年后,“狼毒型”退化草地的植被群落結構發生了實質性變化(表1)。
表1“狼毒型”退化草地治理前后主要植物重要值的變化
由表1可看出退化草地狼毒的重要值由30.1%下降至3.5%,成為草群中的次要伴生種,野決明、萎陵菜、異葉青蘭等闊葉植物的重要值均有所下降;草地原生植被優勢植物針茅和扁穗冰草的密度、蓋度和地上生物量有了實質性的增加,占據了草群中的優勢地位,退化草地的植被功能群結構基本恢復到了草地退化前的水平。
權利要求
1.一種適用于狼毒或其它天然草原闊葉草的除草劑,其特征是包括有其原料配比(重量)范圍為2,4,D-丁酯36%-50%;吲哚乙酸1%-15%;機油35%-6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狼毒或其它天然草原闊葉草的除草劑,其特征是其原料配比(重量)范圍為2,4,D-丁酯36%-45%;吲哚乙酸2%-13%;機油42%-6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狼毒或其它天然草原闊葉草的除草劑,其特征是其原料配比(重量)范圍為2,4,D-丁酯36%-43%;吲哚乙酸3%-11%;機油46%-58%。
全文摘要
本發明主要涉及除草劑,尤其涉及適用于狼毒或其它天然草原闊葉草的組合物。一種適用于狼毒和其它天然草原闊葉草的除草劑,其主要特點是包括有其原料配比(重量)范圍為2,4,D-丁酯36%-50%;吲哚乙酸1%-15%;機油35%-63%。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對狼毒的殺滅率達到91%-98.9%;在牧戶水平的小規模試驗示范階段,本發明對狼毒的殺滅率達到91.5%-95.5%。殺滅狼毒5年后,在自然狀態下,退化草地的植被功能群結構可以恢復到草地退化前狀態,草地生產能力提高65%-75%。
文檔編號A01P13/00GK101077069SQ20061004290
公開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26日
發明者趙成章, 殷翠琴, 龍瑞軍, 魏小紅 申請人:趙成章, 殷翠琴, 龍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