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花生收獲機用滾筒裝置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一、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花生收獲機用滾筒裝置。
二背景技術:
滾筒是花生收獲機的重要部件,其結構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花生收獲機的工作性能及收獲質量,而目前用的滾筒通過軸承座及滾筒軸裝在機架的后端,滾筒的一端有軌道,軌道固定在機架上,排鉤的一端裝在滾筒壁上,另一端裝有滾軸,滾軸裝在軌道上,滾筒壁上有和排鉤對應的排鉤孔,滾筒在轉動中,排鉤可按軌道有規則地從滾筒壁上的排鉤孔伸出滾筒外或縮入滾筒內,滾筒內裝有均勻分布的彈簧,彈簧的作用使排鉤能平衡、穩定地運行,由于上述結構是彈簧牽拉排鉤,軌道固定在機架上,因此,其轉動阻力大,功率消耗大,而且由于拉簧質量的差異會出現排鉤伸出筒壁側孔產生誤差,從而影響使用效果,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創新。
三、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新的花生收獲機用滾筒裝置,可有效解決滾筒的靈活轉動和排鉤快速準確伸出筒壁側孔,以提高使用效果的問題,其解決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有滾筒體、排鉤及排鉤緩沖軌道,滾筒兩端壁上由支撐及滾筒軸裝有滾筒體,滾筒體內在兩端壁上裝有緩沖軌道固定滾軸,滾軸上裝有緩沖軌道,滾筒體的兩端有固定栓及連接桿,連接桿端部在滾筒體內裝有排鉤固定桿,其桿兩端置于緩沖軌道上的滑動套內,排鉤固定桿上裝排鉤,滾筒體上有與排鉤相配應的伸出或縮入側壁孔,本實用新型其結構獨特,使用效果好,轉動靈活,排鉤快速準確伸出或縮入側壁孔,內耗少,使用壽命長,是對現有滾筒的創造性改進,其安裝使用提高了花生收獲機的使用性能和收獲質量,推廣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部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截面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詳細說明。
由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有滾筒、排鉤及排鉤緩沖軌道,兩端固定端壁1上由支撐10及滾筒軸7裝有滾筒體2,滾筒體內在兩端壁上裝有緩沖軌道固定滾軸11,滾軸上裝有緩沖軌道6,滾筒體的兩端有固定栓8及連接桿9,兩連接桿下端部在滾筒體內裝有排鉤固定桿13,其桿兩端置于緩沖軌道上的滾動套12內,排鉤固定桿上裝有排鉤3,滾筒體上有與排鉤相配應的伸出或縮入側壁孔4。
為了安裝使用方便,滾筒體兩端壁上裝有軸承座5,滾筒軸7經軸承置于軸承座5上,其外一端有皮帶輪14。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情況是,使用時安裝在原收獲機滾筒處,即以本實用新型替代原有的滾筒,當滾筒體2由滾動軸7經皮帶輪14帶動(同原有傳動關系),滾筒轉動同時促使緩沖軌道在連接桿及滑動套的作用下也作相對運動,排鉤固定桿及其上的排鉤作偏心轉動,排鉤準確有規律的伸出側壁孔或縮回側壁孔,當排鉤伸出側壁孔時,將從扒耙裝置送來的花生秧和花生果拋向接收器,實現收獲花生之目的。靈活快速,效率高,使用壽命長,節省能源,推廣應用市場廣闊,經濟效益突出,并為花生收獲的機械自動化作出創造性貢獻。
權利要求1.一種花生收獲機用滾筒裝置,包括有滾筒、排鉤及排鉤緩沖軌道,其特征在于,兩端固定端壁(1)上由支撐(10)及滾筒軸(7)裝有滾筒體(2),滾筒體內在兩端壁上裝有緩沖軌道固定滾軸(11),滾軸上裝有緩沖軌道(6),滾筒體的兩端有固定栓(8)及連接桿(9),兩連接桿下端部在滾筒體內裝有排鉤固定桿(13),其桿兩端置于緩沖軌道上的滾動套(12)內,排鉤固定桿上裝有排鉤(3),滾筒體上有與排鉤相配應的伸出或縮入側壁孔(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獲機用滾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滾筒體兩端壁上裝有軸承座(5),滾筒軸(7)經軸承置于軸承座(5)上,其外一端有皮帶輪(1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花生收獲機用滾筒裝置,可有效解決滾筒的靈活轉動和排鉤快速準確伸出筒壁側孔,以提高使用效果的問題,該裝置是包括有滾筒體、排鉤及排鉤緩沖軌道,兩端壁上由支撐及滾筒軸裝有滾筒體,滾筒體內在兩端壁上裝有緩沖軌道固定滾軸,滾軸上裝有緩沖軌道,滾筒體的兩端有固定栓及連接桿,兩連接桿下部在滾筒體內裝有排鉤固定桿,其桿兩端置于緩沖軌道上的滑動套內,排鉤固定桿上裝排鉤,滾筒體上有與排鉤相配應的伸出或縮入側壁孔,本實用新型其結構獨特,使用效果好,轉動靈活,內耗少,使用壽命長,是對現有滾筒的創造性改進,其安裝使用提高了花生收獲機的使用性能和收獲質量,推廣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文檔編號A01D29/00GK2877241SQ20062003
公開日2007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28日
發明者李好義, 李志剛, 李志國, 李學兵, 李蔚 申請人:李好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