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油菜軸流脫粒滾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菜收獲機械的脫粒裝置,特指一種油菜軸流脫粒滾筒,其作用是將油菜籽從莢殼中脫出來。
背景技術:
油菜是我國第一大油料作物,在全國種植面積分布遼闊,傳統依靠手工進行收獲,損失率高,勞動強度大,周期較長,不能適應新農村發展的要求,其機械化收獲是必由之路。聯合收獲技術是機械化收獲中效率最高,省時省工的一種。脫粒滾筒是油菜聯合收獲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工作性能好壞直接影響到整機的工作效果。目前,油菜聯合收獲機上使用的軸流脫粒滾筒主要采用釘齒滾筒,其中專利號為CN 2534799。釘齒滾筒是由水稻脫粒滾筒引用過來的,靠釘齒的打擊脫粒,脫凈率高,對潮濕作物不敏感,夾帶損失率小,適應性較好,但是打擊作用強。油菜自身特性和水稻、小麥具有明顯不同之處,收獲時成熟度不一致,油菜莖稈粗大,含水率高且脆,容易裂莢。采用釘齒滾筒實現油菜脫粒,容易將莖稈打碎,籽粒損傷較大,脫出物中碎莖稈和雜余量大,增加了清選負荷且容易在篩面上造成粘連、堵篩等,使得清選損失率增大,清選清潔率降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釘齒脫粒滾筒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脫凈率高,籽粒損傷少,排出莖稈較完整,脫出物中雜余、碎莖稈少,功率消耗小,工作可靠,結構簡單,加工制造方便的油菜軸流脫粒滾筒。
本實用新型包括紋桿、鋸齒板、滾筒軸、滾筒幅盤、滾筒幅筒、鋸齒板座和紋桿座,其特征在于脫粒滾筒前段為紋桿段,采用開式結構,后段為鋸齒板段,采用閉式結構;紋桿段和鋸齒板段長度之比為1~3,鋸齒板段有錐度,錐度為1∶50,靠近排草口處為大端;紋桿通過紋桿座安裝滾筒幅盤上,在滾筒幅盤上每隔45°安裝有一個紋桿座;鋸齒板通過固定座連接在滾筒幅筒上,在滾筒幅筒上每隔90°裝有一個固定座。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依靠紋桿的揉搓實現油菜脫粒,減少了對油菜主莖稈的打擊,鋸齒板段的錐度,增強了對油菜粗大莖稈和莢殼的排出能力,該油菜脫粒滾筒脫凈率高,籽粒損傷少,排出莖稈較完整,脫出物中雜余、碎莖稈少,功率消耗小,工作可靠,結構簡單,加工制造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紋桿段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鋸齒板段剖視圖。
圖中1.滾筒軸;2.滾筒幅盤;3.紋桿;4.鋸齒板;5.滾筒幅筒;6.固定座;7.紋桿座;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前段為紋桿3采用開式結構,后段為鋸齒板4,采用閉式結構。紋桿3和鋸齒板4兩段長度之比為1.5,鋸齒板4有一定的錐度,靠近排草口處為大端。紋桿3通過紋桿座7安裝滾筒幅盤2上,在滾筒幅盤2上每隔45°安裝有一個紋桿座7,如圖2所示;鋸齒板通過固定座6連接在滾筒幅筒5上,在滾筒幅筒5上每隔90°裝有一個固定座6,如圖3所示。工作時,動力由滾筒軸1輸入,油菜從喂入口處沿脫粒滾筒切線方向進入脫粒室,首先在紋桿3的間斷打擊和揉搓作用下實現脫粒,在達到鋸齒板4之前大部分籽粒已被脫了下來,鋸齒板4的打擊作用使余下的籽粒也被脫粒,同時對莖稈不會造成過分的打擊,鋸齒板4的錐度,錐度為1∶50,增強了滾筒對油菜粗大莖稈和莢殼的排出能力。該脫粒滾筒用來脫油菜具有脫凈率高,夾帶損失率小,脫出物中雜余少,排草口處莖稈較完整,功耗較小,工作可靠,結構簡單,加工制造方便等優點。
權利要求1.一種油菜軸流脫粒滾筒,包括紋桿、鋸齒板、滾筒軸、滾筒幅盤、滾筒幅筒、鋸齒板座和紋桿座,其特征在于脫粒滾筒前段為紋桿(3)段,采用開式結構,后段為鋸齒板(4)段,采用閉式結構;紋桿段(3)和鋸齒板(4)段長度之比為1~3,鋸齒板(4)段有錐度,錐度為1∶50,靠近排草口處為大端;紋桿(3)通過紋桿座(7)安裝滾筒幅盤(2)上,在滾筒幅盤(2)上每隔45°安裝有一個紋桿座(7);鋸齒板通過固定座(6)連接在滾筒幅筒(5)上,在滾筒幅筒(5)上每隔90°裝有一個固定座(6)。
專利摘要一種油菜軸流脫粒滾筒,包括紋桿、鋸齒板、滾筒軸、滾筒幅盤、滾筒幅筒、鋸齒板座和紋桿座,其特征在于脫粒滾筒前段為紋桿段,采用開式結構,后段為鋸齒板段,采用閉式結構;紋桿段和鋸齒板段長度之比為1~3,鋸齒板段有錐度,錐度為1∶50,靠近排草口處為大端;紋桿通過紋桿座安裝滾筒幅盤上,在滾筒幅盤上每隔45°安裝有一個紋桿座;鋸齒板通過固定座連接在滾筒幅筒上,在滾筒幅筒上每隔90°裝有一個固定座。本實用新型減少了對油菜主莖稈的打擊,鋸齒板段的錐度,增強了對油菜粗大莖稈和莢殼的排出能力,該油菜脫粒滾筒脫凈率高,籽粒損傷少,排出莖稈較完整,脫出物中雜余、碎莖稈少,功率消耗小,工作可靠,結構簡單,加工制造方便。
文檔編號A01F11/00GK2896846SQ200620070
公開日2007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17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17日
發明者李耀明, 徐立章, 馬朝興 申請人:江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