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作物脫粒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谷子脫粒機的脫粒機構。
背景技術:
谷子屬于雜糧作物,主要分布在中國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是我國北方地區丘陵山區的主要作物之一。具有抗耐瘠,營養豐富,水分利用效率高、適應性廣等特點是中國旱作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干旱形勢下的戰略儲備作物。谷子帶綠成熟,谷穗低垂、籽粒小。針對目前谷子帶綠成熟,脫粒時容易在脫粒滾筒上纏繞的問題,擬通過攻克相關關鍵技術,創制相關關鍵部件,開發一種新型高效防纏繞式脫粒滾筒。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的谷子帶綠成熟,脫粒時容易在脫粒滾筒上纏繞的問題,開發一種新型高效防纏繞式脫粒滾筒。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這種防纏繞式脫粒滾筒,其核心機構采用釘齒滾筒與切刀相組合的方式,釘齒、切刀的安裝順序為:釘齒-切刀-釘齒,同角速度轉動。釘齒對谷穗進行擊打脫粒,而釘齒滾筒上的切刀主要是對谷子的秸稈進行切斷;
所敘述的切刀與釘齒滾筒的連接方式是通過固定在釘齒桿上的一個圓環和切刀尾部的一個圓環相扣在一起,切刀之間以一定的間距線性排列,在脫粒滾筒不工作時,切刀下垂,當脫粒滾筒轉動時切刀才以相同的角速度轉動起來,利用切刀轉動的慣性力對秸稈進行切割,切刀與釘齒相同,呈六邊形分布;外殼分為上殼和下殼,下殼由網狀結構組成,上殼的兩側靠近端面處分別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內部有兩條物料導向帶,上下殼也通過螺栓連接下殼由網狀結構組成,這樣有利于脫粒的谷子及時的能從脫粒桶內清除,而上外殼的內部有兩條導向帶,其作用是將脫粒后的谷子的秸稈及時從出料口導出。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通過在釘齒滾筒上加了切刀的創新,有效的防止了秸稈在滾筒上纏繞。
2、本發明結構簡單、易于制造,能有效提高谷子脫離效果,節省脫粒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發明的一種防纏繞式脫粒滾筒的半裝配圖;
圖2為發明的一種防纏繞式脫粒滾筒的整體裝配三視圖;
圖3為發明的一種防纏繞式脫粒滾筒整體裝配圖;
圖4為發明的一種防纏繞式脫粒滾筒局部視圖;
圖中:1.切刀,2.下殼,3.丁齒滾筒,4.中心軸,5.圓環1,6.圓環1,7.丁齒,8.上殼,9.進料口,10.出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闡述。
本實用型防纏繞式脫粒滾筒采用釘齒滾筒與切刀相組合的方式,打開電源,當釘齒滾筒(3)運轉時,切刀(1)將隨著一起轉動,將帶綠成熟的谷子從進料口(9)喂入,釘齒(7)對谷穗進行擊打脫粒,而釘齒滾筒(3)上的切刀(1)主要是對谷子的秸稈進行切斷,防止綠秸稈在滾筒(3)上纏繞,最后將谷物秸稈從出料口(10)導出,谷物籽粒通過下殼篩網(2)篩選出來送入清選裝置進行最后的清選;完成谷物的脫粒工作。
上面以具體實施例予以說明本發明的結構與工作原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實施例,根據上述的說明內容,凡在本發明精神與原則之上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