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立式烘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物料烘干設備,尤其是一種用于水泥生產過程中的立 式烘干機。
技術背景目前c型立式烘干機常常被用來對水泥生產過程中的物料進行烘干。它主要包括殼體、進料管、分料錐、聚料錐、出料錐、排風管、進風口。進料管和排 風管設置在殼體的頂部,殼體的內部設有多組分料錐和聚料錐,出料錐設置在殼體的底部,出料管設置在出料錐的下方,殼體的下部設有進風口。 c型立式烘干機對物料的烘干,主要是利用物料本身的重量從烘干機的進料管進入其內部 自上而下自由沉落,與此同時高溫熱風經進風口進入殼體內下部,自下而上對 物料進行烘干,然后由排風管排出。物料在自由沉落的過程中,對于粘性大、 粒度大的物料往往不易分散,烘干效果差,易粘結堵料。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立式烘干機,該機不僅對粘性大、 粒度大的物料具有較好的烘干效果,而且不會發生物料粘結堵料的現象。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含有殼體、進料管、分料錐、聚料錐、 出料錐、排風管、進風口,至少還含有兩個破碎分散裝置,它們位于殼體的內 上部、至上而下排列,該裝置含有籠式破碎器、傳動軸和電機,籠式破碎器位 于所述殼體的內部、它設置在傳動軸上,傳動軸的兩端穿裝在殼體外側設有的 軸承座上,傳動軸的一端通過聯軸節與固定在殼體上的電機相聯。所述破碎分散裝置的下方均設有所述的聚料錐。所述籠式破碎器含有籠形支架、法蘭盤和破碎齒,籠形支架為弓形的結構 形狀,籠形支架的兩端設置在法蘭盤的內側面之間,破碎齒設置在籠形支架上。所述籠式破碎器含有的籠形支架為3-10個。由于釆用破碎分散裝置設置在殼體的內上部,物料從進料管進入烘干機的 內上部后,先與最上方的破碎分散裝置的籠式破碎器接觸,由于籠式破碎器在 電機的帶動下高速轉動,物料被打碎、分散,與熱空氣預熱后,下落到下方的
破碎分散裝置的籠式破碎器上進行第二次接觸,物料被第二次打碎、分散,下 落的物料再次與下方的破碎分散裝置的籠式破碎器進行第三次接觸,物料被第 三次打碎、分散。由于物料經多次打碎、分散,粒度大的物料被打成碎粒且充 分分散,因此熱交換充分、物料的烘干效果好。由于破碎分散裝置的籠式破碎 器在電機的帶動下高速轉動,粘性大的物料在離心力作用下不會發生粘結堵料 現象。由于在破碎分散裝置的下方設有聚料錐,使分散的物料集中下落,因此 物料被打碎、分散的效果更好。由于物料被打碎且充分分散,因此熱交換效果
一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向放大視圖。 圖3是圖2的左視圖。圖中l.排風管,2.進料管,3.殼體,4.破碎齒,5.籠形支架,6.軸承座, 7.軸承座支架,8.傳動軸,9.軸承座,IO.聯軸接,11.電機,12.電機支架,13. 聚料錐,14.分料錐,15.聚料錐,16.出料錐,17.聚料錐,18.破碎分散裝置, 19.法蘭盤,20.法蘭盤,21.破碎分散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排風管1和進料管2設置在殼體3的頂部。破碎分散裝置21和破碎分 散裝置18位于殼體3的內上部、至上而下排列。為了物料集中下落,可分別在破 碎分散裝置21和破碎分散裝置18的下方設有聚料錐13和聚料錐17。破碎分散裝 置18和破碎分散裝置21的結構形狀完全相同。該裝置含有籠式破碎器、傳動軸8 和電機ll,籠式破碎器位于殼體3的內部,籠式破碎器含籠形支架5、法蘭盤19、 法蘭盤20和破碎齒4,籠形支架5為弓形的結構形狀,籠形支架5的兩端設置在法 蘭盤19和法蘭盤20的內側面,破碎齒4設置在籠形支架5上,如圖2和圖3所示。 籠式破碎器法蘭盤19和法蘭盤20中央設有的通孔固定在傳動軸8上,傳動軸8的 兩端位于殼體3的外側且分別穿裝在軸承座6和軸承座9上,軸承座6由軸承座支 架7固定在殼體3上,軸承座9設置在電機支架12上,該支架12固定在殼體3上, 電機11安裝在電機支架12上,電機11通過聯軸節10與傳動軸8的一端相聯。為了 取得較好的打碎和分散效果,籠式破碎器含有的籠形支架5可為三至十個。本實
施例中,籠形支架5為八個,它們均布在法蘭盤19和法蘭盤20的內側面之間。在 殼體3的中下部設有多組分料錐14和聚料錐15,殼體3底部設有下料錐16,下料 錐16的上方設有進風口,下料錐16的下方設有下料管。工作時,熱氣流經過下 料錐16上方設有的進風口自下而上進入殼體3的內部。物料從進料管2進入殼體3 的內部后,首先與破碎分散裝置21的籠式破碎器接觸,由于籠式破碎器在電機 ll的帶動下高速轉動,物料被打碎、分散,與熱空氣預熱后,下落到下方的聚 料錐13后再集中下落,與下方的破碎分散裝置18的籠式破碎器進行第二次接觸, 物料被第二次打碎、分散。根據物料的狀況,破碎分散裝置可設置多個,本實 施例設置兩個。物料經多次打碎、分散后,依次落入并通過殼體3中下部設有的 多組分料錐14和聚料錐15進行熱交換,烘干后的物料自由沉落到殼體3底部設有 下料錐16中,然后進入下料錐16的下部設有下料管內排出。
權利要求1.一種立式烘干機,它含有殼體、進料管、分料錐、聚料錐、出料錐、排風管、進風口,其特征在于至少還含有兩個破碎分散裝置,它們位于殼體的內上部、至上而下排列,該裝置含有籠式破碎器、傳動軸和電機,籠式破碎器位于所述殼體的內部、它設置在傳動軸上,傳動軸的兩端穿裝在殼體外側設有的軸承座上,傳動軸的一端通過聯軸節與固定在殼體上的電機相聯。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分散裝置的下方均設有所述的聚料錐。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籠式破碎器含有籠形支架、法蘭盤和破碎齒,籠形支架為弓形的結構形狀,籠形支架的 兩端設置在法蘭盤的內側面之間,破碎齒設置在籠形支架上。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烘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籠式破碎器含有 的籠形支架為3-10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立式烘干機,它含有殼體、進料管、分料錐、聚料錐、出料錐、排風管、進風口,至少還含有兩個破碎分散裝置,它們位于殼體的內上部、至上而下排列,該裝置含有籠式破碎器、傳動軸和電機,籠式破碎器位于所述殼體的內部、它設置在傳動軸上,傳動軸的兩端穿裝在殼體外側設有的軸承座上,傳動軸的一端通過聯軸節與固定在殼體上的電機相聯。本實用新型不僅對粘性大、粒度大的物料具有較好的烘干效果,而且不會發生物料粘結堵料的現象。
文檔編號B02C13/30GK201028948SQ20062016545
公開日2008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06年12月11日
發明者茆靜和, 賈林喜 申請人:賈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