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耕作單株獨立栽培水稻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稻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無耕作單株獨立栽培水稻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相對缺乏的國家,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水資源瓶頸問題日益突出。因此節約用水是我國關乎國計民生的大問題。
用水分工業用水、農業用水和城鄉居民用水等。其中農業用水年約4000億立方米,約占總用水量的70%,而農業用水的90%以上用于灌溉。其中水稻灌溉年用水約為2500億立方米,每年約占農業用水量的63%。因此如果水稻灌溉能夠大幅度節約,那么將會大大緩解我國水資源缺乏的現狀。
同時,水稻由于用水量大,天氣旱時,水稻秧苗便不能及時栽插,從而影響了產量;并且由于現有技術中的水稻都是直接栽插在土壤中,所以對秧苗施加的肥料容易隨水流失,導致水稻產量不穩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大量的摸索和試驗總結,研制了一種無耕作單株獨立栽培水稻種植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水稻用水量大、產量低的問題,并且本發明操作栽培簡單,降低了生產成本。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本發明的栽培種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驟育種用菜田或園田土混合1/6-1/3肥料配制成營養土,每50份加0.75~1.875份調制劑調酸,使營養土ph值降到5~5.5;選底面半徑6-10cm,上口半徑7-11cm,高15-22cm的不滲漏杯狀容器作為種植生長器,在種植生長器里裝入營養土,澆少量水,使生長器內營養土下沉,營養土高度保持在6-10cm,將種植生長器內營養土的上面撫平,放入3~5粒種,然后覆上0.7-2cm不拌調制劑的細干土;移擺當種植生長器內的水稻秧苗長到10-18cm時,移擺到田地。
所述的育種步驟中,采用調制劑調酸的步驟為每50Kg營養土中加98%沈硫本性250-450毫升,再加硫酸銨80-150克,磷酸二銨80-150克,硫酸鉀30-70克,拌勻。
所述的肥料為腐熟的豬糞或草炭。
所述的移擺的方法為,在田地里按照株距30cm、行距14cm,挖出直徑9cm(與種植生長器底面直徑相當)、深10cm的穴坑,然后將種植生長器連同秧苗擺放在穴坑之中;移擺完成后,定期向種植生長器內澆水或肥水。
本發明還包括育種完成后,將種植生長器擺放在一起,覆蓋上塑料膜的步驟。
所述的種植生長器可采用PVC或可降解材料制成,并可重復使用。
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如下1、大幅度節約水資源按照上面的株距、行距,每畝可擺放水稻約16000株。按每季水稻澆水16次(杯中的水分蒸發慢,而且沒有跑水情況,所以不需要像傳統方式種植方式灌水20多次),假設水稻生長期內,天然降水相當8次人工向杯內澆水量,那么在水稻生長期內人工澆水只需8次,按每次每株澆水0.8升計算,每畝水稻生長期內人工澆水量約100立方米,而傳統水稻栽種方法,每畝水稻生長期內水資源用量約600立方米。因此采用本發明無耕作單株獨立栽培水稻種植方法,每畝可以節約水資源500立方米,節約率80%以上。按照我國水稻種植面積4.2億畝計算,每年可節約水資源2100億立方米。這必將大大緩解我國水資源相對缺乏的現狀。
2、減少污染采用本發明無耕作單株獨立栽培水稻種植方法,田地里無需注水和排水,化肥直接施放在種植生長器中,因此化肥和噴灑的農藥都不會因排水而流到江河湖泊之中,這樣即可以提高肥效和藥效,使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減少到最小,又消除了因稻田排水而對江河湖泊造成的污染。
3、無需耕犁采用本發明無耕作單株獨立栽培水稻種植方法,待秧苗長到可移擺的時候,只需將秧苗移擺到田地里即可,不需要耕犁、灌溉泡地和平整土地,也不需要插秧,這樣可以節省許多水稻種植的前期工序,同時因為不需要插秧,因此也不會破壞秧苗的根系,秧苗不需要緩苗,可以保證秧苗的自然生長和分蘗,從而可以增強水稻抗病蟲害的能力和縮短水稻的生長期。
4、節約土地用傳統方式種植水稻,需要修建縱橫交錯的給排水溝渠,這樣就占用了很多耕地,而采用無耕作單株獨立栽培水稻種植方法,只需要修建比傳統方式種植水稻少很多的給水水溝渠就可以(因為用水量減少),基本不需要排水溝渠,這樣就大大節約了溝渠所占用的耕地。
5、降低種植條件傳統方式種植水稻,需要平整而肥沃的土地,還要有充足的水源,而采用無耕作單株獨立栽培水稻種植方法,因為用水量很少,因此不需要有充足的水源;同時對土地的條件也沒有過多要求,即使是不毛之地,只要配好供水稻生長的營養土并具有可供水稻生長的水源,在地面擺上種植生長器,水稻就可以生長。這樣我國的許多荒蕪的土地都可以種植水稻了。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育種用ph值7以下的園田土混合1/4腐熟的豬糞配制成營養土,每50Kg加98%沈硫本性350毫升,再加硫酸銨100克,磷酸二銨100克,硫酸鉀50克,拌勻,使營養土ph值降到5-5.5;選底面半徑8cm,上口半徑9cm,高18cm的聚乙烯材質不滲漏杯狀容器作為種植生長器。在種植生長器里裝入營養土,澆少量水,使營養土下沉,使種植生長器內的營養土高度達到約8cm,將種植生長器內營養土的上面撫平,然后然后放入3~5粒,然后覆上1cm厚不拌調制劑的細干土。
單株水稻育種完成后,將每個種植生長器擺放在一起,覆蓋上塑料膜,使水稻種子在種植生長器內發育生長;后續管理與現有技術的管理技術相同。
移擺當種植生長器內的水稻秧苗長到高度約15cm時,撤去塑料膜,移擺到田地;移擺的方法是,在田地里按照株距30cm、行距14cm,挖出直徑8cm、深10cm的穴坑,然后將種植生長器連同秧苗擺放在穴坑之中;移擺完成后,定期向種植生長器內澆水或肥水就可以保證秧苗的正常生長。
實施例2所述的育種步驟中,用菜田土混合1/6草炭配制成營養土,每50Kg營養土中加98%沈硫本性250毫升,再加硫酸銨150克,磷酸二銨150克,硫酸鉀70克,拌勻,使營養土ph值降到5~5.5;選底面半徑6cm,上口半徑7cm,高15cm的可降解材料制成的不滲漏杯狀容器作為種植生長器,在生長器里裝入營養土,澆少量水,使生長器內營養土下沉,營養土高度保持在6cm,將種植生長器內營養土的上面撫平,放入3~5粒種,然后覆上0.7cm厚不拌調制劑的細干土;所述的移擺步驟中,當種植生長器內的水稻秧苗長到10cm時,移擺到田地。其它步驟同實施例1。
實施例3所述的育種步驟中,用園田土混合1/3畜糞配制成營養土,每50Kg營養土中加98%沈硫本性450毫升,再加硫酸銨80克,磷酸二銨80克,硫酸鉀30克,拌勻,使營養土ph值降到5~5.5;選底面半徑10cm,上口半徑11cm,高22cm的PVC不滲漏杯狀容器作為種植生長器,在生長器里裝入營養土,澆少量水,使生長器內營養土下沉,營養土高度保持在10cm,將種植生長器內營養土的上面撫平,放入3~5粒種,然后覆上2cm厚不拌調制劑的細干土;移擺當種植生長器內的水稻秧苗長到18cm時,移擺到田地。其它步驟同實施例1。
實施例4所述的育種步驟中,可選硝酸銨做調制劑,其它步驟同實施例1。
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不受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無耕作單株獨立栽培水稻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育種用菜田或園田土混合1/6-1/3肥料配制成營養土,每50份加0.75~1.875份調制劑調酸,使營養土ph值降到5~5.5;選底面半徑6-10cm,上口半徑7-11cm,高15-22cm的不滲漏杯狀容器作為種植生長器,在生長器里裝入營養土,澆少量水,使生長器內營養土下沉,營養土高度保持在6-10cm,將種植生長器內營養土的上面撫平,放入3~5粒種,然后覆上0.7-2cm厚不拌調制劑的細干土;移擺當種植生長器內的水稻秧苗長到10-18cm時,移擺到田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耕作單株獨立栽培水稻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種步驟中,采用調制劑調酸的步驟為每50Kg營養土中加98%沈硫本性250-450毫升,再加硫酸銨80-150克,磷酸二銨80-150克,硫酸鉀30-70克,拌勻。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耕作單株獨立栽培水稻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肥料為腐熟的豬糞或草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耕作單株獨立栽培水稻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擺的方法為,在田地里按照株距30cm、行距14cm,挖出直徑9cm(與種植生長器底面直徑相當)、深10cm的穴坑,然后將種植生長器連同秧苗擺放在穴坑之中;移擺完成后,定期向種植生長器內澆水或肥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耕作單株獨立栽培水稻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育種完成后,將生長器擺放在一起,覆蓋上塑料膜的步驟。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耕作單株獨立栽培水稻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育種用ph值7以下的園田土混合1/4腐熟的豬糞配制成營養土,每50Kg加98%沈硫本性350毫升,再加硫酸銨100克,磷酸二銨100克,硫酸鉀50克,拌勻,使營養土ph值降到5~5.5;選底面半徑8cm,上口半徑9cm,高18cm的聚乙烯材質杯狀容器作為種植生長器;在種植生長器里裝入營養土,澆少量水,使營養土下沉,使種植生長器內的營養土高度達到約8cm,將種植生長器內營養土的上面撫平,然后然后放入3~5粒,然后覆上1cm厚不拌調制劑的細干土;單株水稻育種完成后,將每個種植生長器擺放在一起,覆蓋上塑料膜,使水稻種子在種植生長器內發育生長;移擺當種植生長器內的水稻秧苗長到高度約15cm時,撤去塑料膜,移擺到田地;移擺的方法是,在田地里按照株距30cm、行距14cm,挖出直徑9cm、深10cm的穴坑,然后將種植生長器連同秧苗擺放在穴坑之中;移擺完成后,定期向種植生長器內澆水或肥水就可以保證秧苗的正常生長。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耕作單株獨立栽培水稻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制劑為硝酸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耕作單株獨立栽培水稻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種植生長器可采用PVC或可降解材料制成,并可重復使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耕作單株獨立栽培水稻種植方法,包括配制營養土,調制營養土pH值,育種,移擺到田地等步驟;本發明可大幅度節約水資源、減少污染,而且無需耕犁、大幅度節約了土地,降低了種植條件。
文檔編號A01G9/10GK101080994SQ20071001187
公開日2007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26日
發明者官永博 申請人:官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