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水稻種植機械,特別是涉及一種水稻側深施肥機的可調肥量鏈驅動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的水稻側深施肥機的驅動均是在插秧機底盤上設置一個專門的施肥機動力輸出軸,這樣就要對原來插秧機底盤的動力輸出部分結構進行較大的改進,同時,還要設置專門的齒輪機構分動箱,如錐齒輪機構等。尤其是對舊的插秧機進行側深施肥機的安裝,插秧機底盤的改動很大,制作成本也很高,安裝和維修非常不方便,影響了水稻側深施肥技術的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水稻側深施肥機的可調肥量鏈驅動機構,該可調肥量鏈驅動機構的動力直接來自插秧機的動力輸出軸,無需專門設計一個動力輸出部分。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稻側深施肥機的可調肥量鏈驅動機構,該可調肥量鏈驅動機構安裝在插秧機上,它包括鏈傳動機構、肥量調整機構、單向離合器四桿傳動機構、施肥機機架;所述施肥機機架上支承有施肥驅動軸;所述鏈傳動機構的輸入端與插秧機的動力輸出軸相連,鏈傳動機構的輸出端與肥量調整機構輸出端相連,驅動肥量調整機構上下擺動;所述單向離合器雙四桿傳動機構包括從動擺臂單向離合器、可調擺臂單向離合器、雙四桿傳動機構以及搖桿軸;所述從動擺臂單向離合器和可調擺臂單向離合器的單向驅動方向相同布置;所述從動擺臂單向離合器和可調擺臂單向離合器的內圈均固定安裝在施肥驅動軸上,所述搖桿軸的一端固定在施肥機機架上,另一端懸臂,所述雙四桿傳動機構穿設在搖桿軸上,可調擺臂單向離合器的外圈和從動擺臂單向離合器的外圈通過雙四桿傳動機構相連,通過雙四桿傳動機構實現可調擺臂單向離合器的外圈和從動擺臂單向離合器的外圈轉向相反;肥量調整機構的驅動端與可調擺臂單向離合器的外圈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鏈傳動機構包括輸出軸鏈輪、從動鏈輪、從動鏈輪軸;所述輸出軸鏈輪與插秧機的動力輸出軸固定連接,從動鏈輪軸支承在插秧機的底盤后機架上,從動鏈輪軸的一端安裝從動鏈輪,從動鏈輪與輸出軸鏈輪通過鏈條相連;從動鏈輪軸的另一端作為輸出端。
進一步的,所述肥量調整機構包括曲柄盤、連接桿、調整滑塊、可調擺臂;所述曲柄盤安裝在鏈傳動機構的輸出端,可調擺臂的一端上安裝調整滑塊,調整滑塊通過連接桿與曲柄盤相連;可調擺臂的另一端作為驅動端。
進一步的,所述曲柄盤上安裝有把手,連接桿的一端與調整滑塊鉸接,連接桿的另一端連接有關節軸承,把手與關節軸承球鉸接。
進一步的,所述可調擺臂上具有滑槽,調整滑塊通過螺栓固定在滑槽上。
進一步的,所述雙四桿傳動機構包括主動連桿、從動連桿、主動搖臂、從動擺臂、從動搖桿、主動搖桿;所述主動搖臂的一端與可調擺臂單向離合器的外圈固定連接,主動搖臂的另一端與主動連桿的一端鉸接,主動連桿的另一端與主動搖桿的一端鉸接,主動搖桿的另一端套設在搖桿軸上,從動搖桿的一端套在搖桿軸上,從動搖桿的一端的另一端與從動連桿的一端鉸接,從動連桿的另一端與從動擺臂的一端鉸接,從動擺臂的另一端與從動擺臂單向離合器的外圈固定連接;所述主動搖桿和從動搖桿固定連接;所述主動搖臂、主動連桿、主動搖桿以及施肥機機架構成平行四邊形機構;所述從動擺臂、從動連桿、從動搖桿以及施肥機機架構成反平行四邊形機構。
進一步的,所述主動搖臂、從動擺臂、從動搖桿和主動搖桿的長度相同,主動連桿和從動連桿的長度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施肥機機架內平行設置若干隔板,若干隔板將整個施肥機機架分成若干個施肥室;所述搖桿軸固定在其中一個隔板上。
進一步的,所述施肥驅動軸為六方軸。
進一步的,所述施肥驅動軸上安裝有若干排肥槽輪,每個排肥槽輪下設置排肥口。
本發明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把輸出軸鏈輪安裝在原來機器上的萬向節聯軸器的萬向節叉的外圓柱面上,并通過輸出軸銷與動力輸出軸固定在一起,不對原來插秧機底盤的動力輸出部件進行改動,就可以實現把插秧機插植的動力分給側深施肥機用,大大簡化了側深施肥機的動力驅動機構,使得制作工作非常容易;
2、可以直接借用原來插秧機底盤后機架的其他零件連接孔安裝鏈輪軸承座連接板,不需要對原來插秧機進行任何改造和破壞,就可以連接該裝置。
3、搖桿軸一端固定連接在一個隔板上,另一端沒有支撐,大大簡化了傳動的結構。
4、通過采用雙四桿傳動機構即平行四邊形機構和反平行四邊形機構的結合,實現了六方軸的連續傳動,從而提供了傳動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且拆除了肥箱和排肥器殼體);
圖3是本發明的鏈輪軸承座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的調整滑塊示意圖;
圖6是圖5的剖視圖;
圖中:1、底盤動力輸出軸軸承座,2、軸承座螺栓,3、把手,4、動力輸出軸,5、輸出軸鏈輪,6、輸出軸銷,7、萬向節聯軸器的萬向節叉,8、鏈條,9、從動鏈輪,10、軸承,11、從動鏈輪軸,12、曲柄盤,13、關節軸承,14、鏈輪軸承座連接板,15、連接板螺栓,16、鏈輪軸承座,17、連接桿,18、主動連桿,19、從動連桿,20、主動搖臂,21、從動擺臂,22、連接桿銷,23、調整滑塊,24、調整滑塊螺栓,25、可調擺臂,26、從動擺臂單向離合器,27、可調擺臂單向離合器,28、六方軸,29、從動搖桿,30、肥箱,31、隔板,32、搖桿軸,33、張緊槽孔,34、排肥槽輪,35、搖桿板,36、主動搖桿,37、機架螺栓,38、施肥機機架,39、插秧機底盤后機架,40、孔用卡簧,41、軸用卡簧,42、平鍵,43、六方軸軸承座,44、連桿軸,45、搖桿軸銷,46、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
如圖1-2所示,輸出軸鏈輪5套在萬向節聯軸器的萬向節叉7的外圓柱面上,萬向節聯軸器的萬向節叉7又套在插秧機的動力輸出軸4的輸出端,輸出軸鏈輪5、萬向節聯軸器的萬向節叉7和動力輸出軸4通過輸出軸銷6固定連接在一起。從動鏈輪9設置在插秧機底盤后機架39和輸出軸鏈輪5之間,鏈輪軸承座連接板14、插秧機底盤后機架39和施肥機機架38通過機架螺栓37固定連接在一起,鏈輪軸承座連接板14與鏈輪軸承座16通過連接板螺栓15固定連接在一起,從動鏈輪軸11通過一對軸承10安裝在鏈輪軸承座16內,軸承10的外圈端面通過孔用卡簧40進行軸向的限位,軸承10內圈通過軸用卡簧41進行軸向的限位;從動鏈輪軸11的兩端分別固定安裝從動鏈輪9和曲柄盤12,從動鏈輪9和曲柄盤12均通過平鍵42與從動鏈輪軸11相連,也均通過軸用卡簧41進行軸向的限位;鏈條8把輸出軸鏈輪5和從動鏈輪9連接在一起,把手3固定連接在曲柄盤12上,連接桿17的一端連接有關節軸承13,把手3支承在關節軸承13中,并與關節軸承13球鉸連接,連接桿17的另一端通過連接桿銷22安裝在調整滑塊23上,調整滑塊螺栓24把調整滑塊23和可調擺臂25固定連接在一起;主動搖臂20和可調擺臂25均與可調擺臂單向離合器27的外殼焊接在一起;從動擺臂21與從動擺臂單向離合器26的外殼焊接在一起,從動搖桿29、主動搖桿36與搖桿板35固定連接在一起(或采用一塊鋼板制造),從動搖桿29、從動連桿19、從動擺臂21以及隔板31構成平行四邊形機構,主動連桿18、主動搖臂20、主動搖桿36以及隔板31構成反平行四邊形機構,為了保證轉動的均勻性,主動搖臂20、從動擺臂21、從動搖桿29和主動搖桿36長度相同,主動連桿18和從動連桿19長度相同;從動擺臂單向離合器26和可調擺臂單向離合器27安裝在六方軸28上,所述從動擺臂單向離合器26和可調擺臂單向離合器27的單向驅動方向相同布置;在施肥機機架38內設置若干平行布置的隔板31,搖桿軸32一端穿設在一個隔板31上,并通過螺母和墊片固定連接在隔板31上,另一端呈懸臂狀態,從動搖桿29、搖桿板35和主動搖桿36固定在一起,并套在搖桿軸32上轉動,并通過墊片和搖桿軸銷45對搖桿板35沿軸向限位;主動連桿18的兩端分別與主動搖臂20和主動搖桿36鉸接,從動連桿19的兩端分別與從動擺臂21和從動搖桿29鉸接,鉸接件均采用連桿軸44、墊片以及連桿軸銷組合而成。
施肥機機架38上安裝肥箱30,肥箱30用于盛裝肥料;六方軸28支撐在六方軸軸承座43中,六方軸28上可以安裝若干排肥槽輪34,或作為中間軸向其他排肥器軸傳遞動力。
當松開調整滑塊螺栓24時,可以把調整滑塊23沿可調擺臂25的滑槽46內移動,當靠近六方軸28方向移動并固定時,六方軸28的轉速減慢,反之,轉速將增大,從而達到調整施肥機排肥量的目的。
如圖3-4所示,鏈輪軸承座16的張緊槽孔33是用于張緊鏈條8。
如圖5-6所示,調整滑塊23是一個槽形鋼,頂面的中間有一個孔,用于安裝調整滑塊螺栓24,兩側面各有一個安裝連接桿銷22的孔。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
插秧機啟動,插秧機的動力輸出軸4的輸出端開始轉動,從而帶動萬向節聯軸器的萬向節叉7轉動,輸出軸鏈輪5跟隨萬向節聯軸器的萬向節叉7轉動,通過鏈條8帶動從動鏈輪9轉動,從動鏈輪9驅動從動鏈輪軸11轉動,固定在從動鏈輪軸11上的曲柄盤12也開始轉動,曲柄盤12通過連接桿17帶動可調擺臂25上下擺動,由于可調擺臂單向離合器27是單向驅動的,通過可調擺臂25的上下擺動,驅動六方軸28單方向的轉動;具體轉動過程如下:當可調擺臂25上擺(即順時針轉動)時,主動搖臂20繞旋轉軸順時針轉動,主動搖桿36也繞其軸心順時針轉動,同時從動搖桿29也順時針轉動,從動擺臂21逆時針轉動,從而實現了當可調擺臂25上擺時,可調擺臂單向離合器27起作用,從動擺臂單向離合器26不起作用,由可調擺臂單向離合器27驅動六方軸28順時針轉動;反之,當可調擺臂25下擺時,從動擺臂單向離合器26起作用,可調擺臂單向離合器27不起作用,由從動擺臂單向離合器26驅動六方軸28順時針轉動;所以,無論可調擺臂25上擺還是下擺,六方軸28總是沿單方向轉動,從而提高了傳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