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重質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及其專用研磨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重質碳酸鈣,具體地說是一種造紙用重質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及其專用研磨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文化用紙市場需求量增大,重質碳酸鈣因其低廉的價格,較高的白度品質,較佳的流動性及運轉性,能夠滿足高速紙機的運轉要求,目前已成為使用量最大的無機顏料。現有重質碳酸鈣在研磨生產中,采用研磨設備對由重質碳酸鈣粉配制成的漿液進行研磨,設備包括研磨腔體和設置在研磨腔體內的攪拌器,見附圖1,使用這種研磨設備生產重質碳酸鈣存在以下缺點1、在研磨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熱,造成產品及設備表面溫度上升至90℃以上,影響涂料的配制和后續使用,同時造成環境溫度上升,在夏季高達50℃;而且生產操作中存在燙傷員工的安全隱患,嚴重影響設備運轉及人員作業安全。
2、研磨過程中會排放大量不合格品,造成原料浪費,增加電耗,且影響環境清潔。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重質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及其專用研磨設備。該制備方法可以生產溫度在50~80℃范圍的重質碳酸鈣產品,能有效改善環境溫度;并可以大量減少不合格品的排放量,節省原料,降低成本。所使用的專用設備具有冷卻的功能,可改善作業環境,保證設備正常運轉及人員作業安全。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重質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A、將重質碳酸鈣粉配制成漿液;B、將上述漿液輸送至濕磨設備進行研磨;C、將研磨過程中產生的不合格品由循環系統返回到進料系統,進行循環研磨;D、設備表面溫度上升時,啟動冷卻系統對設備進行降溫;E、經過研磨后,重質碳酸鈣產品粒徑<2μm的含量可以達到60%~99%;固含量可以達到50%~80%。
在本發明的步驟A中,可以將重質碳酸鈣粉配制成固含量為45%~75%的漿液。在步驟B中,可以將上述漿液輸送至濕磨設備進行多級研磨。
本發明在步驟D中,設備表面溫度上升到40~70℃時,啟動冷卻系統對設備進行降溫。
本發明中,產品溫度最大可下降45℃,設備表面溫度最大可下降65℃;通常情況下,本發明中合格產品的溫度為50~80℃,設備表面溫度是25~40℃。
一種本發明所述重質碳酸鈣的制備方法中使用的專用研磨設備,包括研磨腔體和設置在研磨腔體內的攪拌器,其特征在于在研磨腔體外側設有對研磨設備進行冷卻的夾套,由冷卻系統提供的冷卻水流經夾套后返回到冷卻系統。
本發明所述專用研磨設備中,冷卻系統配置有冷卻水塔,冷卻水管與研磨設備采取串聯或并聯的連接方式。
在專用研磨設備中,研磨腔體用于存放研磨介質和碳酸鈣漿液,夾套用于通冷卻水。
在機械研磨過程中,碳酸鈣漿液粒徑變細的同時,部分機械能轉變為熱能損耗,導致漿液溫度上升。本專用研磨設備由于采用了夾套結構,有較好的冷卻效果,所產生的熱量部分被夾套冷卻水交換帶走,從而達到調節產品溫度的目的。
為減少不合格品,節省原料,降低成本。在研磨腔體的產品出口處設有將不合格品返回到研磨腔體進行循環研磨的循環系統。
與現有技術相比,使用本發明的專用研磨設備及制備方法的優點是可以生產低溫重質碳酸鈣產品,不會影響填料及涂料的配制和后續使用,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可以有效改善作業環境,大量減少不合格品的排放,節省原料,降低成本;同時可保證設備正常運轉及人員作業安全。
四
圖1是現有研磨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專用研磨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專用研磨設備中研磨腔體和攪拌器結構示意圖;五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將325目重質碳酸鈣干粉泡漿,制成固含量為70~74%的漿液,充分攪拌,使漿液具有良好的流動性。漿液泵送至三臺串聯濕磨設備進行三級研磨。研磨過程中產生的不合格品由循環系統返回到第1臺磨機循環研磨。當設備表面升溫至40℃時開啟冷卻系統降溫,檢測第三臺磨機后產品粒徑達標,則停止漿液循環,穩定生產。合格產品固含量為76.0%,粒徑<2μm含量為95%。產品溫度55℃,磨機表面溫度28℃,減少不合格品的排放量5~8噸。
實施例2一種本發明所述重質碳酸鈣的制備方法中使用的專用研磨設備,包括研磨腔體1和設置在研磨腔體1內的攪拌器2。研磨腔體的容積為7.5~8.5m3,夾套的體積為0.3~0.5m3,在研磨腔體1外側設有對研磨設備進行冷卻的夾套3,由冷卻系統4提供的冷卻水流經夾套3后返回到冷卻系統4。冷卻系統4配置有冷卻水塔41和冷卻水管42,冷卻水管42與研磨設備采取串聯的連接方式。在研磨腔體1的產品出口處設有將不合格品返回到研磨腔體1進行循環研磨的循環系統5。循環系統的工作由閥門控制。
使用專用濕磨機共三套,應用于重質碳酸鈣研磨,追蹤濕磨機運行狀況如下,見表一氣溫30℃
在機械研磨過程中,碳酸鈣漿液粒徑變細的同時,部分機械能轉變為熱能損耗,導致漿液溫度上升,所產生的熱量被夾套冷卻水交換帶走,從而達到調節產品溫度的目的。冷卻后產品溫度可下降15~30℃,濕磨機表面溫度下降50~70℃。
權利要求
1.一種重質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A、將重質碳酸鈣粉配制成漿液;B、將上述漿液輸送至濕磨設備進行研磨;C、將研磨過程中產生的不合格品由循環系統返回到進料系統,進行循環研磨;D、設備表面溫度上升時,啟動冷卻系統對設備進行降溫;E、經過研磨后,重質碳酸鈣產品粒徑<2μm的含量為60%~99%;固含量為50%~8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質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A中,將重質碳酸鈣粉配制成固含量為45%~75%的漿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質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B中,將上述漿液輸送至濕磨設備進行多級研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質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D中,設備表面溫度上升到40~7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質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E中,合格產品的溫度為50~80℃,設備表面溫度是25~40℃。
6.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重質碳酸鈣的制備方法中使用的專用研磨設備,包括研磨腔體(1)和設置在研磨腔體(1)內的攪拌器(2),其特征在于在研磨腔體(1)外側設有對研磨設備進行冷卻的夾套(3),由冷卻系統(4)提供的冷卻水流經夾套(3)后返回到冷卻系統(4)。
7.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專用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系統(4)配置有冷卻水塔(41),冷卻水管(42)與研磨設備采取串聯或并聯的連接方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專用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在研磨腔體(1)的產品出口處設有將不合格品返回到研磨腔體(1)進行循環研磨的循環系統(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重質碳酸鈣的制備方法及其專用研磨設備。制備方法為將重質碳酸鈣粉配制成漿液;將上述漿液送至濕磨設備分多級研磨;研磨過程中產生的不合格品可由循環系統返回到進料系統再研磨;濕磨設備表面溫度上升至一定溫度時,啟動冷卻系統降溫;經過多級研磨后得到合格產品。專用研磨設備包括研磨腔體和設置在研磨腔體內的攪拌器,在研磨腔體外側設有對研磨設備進行冷卻的夾套,由冷卻系統提供的冷卻水流經夾套后返回到冷卻系統。本發明研磨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可被夾套內的冷卻水帶走,可以生產溫度在50~80℃范圍的重質碳酸鈣產品,用于造紙填料及涂料,有效改善環境溫度,減少不合格品的排放,節省原料,降低成本。
文檔編號B02C23/00GK101037213SQ20071002032
公開日2007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13日 優先權日2007年2月13日
發明者戴東昌 申請人:金東紙業(江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