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淡水龍蝦的高產清潔養殖技術的制作方法
我國的商品淡水龍蝦主要是上世紀引進品種克氏鰲蝦和澳洲青龍蝦。前者由于近年來的過渡捕撈,捕獲量及個體重量已呈逐年下降趨勢。使得售價不斷飆升。后者因飼養條件要求高,生長緩慢、較難大量應市,所以價格昂貴。加之淡水龍蝦為底棲動物、食性雜,尤其是克氏鰲蝦體外和腸道中常存在大量污物和細菌,嚴重影響了加工和食用。
鑒此情形,推廣人工高產清潔養殖是滿足市場日益高漲的需求和提高淡水龍蝦品質的有效手段。
本專利的內容之一是在人工建造的半封閉的人工環境中進行淡水龍蝦的養殖。養殖池是用水泥為主的建材建成的長方形或橢圓形水池。周圍用塑料膜板或玻璃等透光材料圍擋成一個半封閉的小氣候環境。在這樣的養殖小環境中,不用耗能取暖和制冷,便可以使池水溫度在盛夏季節低于外環境5-8攝氏度,在隆冬季節高于外界氣溫10-15攝氏度。保證了淡水龍蝦的正常生活和生長。
本專利的內容之二是在通常的養蝦混合飼料中添加無毒可食的中草藥成分,以保證在高密度飼養下減少病害,提高成活率和生長速度。所添加的草藥以玄參、牛膝為主,占50-63%。輔以前者半量左右的雙花,薏仁、黃芩及石斛,用水煮法提取,再濃縮為浸膏后與飼料其它成分一道加熱糊化消毒。飼料中的添加量為0.5-2.0%。用這樣的飼料喂養的龍蝦成活率和生長量比不添加者分別提高10%左右。
在以上人工環境下飼養淡水龍蝦,并喂以添加中草藥的混合飼料。每平方米水面的年產量可達4-6公斤。不但比自然水面高產,而且本技術的另一特點是養殖池使用循環凈化水,耗水量很小。所以不需巨大水面和豐富的水源。也無需占據大面積耕地。以至在丘陵地區乃至干旱地區也能發展淡水龍蝦養殖產業。
實施例1 在面積0.25平方米的水池中投放15尾克氏龍蝦苗,經過96天的飼養,共消耗配方飼料0.85公斤,小雜魚0.5公斤,收獲成龍蝦12尾,重0.48公斤。
實施例2 在面積2.9平方米的水池中投放幼龍蝦1.5公斤118尾,經過105天的飼養,共消耗配方飼料8.6公斤,動物性飼料3.5公斤,收獲成蝦97尾,重5.5公斤。
權利要求
1 在人工材料建造的水泥池中飼養淡水龍蝦,并用透光材料圍擋構成棚屋式的半封閉的人工小氣候系統以調節水溫。嚴冬季節蝦池水溫高于外界氣溫10-15攝氏度;酷暑季節低于外界氣溫5-8攝氏度。以有利于龍蝦的正常生長。
2 權利要求1中,建造水池的材料以水泥最好,塑料、玻璃、金屬次之。圍擋材料以塑料薄膜、塑料板為好、玻璃次之。
3 混合飼料中添加的中草藥以玄參和牛膝兩味為主,占50-63%,輔藥用黃芩、雙花、石斛、薏仁這四味藥材中任意二至三味,占37-50%。用水煮法提取后濃縮成浸膏。在混合飼料的添加比例為0.5-2.0%。
4 權利要求3中的中草藥浸膏在混合飼料中的比例以0.7-1.2%為最佳。
5 權利要求3中,中草藥可以直接粉碎后加入飼料中,添加量須比浸膏增加4-6倍,且效果略次于添加浸膏。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以水泥為主建造的養殖池,并用塑料、玻璃等材料圍擋建棚形成半封閉的人工小氣候,控制水溫以適宜龍蝦生長。喂以添加中草藥的混合飼料飼養淡水龍蝦。該方法用水少、用地省。年產量可達每平方米水面4-6公斤。
文檔編號A23K1/18GK101032234SQ200710020949
公開日2007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4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4日
發明者何執中, 何曉冬, 王興強 申請人:何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