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玉米雜交種蠡玉16號的制種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玉米雜交種蠡玉16號的制種方法,屬于農作物雜種優勢利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玉米是世界上雜種優勢利用最早的作物,雜種優勢的利用是獲得玉米大面積增產的重要手段。目前,玉米已躍居我國第二大作物,面積和產量僅次于水稻。常年播種面積2333萬-2533萬畝,總產1.18億噸,面積和產量分別占糧食作物的22%和25%。由于畜牧業的繁榮,玉米作為主要的飼料來源,每年國家要進口相當數量的商品玉米。怎樣解決、協調供求矛盾呢?首先從良種抓起,以科技興農,服務于農,從而達到農民增產增收的目的。
目前,極少有品種在綜合性狀上符合國家生產推廣應用的要求,其中有些品種在產量、抗倒伏方面表現優異,但其抗病、抗逆性差;有的品種在抗性、持綠性方面表現突出,但品質較差;因此在種質、選育利用方面,必須走實際與創新相結合,國內種質與國外種質相結合的道路。并且在玉米育種目標、選育過程中必須要精心選育適合生產需要的良種。
黃淮海、東華北玉米區是我國主要玉米產區,占全國玉米面積相當大的比例,但目前該區推廣的品種適宜種植密度范圍小、不抗倒,在高密度條件下空稈率高、倒伏嚴重;另外,近兩年美國先鋒公司等國外種子企業在該區引進了一批密植型品種,耐密性好,但果穗太小,產量水平低。同時該區目前推廣的品種和正在試驗的多數品種籽粒灌漿速度慢,成熟后期遇到低溫多雨天氣時造成果穗禿尖嚴重,結實性差;出籽率低也是制約高產的一個重要因素;以上情況均不能適應玉米高產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解決了中穗型品種抗逆性、能達到高產、穩產且抗病性好、抗倒性強、熟期適宜、適應性廣的玉米新品種蠡玉16號。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蠡玉16號玉米雜交種的制種方法,其特性在于該制種方法如下以自交系953為母本,以自交系91158為父本,配制成玉米雜交種蠡玉16號。
所述自交系953是以以北美雜交種78698為基礎材料,經過連續自交7代,通過精心選育而成。
所述自交系父本91158是以黃C×178雜交一代為基礎材料,以自交系178為輪回父本回交2代,再自交5代,通過精心選育而成。
本發明取得的技術進步是針對目前制約玉米高產的因素,我們制訂了耐密性好、高產、優質、適應性廣、灌漿速度快、熟期適中、出籽率高、抗病性好的玉米雜交種選育目標,確立了在玉米自交系選育上“起點要高、取材要新、選擇要嚴、速度要快”的方針。從基礎材料的選擇入手,利用多環境和擴大密度范圍,加大選擇壓力,加速選育進程。從而選育出了優良玉米品種蠡玉16號。
蠡玉16號2003年7月1日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頒發的《植物新品種權證書》,品種權號CNA20020283.9,證書號第20030374號。2003年3月通過了“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冀審玉2003001。2005年3月在陜西通過了陜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陜審玉2005006。2005年4月在安徽通過了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皖審玉20050487。2005年4月通過了北京市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京審玉2005011。2004-2006年分別通過了河南省、內蒙自治區、吉林省、廣西自治區、天津市等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
2006年蠡玉16號榮獲河北省政府科頒發的科技進步三等獎,并且榮獲石家莊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經河北省植保所抗病鑒定結果,2001年抗大斑病,中感小斑病,中感彎孢菌葉斑病,高抗矮花葉病、粗縮病、黑粉病、莖腐病;2002年感大斑病,抗小斑病,抗彎孢菌葉斑病,中抗莖腐病,高抗黑粉病、矮花葉病,抗玉米螟。籽粒品質粗蛋白9.63%,賴氨酸0.29%,粗脂肪4.37%,粗淀粉74.57%。
本發明蠡玉16號歷年區域試驗與指定鑒定、比較試驗結果2001-2002年河北省夏玉米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畝產分別為650.0kg和622.8kg比對照農大108增產8.6%,居試驗第一位;2002年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67.2kg,比對照農大108增產12.2%,居生產試驗第一位。2002-2003年參加陜西省夏玉米區域試驗,生育期與對照相當,兩年區試12點次,8點次增產,4點次減產,平均畝產531.3公斤,比對照戶單4號增產8.7%;其中2002年參加陜西省夏玉米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04.7公斤,較對照戶單4號(平均畝產551.6公斤)增產9.63%,位居參試品種第4位。2003年陜西省夏玉米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57.9公斤,比對照戶單4(平均畝產425.5公斤)增產7.6%,位居參試品種第4位;2003-2004年陜西省夏玉米生產試驗,兩年11點次,8點次增產,3點次減產,兩年平均畝產525.45公斤,比對照戶單4號增產9.15%。其中2003年平均畝產457.7公斤,比對照戶單4號減產1.1%,2004年平均畝產593.2公斤,比對照戶單4號增產18.6%。2002-2004年參加安徽省區域試驗,預備試驗畝產529.0公斤,比對照農大108畝產518.7公斤增產6.21%。2003年區域試驗參試品種15個,畝產376.8公斤,比對照農大108畝產346.4公斤增產8.79%,居試驗第3位。2004年區域試驗參試品種15個,畝產521.0公斤,比對照農大108畝產482.53公斤增產7.97%,居試驗第1位。2004年生產試驗畝產528.7公斤,比對照農大108畝產480.6公斤增產10.00%,居試驗第1位。2001-2002年北京市夏播區試,平均畝產579.2公斤,比對照唐抗5增產16.4%;2001-2004年北京市夏播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30.7公斤,比對照唐抗5增產17.65%。籽粒粗蛋白含量8.70%,粗脂肪含量3.72%,粗淀粉含量75.24%,賴氨酸含量0.26%,達到國家高淀粉玉米二等標準,品質優良。抗大斑病(R),高抗小斑病(HR),中抗彎孢菌葉斑病(MR),高抗矮花葉病(HR),高抗莖腐病(HR),輕感玉米螟(S)。
本品種富有優良的遺傳基因及突出的雜種優勢,主要表現在品質好,出籽率高,抗倒,抗病,高產。解決了中穗型不高產,抗病差的問題。其推廣利用將改變黃淮海以鄭單958為主,品種單一的局面,在其基礎上高產、抗病、抗倒得到了較大提升,同時再御防品種生理小種發生得到了提高,達到了高產、穩產的目的。由于此品種的優良表現,此品種合法推廣區域涉及到了黃淮海夏玉米區、西南、東北,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高產性。蠡玉16號到2010年可推廣6000萬畝。同樣面積可比其它品種增產249.6億公斤,直接經濟效益達274.56億元人民幣。一個高產、穩產、抗性強的玉米新品種的應用不僅僅具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尤為明顯,會帶動其它行業的發展,同時提高國民經濟迅速提高,對全國農業的增收,農民增收和把全國農業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1是本發明的選育系譜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是以自交系953為母本,以自交系91158為父本,配制雜交種蠡玉16號。親本自交系953是以以北美雜交種78698為基礎材料,經過連續自交7代,通過精心選育而成。自交系父本91158是以黃C×178雜交一代為基礎材料,以自交系178為輪回父本回交2代,再自交5代,通過精心選育而成。
蠡玉16號特征特性幼苗生長健壯,葉鞘紫紅色。成株株型半緊湊,穗上部葉片上沖,莖稈堅韌,根系較發達。株高265cm左右,穗位118cm左右,葉片數20片左右。屬中熟雜交種,夏播生育期108天左右,活稈成熟。果穗筒型,穗軸白色,穗長18.5cm左右,穗行數17.8行左右,禿尖頂度1.4cm左右,千粒重340g左右,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出籽率87.1%左右。
蠡玉16號栽培技術要點蠡玉16號制種簡便易行產量高,制種父母本行比1∶4-6,正交以953為母本,91158為父本,父母本花期協調,同期播種,種植密度母本4000-4500株/畝,父本1000株/畝左右,春播制種產量一般300-400公斤/畝以上,夏播制種一般250-300公斤/畝左右。栽培技術要點根據各地試驗結果說明蠡玉16號要奪取高產、穩產的關鍵應掌握三點(1)栽培密度中等肥力地塊3500株/畝左右,高肥水地塊以4000株/畝為宜。注意栽培密度不得超過4000株/畝。(2)肥水管理追施化肥要掌握前輕、中重、后補的原則,做到穩氮,增磷,補鉀的施肥措施,及時澆好灌漿水。(3)防治病蟲害播種前種子要用種衣劑包衣,以防治地下害蟲的危害,苗期防治粘蟲的危害。喇叭口期注意用藥劑防治玉米螟的危害。
母本自交系953,是我們以北美雜交種78698為基礎材料,經過連續自交7代,通過精心選育而成。953特征特性生育期春播118天左右,夏播100天左右。幼苗葉鞘紫紅色,葉片綠色,苗勢健壯。成株株高160厘米,穗位70厘米,葉片半上舉,株型清秀,全株19-20片葉。雄花序中,分枝少,雄花穎綠色,花藥黃色,花粉量中,雌穗絲狀花柱綠色,雌雄協調。果穗圓柱型,穗長15厘米,穗粗5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軸白色。籽粒粒型淺馬齒型,粒色黃色,千粒重300克,粒深軸細,出籽率高。抗小斑病、矮花葉病、彎孢菌葉斑病、莖腐病、輕感大斑病、粒腐病、絲黑穗病。品質大粒、偏半馬齒型、品質優。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
栽培技術要點種植953玉米自交系,應選擇隔離安全,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塊種植。合理密植、嚴格去雜953玉米自交系,畝留苗4000-4500株,根據953玉米自交系特征,在苗期,拔節期和抽雄期前,嚴格去雜去劣,收獲后,嚴格穗選、脫粒、分曬、分脫、分存,嚴防機械及人為混雜,確保種子質量。單繁畝產400公斤左右,適宜在西北玉米區單繁種子,田間管理953玉米自交系,屬粗穗大粒自交系,田間管理應足施底肥,氮、磷配合,重施拔節肥,根據情況,灌好拔節、抽雄、灌漿水。
父本91158是以黃C×178雜交一代為基礎材料,以自交系178為輪回父本回交2代,再白交5代,通過精心選育而成。特征特性生育期春播123天左右,夏播103天左右,屬中熟偏晚。幼苗葉鞘紫紅色,葉片濃綠,苗勢健壯。成株葉片上沖,株型緊湊,株高170厘米,穗位70厘米,全株20-21片葉。雄花序中等,分枝較短6-12個,花藥黃色,護穎紫綠色,花粉量中,雌穗花絲綠色,雌雄協調。果穗細筒型,穗長16厘米,穗行數12-14行,穗軸白色。籽粒黃粒,硬粒型,品質好,千粒重230克左右,出籽率80%左右。高抗玉米大小斑病、青枯病、粗縮病、矮花葉病、彎孢菌葉斑病、黑粉病及絲黑穗病。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屬中熟偏晚,適宜陜西省春、夏種植,一般畝產250-30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種植91158自交系,應選擇隔離安全,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塊種植。合理密植、嚴格去雜自交系91158的種植密度4500-5000株較適宜,在苗期,拔節期和抽雄期前,根據自交系特征特性嚴格去雜去劣,玉米收獲后,根據91158的特征嚴格穗選,分曬、分脫,嚴防機械及人為混雜,確保種子質量。自交系91158,屬株型緊湊,細長穗,硬粒型自交系,在田間管理上應足施底肥,要氮、磷、鉀配合,重施拔節肥,根據苗情,灌好拔節、抽雄、灌漿水。
權利要求
1.一種玉米雜交種蠡玉16號的制種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種方法如下以自交系953為母本,以自交系91158為父本,配制成雜交種蠡玉16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雜交種蠡玉16號的制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交系母本953是以以北美雜交種78698為基礎材料,經過連續自交7代,通過精心選育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雜交種蠡玉16號的制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交系父本91158是以黃C×178雜交一代為基礎材料,以自交系178為輪回父本回交2代,再自交5代,通過精心選育而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玉米雜交種的制種方法,該方法為以自交系953為母本,以自交系父本91158為父本,配制成雜交種蠡玉16號。親本自交系953是以以北美雜交種78698為基礎材料,經過連續自交7代,通過精心選育而成。親本自交系91158是以黃C×178雜交一代為基礎材料,以自交系178為輪回父本回交2代,再自交5代,通過精心選育而成。本發明解決了中穗型品種抗逆性、能達到高產、穩產且抗病性好、抗倒性強、熟期適宜、適應性廣的玉米新品種蠡玉16號。
文檔編號A01H1/04GK101049085SQ20071006190
公開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21日
發明者趙勁霖 申請人:趙勁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