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搖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手搖施肥器,主要適用于水稻、小麥、棉花、油菜等農作 物對病蟲害的防治,屬于農業植保機械。
技術背景目前人們對農作物如水稻、小麥、棉花、油菜等的施肥, 一般采用手工 散灑,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左手提一個箱,把肥料加在箱里,右手抓一把肥料, 然后灑出去,其存在的缺點是第一,散灑不均,影響作物的吸收、長勢;第二,大量化肥被浪費;第三,勞動強度高,效率低;第四,人手直接接觸肥料,對人體損害較大。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用搖桿操作, 避免人手直接接觸肥料,手搖輕便,勞動強度低,散播面積大,流量可調 節,便于攜帶,移動方便的手搖施肥器。本發明手搖施肥器的技術方案是 一個有利于人抱的肥料箱,肥料箱 外壁安裝背帶,肥料箱上、下制有進料口和出料口,肥料箱下連接底座, 底座上安裝搖桿,搖桿連接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底座上制有下料口,下 料口上安裝流量調節裝置,所述的旋轉機構是經雙齒輪軸安裝在底座上的 雙齒輪,雙齒輪內圈是錐齒輪甲,錐齒輪甲與錐齒輪乙相嚙合,錐齒輪乙 軸連接搖桿;雙齒輪外圈是直齒輪丙,直齒輪丙與直齒輪丁相嚙合,直齒輪丁軸連接飛料輪盤軸,飛料輪盤軸安裝飛料輪盤的葉片。本發明的手搖施肥器,使用時先打開肥料箱蓋,關閉好下料閘,將肥 料緩緩加入箱內,然后旋緊肥料箱蓋,將機具掛在胸前,左手扶住背上的 提手,調整好位置,往左側一點,將已調整好的背帶扣掛好,此時右手順 時針方向操作搖桿,左手打開下料閘,將流量調節到適當大小,肥料從下 料口落到飛料輪盤上,搖桿旋轉經錐齒輪乙軸、錐齒輪乙傳遞動力到雙齒 輪內圈的錐齒輪甲,把錐齒輪乙的橫向旋轉運動轉化為雙齒輪的縱向旋轉 運動,經直齒輪丙傳遞到直齒輪丁,從而使飛料輪盤轉動起來,由葉片將 肥料飛灑出去。本施肥器通過搖桿操作,與已有采用人手散播的技術相比,第一,可避免人手直接接觸肥料,大大減少肥料對人體的傷害;第二,用 搖桿操作輕便,邊搖邊走即可,勞動強度低;第三,散播面積大,密度均 勻;第四,流量可以調節,不會因散播太多而造成浪費或者是散播太少而 造成用量不足,使作物得到良好的吸收。本發明的手搖施肥器,其所述的流量調節裝置是下料口與下料閘相配 合,下料閘一端制有長槽,長槽套在直齒輪丁軸外面,下料閘另一端緊固 調節桿,調節桿尾端制有圓孔,固定在底座的支架上,調節桿首端位于肥 料箱的流量限位檔上,可根據實際情況將調節桿放到所需的流量限位檔上, 調節桿尾端以圓孔中心為支點而旋轉,帶動下料閘轉過一定的角度(下料 閘上的長槽長度可使下料閘從下料口完全關閉狀態活動到完全打開狀態, 避免過位,安全可靠),下料口被打開,肥料從下料口落下。其所述的直齒 輪丁軸上制有三條凸筋,飛料輪盤軸上制有三條凹槽,凸筋與凹槽相配合, 使兩軸連接牢靠,有效傳遞動力。其所述的搖桿一端安裝手柄,操縱搖桿 時,手握手柄,操作方便、省力。其所述的肥料箱上安裝提手,有了提手 便于攜帶,使移動方便,當閑置手搖施肥器時,可把安裝提手的一面朝上, 適合人抱的(有凹弧的) 一面朝下,臥放平穩,不會滾動,也不會傾倒。 其底座上安裝支架,支架底面與飛料輪盤底面相平,豎放時,增加接觸面 積,有利于放置平穩。其所述的旋轉機構外安裝護罩,可防止齒輪的轉動 而傷到人體。其特征在于直齒輪丁軸和雙齒輪軸一端鑲嵌在底座上,直齒 輪丁軸另一端制有螺紋,穿過輪盤中心孔,用螺帽緊固;雙齒輪軸穿過雙 齒輪的中心孔,使輪盤與雙齒輪被徑向定位,避免偏位而損壞其它零件。 其直齒輪丁是偏心直齒輪,由于是偏心機構,直齒輪軸轉動使下料閘左右 微擺,有利于顆粒肥料落下,不致于造成下料口堵塞。其所述的流量限位 檔有一檔或者兩檔或者三檔或者四檔,檔數越多,流量調節越靈活。
圖1是本發明手搖施肥器的主視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手搖施肥器的旋轉機構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手搖施肥器的俯視示意圖;圖4是飛料輪盤軸與直齒輪丁軸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手搖施肥器,如圖l-圖3所示,有一個適合人抱的 肥料箱l,肥料箱每次可裝20Kg化肥(如尿素等),而市場上所賣的化肥 每袋為40Kg,分兩次裝完,肥料箱外壁安裝背帶,肥料箱上、下制有進料 口16和出料口17,肥料箱1下連接底座4,底座上安裝搖桿8,搖桿連接 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底座4上制有下料口 10,下料口上安裝流量調節裝 置,所述的旋轉機構是經雙齒輪軸22安裝在底座上的雙齒輪9,雙齒輪內 圈是錐齒輪甲A,錐齒輪甲A與錐齒輪乙B相嚙合,錐齒輪乙軸ll連接 搖桿8;雙齒輪外圈是直齒輪丙C,直齒輪丙C與直齒輪丁D相嚙合,直齒輪丁軸12連接飛料輪盤軸18,飛料輪盤軸18安裝飛料輪盤15的葉片 14。使用時先打開肥料箱蓋3,關閉好下料閘19,將肥料緩緩加入箱內, 然后旋緊肥料箱蓋3,將機具掛在胸前,左手扶住背上的提手2,調整好位 置,往左側一點,將已調整好的背帶扣掛在肥料箱的掛鉤上,此時右手順 時針方向操作搖桿8,左手打開下料閘19,將流量調節到適當大小,肥料 從下料口 10落到飛料輪盤15上,搖桿8旋轉經錐齒輪乙軸11、錐齒輪乙 B傳遞動力到雙齒輪9內圈的錐齒輪甲A,把錐齒輪乙B的橫向旋轉運動 轉化為雙齒輪9的縱向旋轉運動,經直齒輪丙C傳遞到直齒輪丁D,從而 使飛料輪盤15轉動起來,由葉片14將肥料飛灑出去。本施肥器通過搖桿 8操作,與已有采用人手散播的技術相比,第一,可避免人手直接接觸肥 料,大大減少肥料對人體的傷害;第二,用搖桿操作輕便,邊搖邊走即可, 勞動強度低;第三,散播面積大,密度均勻;第四,流量可以調節,不會 因散播太多而造成浪費或者是散播太少而造成用量不足,使作物得到良好 的吸收。其所述的流量調節裝置是下料口 IO與下料閘19相配合,下料閘 19一端制有長槽191,長槽套在直齒輪丁軸12外面,下料閘另一端緊固調 節桿5,調節桿尾端制有圓孔,固定在底座4的支架上,調節桿首端位于 肥料箱l的流量限位檔20上,調節桿5尾端以圓孔中心為支點而旋轉,帶 動下料閘19轉過一定的角度,使下料口10被打開,肥料從下料口落下。 如圖4所示,其直齒輪丁軸12上制有三條凸筋121,飛料輪盤軸18上制 有三條凹槽181,凸筋121與凹槽181相配合,使兩軸連接牢靠,傳遞動 力有效。其搖桿8 —端安裝手柄7,操縱搖桿8時,手握手柄7,操作方便、 省力。其肥料箱1背面安裝提手2,有了提手便于攜帶,使移動方便,當 閑置手搖施肥器時,可把安裝提手的一面朝上,適合人抱的(有凹弧的) 一面朝下,臥放平穩,不會滾動,也不會傾倒。其底座4上安裝支架21, 支架底面與飛料輪盤15底面相平,豎放時,增加接觸面積,有利于放置平 穩。其旋轉機構外安裝護罩13,可防止齒輪的轉動而傷到人體。其直齒輪 丁軸12和雙齒輪軸22 —端鑲嵌在底座4上,直齒輪丁軸12另一端制有螺 紋,穿過輪盤15中心孔,用螺帽緊固;雙齒輪軸22穿過雙齒輪9的中心 孔,使輪盤15與雙齒輪9被徑向定位,避免偏位而損壞其它零件。其直齒 輪丁D是偏心直齒輪,由于是偏心機構,直齒輪丁軸12轉動使下料閘19 左右微擺,有利于顆粒肥料落下,不致于造成下料口 IO堵塞。其流量限位 檔20是一檔或者兩檔或者三檔或者四檔,檔數越多,流量調節越靈活。
權利要求
1. 手搖施肥器,一個有利于人抱的肥料箱(1),肥料箱外壁安裝背帶,肥料箱上、下制有進料口(16)和出料口(17),肥料箱(1)下連接底座(4),底座上安裝搖桿(8),搖桿連接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底座(4)上制有下料口(10),下料口上安裝流量調節裝置,所述的旋轉機構是經雙齒輪軸(22)安裝在底座上的雙齒輪(9),雙齒輪內圈是錐齒輪甲(A),錐齒輪甲(A)與錐齒輪乙(B)相嚙合,錐齒輪乙軸(11)連接搖桿(8);雙齒輪外圈是直齒輪丙(C),直齒輪丙(C)與直齒輪丁(D)相嚙合,直齒輪丁軸(12)連接飛料輪盤軸(18),飛料輪盤軸(18)安裝飛料輪盤(15)的葉片(14)。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搖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調節裝置 是下料口 (10)與下料閘(19)相配合,下料閘(19) 一端制有長槽(191), 長槽套在直齒輪丁軸(12)外面,下料閘另一端緊固調節桿(5),調節桿 尾端制有圓孔,固定在底座(4)的支架上,調節桿首端位于肥料箱(1) 的流量限位檔(20)上。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搖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齒輪丁軸(12) 上制有三條凸筋(121),飛料輪盤軸(18)上制有三條凹槽(181), 凸筋(121)與凹槽(181)相配合。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搖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搖桿(8) —端安裝 手柄(7)。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搖施肥器,其特征在于肥料箱(1)上安裝 提手(2)。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搖施肥器,其特征在于底座(4)上安裝支 架(21),支架底面與飛料輪盤(15)底面相平。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搖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旋轉機構外安裝護罩(13) 。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搖施肥器,其特征在于直齒輪丁軸(12)和 雙齒輪軸(22) —端鑲嵌在底座(4)上,直齒輪丁軸(12)另一端制有螺 紋,穿過輪盤(15)中心孔,用螺帽緊固;雙齒輪軸(22)穿過雙齒輪(9) 的中心孔。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搖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齒輪丁 (D) 是偏心直齒輪。
10、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搖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流量限位檔(20) 是一檔或者兩檔或者三檔或者四檔。
全文摘要
手搖施肥器,一個有利于人抱的肥料箱,肥料箱外壁安裝背帶,肥料箱上、下制有進料口和出料口,肥料箱下連接底座,底座上安裝搖桿,搖桿連接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底座上制有下料口,下料口上安裝流量調節裝置,所述的旋轉機構是經雙齒輪軸安裝在底座上的雙齒輪,雙齒輪內圈是錐齒輪甲,錐齒輪甲與錐齒輪乙相嚙合,錐齒輪乙軸連接搖桿;雙齒輪外圈是直齒輪丙,直齒輪丙與直齒輪丁相嚙合,直齒輪丁軸連接飛料輪盤軸,飛料輪盤軸安裝飛料輪盤的葉片。
文檔編號A01C19/00GK101273683SQ20071006791
公開日2008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31日
發明者任正志, 戴余富 申請人:任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