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魚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所涉及的是一種釣魚漁具的改進發明,具體涉及的是一種漁具上釣魚鉤的改進發明。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釣魚者在釣魚之前都要將魚鉤與釣魚線先固定,目前都是將魚線穿過封閉的鉤眼,然后再固定打結,因為尼龍材質的釣魚線在打結時會回彈,所以將魚線固定時非常麻煩;而有些魚鉤則是將鉤柄直接打扁成鉤把,使其截面大于鉤柄的截面,然后將魚線固定在鉤柄上,使魚線不至于脫落于鉤柄。但是該種結構的魚鉤還是要進行捆綁并且打結,這也給廣大的釣魚者帶來了諸多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方案是為了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魚線在魚鉤上連接方便牢靠的一種魚鉤。為了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該種魚鉤,由鉤尖、與鉤尖連為一體的鉤柄及設置在鉤柄頂部的導線口所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鉤柄上具有一用于固定釣魚線的定位部,并且在其頂端導線口具有一供釣魚線進出的開口。
所述定位部由焊接在鉤柄上的凸塊所構成。
所述定位部由鉤柄折彎而成的凸起或在鉤柄上鏟倒刺所構成。
所述導線口沿鉤柄軸線向上扭彎成圓圈,并且其扭彎至少半圈以上。
本發明由于在鉤柄上設置了一個定位部,這樣,將魚線的末端對折向上并攏,使并攏后的釣魚線底部搭在定位部,然后將魚線順著鉤柄旋轉幾圈,接著將魚線塞進鉤柄頂端導線口,就可以牢牢的使魚線與魚鉤連接。使用時釣魚線不用打結,非常方便;人工也能夠方便的將釣魚線從魚鉤中解脫出來,因此,本發明必將給廣大釣魚者帶來良好的使用效果。
本發明有如下附1為本發明鉤柄折彎導線口扭彎1圈的魚鉤結構主視圖;圖2為本發明鉤柄折彎導線口扭彎1圈的魚鉤結構俯視圖;圖3為本發明鉤柄上焊接凸塊并且導線口扭彎2圈的魚鉤結構主視圖;圖4為本發明鉤柄上焊接凸塊并且導線口扭彎2圈的魚鉤結構俯視圖;圖5為本發明鉤柄上鏟倒刺導線口扭彎1圈的魚鉤結構主視圖;圖6為本發明鉤柄上鏟倒刺導線口扭彎1圈的魚鉤結構俯視圖;圖7為本發明扁形的鉤把上沖壓出一條圓弧空隙的結構主視圖;圖8為本發明扁形的鉤把上沖壓出一條圓弧空隙的結構俯視圖;圖9為本發明鉤柄上焊接凸塊并且導線口扭彎1圈的魚鉤結構主視圖;圖10為本發明鉤柄上焊接凸塊并且導線口扭彎1圈的魚鉤結構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附圖表示了本發明的結構及其實施例,下面再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其實施例的有關細節。該種魚鉤,由鉤尖、與鉤尖連為一體的鉤柄及設置在鉤柄頂部的導線口所構成。所述導線口由沿鉤柄軸線向上扭彎成圓圈,并且其扭彎至少半圈以上構成一個螺旋狀的環形圈,或者在折彎的扁形的鉤把上沖壓出一條圓弧空隙,作為釣魚線易進難出的導線口。所述鉤柄上具有一用于固定釣魚線的凸塊,該凸塊可以是和魚鉤成相應協調比例的鉤把上焊接在其上的金屬小釘、小球或小段和鉤柄交叉焊接的金屬絲。也可以在鉤柄上將鉤柄直接折彎成凸起或在鉤柄上直接鏟倒刺構成一個定位部。以上所述的定位部,可以根據生產的難易程度和使用時的可靠性,焊接或設置在鉤柄四周的各個方向,不同形式的定位部和導線口可以視情況相應組合。這樣,將定位部作為支點,將魚線的末端向上對折并攏,使并攏后的魚線底部搭在支點上,然后將魚線順著鉤柄旋轉幾圈,接著將魚線塞進鉤柄頂端導線口,就可以牢牢的使魚線與魚鉤連接,并且不用打結,非常方便,而且人工也能夠方便的將釣魚線從魚鉤中解脫出來,因此,本發明必將給廣大釣魚者帶來積極的使用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魚鉤,由鉤尖(1)、與鉤尖(1)連為一體的鉤柄(2)及設置在鉤柄頂部的導線口(4)所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鉤柄(2)上具有一用于固定釣魚線(5)的定位部(3),并且在其頂端導線口(4)具有一供釣魚線進出的開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魚鉤,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3)由焊接在鉤柄上的凸塊所構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魚鉤,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3)由鉤柄折彎而成的凸起或在鉤柄上鏟倒刺所構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魚鉤,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線口(4)沿鉤柄軸線向上扭彎成圓圈,并且其扭彎至少半圈以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魚鉤的改進發明,由鉤尖(1)、與鉤尖(1)連為一體的鉤柄(2)及設置在鉤柄頂部的導線口(4)所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鉤柄(2)上具有一用于固定釣魚線(5)的定位部(3),并且在其頂端導線口(4)具有一供釣魚線進出的開口。本發明由于在鉤柄上設置了一個定位部,這樣,將魚線的末端對折向上并攏,使并攏后的釣魚線底部搭在定位部,然后將魚線順著鉤柄旋轉幾圈,接著將魚線塞進鉤柄頂端導線口,就可以牢牢的使魚線與魚鉤連接。使用時釣魚線不用打結,非常方便;人工也能夠方便的將釣魚線從魚鉤中解脫出來,因此,本發明必將給廣大釣魚者帶來良好的使用效果。
文檔編號A01K91/04GK101032240SQ20071006815
公開日2007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17日
發明者呂和明 申請人:呂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