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離子注入法育種選育子蓮新品種的方法
所屬領域本項目通過離子注入法育種技術,選育高產子蓮新品種,屬農作物育種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子蓮的育種方法多采用傳統的常規雜交育種為主,育種時間長,耗資大,而且傳統的種內或種間雜交,受到子蓮品種遺傳基因狹窄的限制,很難選育高產的子蓮新品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離子注入法選育子蓮育種方法,可快速選育高產子蓮新品種。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通過離子加速機將不同種類、不同劑量的離子注入子蓮種子,種子回收后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常溫保存,第二年3-4月份,將種子沿種臍一端破一個20mm左右的小口,放入小口徑容器內用清水浸種催芽,每2-3天換一次水,種芽長至15-20cm時,分粒定植于42cm或35cm口徑的營養缸內,缸內預先鋪一層30cm左右的水稻土,定植后缸內保持5cm左右水層,隨著植株逐漸長大,將水層深度調至15-20cm。當缸內長出第二片立葉時開始施肥,每次施入N15-P15-K15復合肥10g或菜子餅肥100g,以后每隔15天左右施一次肥,用量同上。在整個生長期間單缸共施入N15-P15-K15復合肥50g或菜子餅肥500g。觀察記載離子注入法對白蓮生物習性、形態特征及經濟性狀產生的各種變異,并將單缸現蕾7朵以上,粒重3.5克以上的單株保留。
第三年將選育的單株(系)移栽于若干個1m2小區內繼續進行系統選育。將總蓬數10蓬以上,粒重3.5克以上的小區保留,第四年移栽于若干個66.7m2小區內進行品比試驗,以太空蓮3號(2005年撫州市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撫農審推字2005003)品種為對照,將品比試驗畝產100公斤/畝以上,增產幅度達15%以上品種保留。第五年、第六年進行區域試驗和多點試驗,表現突出的品系擴繁,品種育成。
本發明將離子束射到植物材料中去,通過離子束與生命物質相互的物理、化學作用引發強烈的生物效應,從而使生物產生各種變異,其中許多是自然條件下極為罕見或難以產生的,從中選出所期望的優良變異,經過培育成為新的植物品種。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京廣1號(2006年江西省科技廳鑒定,鑒定號贛科鑒字 第141號)系采用本發明技術選育的高產子蓮新品種。
通過離子加速機將P+、C+、N+離子,沿種子尖面和圓面兩個方向注入太空蓮1號(2005年江西省撫州市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撫農審推字[2005001])、太空蓮2號(2005年江西省撫州市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撫農審推字[2005002])和太空蓮3號(2005年江西省撫州市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撫農審推字[2006003])種子內,注入能量2MeV或3MeV,劑量為1×1011或1×1012,離子注入方法與劑量見表1。種子回收后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常溫保存,第二年3-4月份,將種子沿種臍一端破一個20mm左右的小口,放入小口徑容器內用清水浸種催芽,水層深度為5-10cm,每2-3天換一次水,種芽長至15-20cm時,分粒定植于42cm或35cm口徑的營養缸內,缸內預先鋪一層30cm左右的水稻土,定植后缸內保持5cm左右水層,隨著植株逐漸長大,將水層深度調至15-20cm,當缸內長出第二片立葉時開始施肥,每次施入N15-P15-K15復合肥10g或菜子餅肥100g,以后每隔15天左右施一次肥,用量同上。在整個生長期間共施入N15-P15-K15復合肥50g或菜子餅肥500g。觀察記載離子注入法對白蓮生物習性、形態特征及經濟性狀產生的各種變異,進行單株選育,并將單缸現蕾7朵以上,粒重3.5克以上的單株保留。
根據上述單株選育經濟技術指標,共選育優良單株(系)56株。第三年將移栽于1m2小區內繼續進行系統選育,將總蓬數10蓬以上,粒重3.5克以上的小區保留。
表1、離子注入方式與劑量
根據上述系統選育技術經濟指標,共選育出編號為1-14-15,3-10-42,1-3-25三個株系,第三年移栽于66.7m2小區內進行品比試驗,以太空蓮3號品種為對照,將品比試驗畝產100公斤/畝以上,增產幅度達15%以上品種保留。其中以太空蓮3號為材料,兩頭注入C+P+離子,能量3MeV,劑量1×1011的處理,編號為3-10-42平均畝產達105公斤/畝,比對照太空蓮3號品種增產15.9%。
第五年、第六年編號為3-10-42品系參加區域試驗和多點試驗,平均畝產120公斤/畝,排名第一,比太空蓮系列品種增產15-20%左右,并命名為“京廣1號”。
權利要求
1.一種離子注入法育種選育子蓮新品種的方法,其特征是通過離子加速機將不同種類、不同劑量的離子注入子蓮種子,種子回收后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常溫保存,第二年3-4月份,將種子沿種臍一端破一個20mm左右的小口,放入小口徑容器內用清水浸種催芽,每2-3天換一次水,種芽長至15-20cm時,分粒定植于42cm或35cm口徑的營養缸內,缸內預先鋪一層30cm左右的水稻土,定植后缸內保持5cm左右水層,隨著植株逐漸長大,將水層深度調至15-20cm。當缸內長出第二片立葉時開始施肥,每次施入N15-P15-K15復合肥10g或菜子餅肥100g,以后每隔15天左右施一次肥,用量同上。在整個生長期間單缸共施入N15-P15-K15復合肥50g或菜子餅肥500g。觀察記載離子注入法對白蓮生物習性、形態特征及經濟性狀產生的各種變異,并將單缸現蕾7朵以上,粒重3.5克以上的單株保留。第三年將選育的單株(系)移栽于若干個1m2小區內繼續進行系統選育。將總蓬數10蓬以上,粒重3.5克以上的小區保留,第四年移栽于若干個66.7m2小區內進行品比試驗,以太空蓮3號(2005年撫州市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撫農審推字2005003)品種為對照,將品比試驗畝產100公斤/畝以上,增產幅度達15%以上品種保留。第五年、第六年進行區域試驗和多點試驗,表現突出的品系擴繁,品種育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離子注入法育種選育子蓮新品種的方法,其特征是通過離子加速機將P+、C+、N+離子,沿種子尖面和圓面兩個方向注入太空蓮1號、太空蓮2號、太空蓮3號種子內,注入能量2MeV或3MeV,劑量為1×1011或1×101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離子注入法育種選育子蓮新品種的方法,其特征是通過離子加速機將P+、C+離子,沿太空蓮3號種子尖面和圓面兩個方向注入種子內,注入能量3MeV,劑量1×1011。
全文摘要
本項目通過離子注入法育種技術,選育高產子蓮新品種,屬農作物育種領域。通過離子加速機將不同種類、不同劑量的離子注入子蓮種子,種子回收后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常溫保存,第二年3-4月份,將種子沿種臍一端破一個20mm左右的小口,浸種催芽,分粒定植,第三年將選育的單株(系)進行系統選育。第四年移栽進行品比試驗。第五年、第六年進行區域試驗和多點試驗,表現突出的品系擴繁,品種育成。本發明將離子束射到植物材料中去,通過離子束與生命物質相互的物理、化學作用引發強烈的生物效應,從而使生物產生各種變異,其中許多是自然條件下極為罕見或難以產生的,從中選出所期望的優良變異,經過培育成為新的植物品種。
文檔編號A01C1/00GK101069485SQ20071006920
公開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5日
發明者謝克強, 鄒東旺, 楊良波, 徐金星, 張香蓮 申請人:廣昌縣白蓮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