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適于高密度種植的李樹樹形及其樹體控制方法

文檔序號:386470閱讀:58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適于高密度種植的李樹樹形及其樹體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果樹栽培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適于高密度種植的李樹樹 形及其樹體控制方法。
技術背景矮化密植栽培可以大幅度縮短果樹的幼樹期和初果期,有利于早期豐產和果 園作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幾十年來,世界各國主要通過選育和 應用矮化砧木、矮化品種和矮化技術來減小和控制樹體的大小。然而喬砧果樹 密植必須要采用適合密植的樹形、整形修剪和樹體控制方法,否則隨樹齡增大, 必將出現果園郁閉,果品產量、質量下降,田間操作不便等問題。樹形和樹體大小是由樹體的骨架結構決定的。樹形不同,樹體的骨架結構不 同,樹冠體積的大小也不相同。換句話說,樹形不僅決定了樹體的形狀,而且 決定了樹體大小,即樹形決定樹體的高度和冠幅大小。每種樹形都有其特定的 樹高和冠幅,樹形不同,其樹高和冠幅也不相同。樹高是決定果園作業便利度 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冠幅則是決定果樹栽植密度的關鍵的因素。高密度栽培(1500株/hm2以上)的喬砧果園必須采用無主枝小冠幅樹形,再配以有效的控 冠技術才能將樹體大小控制在有限的空間范圍之內,從而實現早豐產、優質高 產穩產的栽培目標。目前李樹的樹形主要有以下四種 .(1) .自然圓頭形李樹樹形有相當一部分是自然生長或放任樹改造而成的。干高30 50厘米,5 8個主枝,錯開排列,主枝上每隔30 50厘米留一側枝, 側枝上配備枝組,或用大型枝組代替側枝。樹體整形比較簡單,苗木栽上以后, 在40 60厘米處剪截苗干,任其生長,然后保留5 8個骨干枝,除中心主枝 外,其余各主枝均向樹冠外圍伸展。這種樹形修剪量少,成形快,結果早,豐 產早,適合株行距4X5-6m的一般密植李園,但進入盛果期后樹冠內膛易空虛, 出現"光腿"現象,并導致產量品質下降。(2) .疏散分層形有明顯的中央領導干,主干高30 50厘米,全株6 10 個主枝,分層著生在中央領導干上。第1層3 4個主枝,按鄰接或鄰近排列, 層內距30厘米左右;第2層2個主枝;第3層1 2個主枝,彼此間水平夾角 基本相同。有的在第3層主枝以后,把中央領導干去掉,也有配備第4、 5層主 枝的。第3層以上的主枝只留1個側枝。第2層與第1層主枝的層間距60 100 厘米,以后各層間距40 60厘米,越向上越小。每個主枝上配備1-3個側枝, 一般第一層3個,第二層2個,第三層以上(含第三層)各1個。這種樹形的 特點是樹冠大,主枝多,層次分明,上下分布均勻,內膛不易空虛,但成形較 晚,適合株行距5X6-7m的稀植李園或4X5-6m的一般密植李園。(3).自然開心形干高20 40厘米,沒有中央領導干,全株3 4個主枝, 均勻分布,主枝上配備側枝,側枝上安排枝組。這種樹形光照條件好,結果面 積較大,生長較強,樹冠較牢固,但基本主枝少,早期產量低,適合株行距5 X6-7m的稀植李園或4X5-6m的一般密植李園。(4).紡錘形干高80厘米左右,中心干強壯。主枝自然環繞中心干著生, 不分層,水平開張,均勻地向四周延伸,主枝上不留側枝,直接著生結果枝組。 上部主枝著生稀疏,相對較短,下部主枝稍密,且大、長。紡錘形冠幅和主枝 均明顯小于自然圓頭形、疏散分層形和自然開心形,適合株行距3X5m的一般 密植李園。上述自然園頭形、疏散分層形和自然開心形均配備主枝、側枝等大型骨干 枝,樹體骨架大、冠幅大,因而只適于稀植和土壤瘠薄的沙荒地、山地和干旱 地區的一般密植李園。自然圓頭形順應了李樹的自然生長習性,修剪相對較輕, 對李樹生長促進也較輕,對成年后李樹的樹體高度、冠幅大小影響都不大;疏 散分層形有中心干,整形過程中始終強調中心干、主枝和側枝延長枝的中短截 修剪,以保證骨干枝延長枝具有較強的生長勢,這種修剪方法不僅對李樹樹體 的增大沒有抑制作用,反而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最終導致其冠幅顯著大于自 然生長的李樹;自然開心形無中心干,但主、側枝延長枝的修剪與疏散分層形 相同。自然開心形可使樹體矮化,但會顯著增大李樹的冠幅;紡錘形是國外矮 砧蘋果廣泛采用的主要樹形,1980 1990年代國內在喬砧蘋果栽培中大面積推 廣應用,但成功的范例很少。紡錘形有中心干和主枝,但主枝上不配備側枝, 主枝較小,開張角度大,主枝延長枝生長勢中庸。紡錘形使樹體明顯增高,但 可使冠幅顯著變小,因而適于一般密植果園。
上述幾種樹形樹體高大,僅適用于稀植或一般密植李園。對于高密度栽培, 世界范圍內尚未選育出較為理想的李樹矮化砧木,人工控制技術研究亦未取得 實質性進展,因此如何控制樹體大小是李樹高密度栽培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李樹根據李樹的生長結果習性,針對李樹高密度栽培的需 要,提供一種適于李樹高密度栽植的樹形和樹體控制方法,從而實現李樹的早 期豐產和優質、高產、穩產。本發明一種適用于高密度栽植的李樹樹形,樹形為圓柱形,由主干、中心干 和枝組構成,在中心干上直接著生枝組。上述李樹樹形,主干高度50 60cm,樹高2. 3 2.6m,冠幅1 2m,主干向 上直立延伸為的中心干,中心干上直接著生12 13個瘦長型結果枝組;枝組與 中心干之間開張角度60 70、結果后80 100";枝組均勻分布在中心干四周, 略成層分布,層間距25 35cm;枝組軸兩側分枝長度不超過50cm,背上分枝長 度不超過30cm。上述李樹樹形的樹體大小控制方法,按照如下步驟進行-(1) 栽后定干,高度70 80cm;萌芽后將苗干上離地面50 60cm以下的 萌芽抹掉;(2) 第一年夏季新梢長度達30 50cm時,從苗干上部選留一個生長勢最強 的直立新梢不動,作為中心干培養,疏掉二芽競爭梢和生長勢偏強的三芽梢; 然后從其余新梢中選3 4個均勻分布在苗干四周、長勢中等、開張角度40 60°的新梢留30 35cm摘心,促發副梢,培養第一層瘦長型枝組;(3) 作為中心干培養的直立梢長度達60 70cm時,留50 60cm剪梢,促 發分枝,培養第二層痩長型枝組;(4) 第一年冬季修剪疏除第一層枝組背上長度超過30cm的分枝和兩側長 度超過50cm的分枝;在中心干上第二層枝(二次枝)中選擇一個長勢最強的直 立二次枝作為中心干延長枝,其長度不超過60cm的不動,超過60cm的留50 60cm短截;疏去中心干延長枝的競爭枝,并從余下的分枝中選留3個長勢中庸、 開張角度較大、均勻分布在中心干周圍的二次枝甩放,培養第二層痩長型枝組;(5)第二年生長季修剪春末對第一、二層瘦長型枝組進行拉枝或拿枝處理, 使其與垂直方向呈60 70°角;中心干延長梢長度達30 50cm時,疏除二芽競
爭梢和生長勢偏旺的三芽梢,在其余新稍中選留3個長勢中庸、開張角度較大、 均勻分布在中心干周圍的新梢甩放不動,培養第三層痩長型枝組;及時疏除第 一、二層枝組上的直立旺梢;作第三層大型枝組培養的新梢長度超過40cm時留 30 35cm摘心;中心干延長稍長度達60 70cm時留50 60cm剪稍,促發分枝, 培養第四層結果枝組;(6) 第二年冬季修剪在中心干延長枝上部分枝部位選一直立二次枝甩放不動,作為新的中心干延長枝;疏除中心干延長枝的競爭枝,并在余下的枝條中 選留3個長勢中庸、開張角度40 60"、均勻分布在中心干延長枝周圍的二次枝 甩放不動,培養第四層瘦長型結果枝組;所有枝組延長枝均甩放不動;疏除枝 組背上長度超過30cm的枝條、兩側長度超過50cm的枝條及中心干上長度超過 50cm的枝條;(7) 第三年及多年生樹的修剪第三年春末對第三、四層枝組進行拉枝,使 其角度開張為60 70";冬季修剪時,將中心干第四層枝組以上部分剪掉;每年及時疏除枝組背上長度超過30cm的枝梢、兩側長度超過50cm的枝梢;對長度 超出設計樹冠大小范圍的瘦長型枝組的枝頭進行回縮修剪,可得本發明樹形及 保持本發明樹形。上述控制方法中所述的主干、苗干、中心干、二次枝、疏除、短截、剪稍、 回縮、甩放、拿枝、拉枝、摘心等概念都屬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常規知識。本發明主要是通過①采用中心干上直接著生痩長型結果枝組的無主枝圓柱 形結構;②疏掉壯梢壯枝,利用長勢中庸的新稍或二次枝培養痩長型結果枝組; ③對作為枝組培養的新稍進行摘心,促發分枝,分散其生長勢; 枝組帶頭枝 冬季甩放不截;⑤及時疏除樹體上長度超過30cm的直立枝梢和枝組軸兩側長 度超過50cm的枝梢等方法先使樹體上的枝條全部轉化為中、短枝和長勢中弱 的長枝,消除其修剪反應敏感性,然后再通過對超出設計范圍的枝梢進行疏除 或回縮等修剪方法來實現對樹體大小的控制。本發明采用圓柱形樹形,中心干上直接著生瘦長型結果枝組,無主、側枝 等大型骨干枝,冠幅小,枝條細,植株所占空間小,修剪反應不敏感,樹體大 小容易控制。而傳統樹形均有大型主枝,有的還有大側枝和副側枝,冠幅大, 強壯枝多,植株占用空間大,修剪反應敏感,樹體大小無法控制。
本發明以夏季修剪為主,冬季修剪只疏不截,只疏除樹冠內長度超過30cm 的直立枝、枝組兩側長度超過50cm的長枝和過密枝,并將超出設計范圍的枝條 疏除或回縮至設計范圍之內,其余枝條一律甩放。而傳統整形修剪以冬季為主, 冬季修剪要對中心干延長枝、主枝延長枝、側枝延長枝、結果枝組帶頭枝進行 中短截。中短截修剪反應最敏感,可顯著增強生長勢,促進樹冠擴大,導致樹 體大小難以控制,且不利于花芽分化和早期豐產。而結果枝組回縮對樹勢的增 強作用不大,疏放修剪則對樹勢有一定的削弱作用,既有利于樹體控制,又有 利于花芽分化和早期豐產。
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l)本發明適用于株行距為1 2X2 3m的高密 度李園;(2)本發明樹形為圓柱形,有中心干,無主枝,中心干上直接著生痩 長型結果枝組和結果枝,樹體結構和整形修剪技術簡單,成形快;(3)本發明 李樹冠幅小,樹勢中庸,對修剪反應不敏感,冠幅大小容易控制,而傳統樹形 一般有主枝、側枝等大型骨干枝,冠幅大,樹勢強壯,修剪反應敏感,樹冠大 小無法控制;(4)本發明方法以夏季修剪為主,與傳統的李樹整形主要在冬季 進行相比,本發明方法修剪量小,修剪反應不敏感,幼樹生長快,枝量增加快, 小枝多,結果早,進入豐產期早,樹體大小容易控制;(5)整形期間,本發明 每年夏季對中心干延長枝上的新稍去強留中弱,長勢中等的培養枝組,弱的培 養結果枝,并對培養結果枝組的新稍進行摘心,促其分枝,分散其生長勢,消 除其修剪反應敏感性,而傳統整形主要在冬季修剪時進行,每年對骨干枝延長 枝進行中短截,修剪反應敏感,越修剪生長越旺盛;(6)本發明方法簡單易學、 操作簡便,可始終將樹體大小控制在設定范圍之內,并可進行標準化的管理, 使李樹實現早期豐產、優質高產、穩產。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2000年在北京市房山區竇店鎮北京金櫻桃農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科研生產 基地40畝沙壤土地上栽植藍寶石和紅寶石兩個品種,栽植密度為1.5X3m。設 計樹形與結構指標干高50 60cm,樹高2.3 2.6m,最大冠幅南北1.6m, 東西2.0m。
具體步驟如下
(1)2000年3月定植,定干高度80cm;萌芽后,將苗干上50cm以下的萌芽 上述幾種樹形樹體高大,僅適用于稀植或一般密植李園。對于高密度栽培, 世界范圍內尚未選育出較為理想的李樹矮化砧木,人工控制技術研究亦未取得 實質性進展,因此如何控制樹體大小是李樹高密度栽培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李樹根據李樹的生長結果習性,針對李樹高密度栽培的需 要,提供一種適于李樹高密度栽植的樹形和樹體控制方法,從而實現李樹的早 期豐產和優質、高產、穩產。本發明一種適用于高密度栽植的李樹樹形,樹形為圓柱形,由主干、中心干 和枝組構成,在中心干上直接著生枝組。上述李樹樹形,主干高度50 60cm,樹高2. 3 2.6m,冠幅1 2m,主干向 上直立延伸為的中心干,中心干上直接著生12 13個瘦長型結果枝組;枝組與 中心干之間開張角度60 70、結果后80 100";枝組均勻分布在中心干四周, 略成層分布,層間距25 35cm;枝組軸兩側分枝長度不超過50cm,背上分枝長 度不超過30cm。上述李樹樹形的樹體大小控制方法,按照如下步驟進行-(1) 栽后定干,高度70 80cm;萌芽后將苗干上離地面50 60cm以下的 萌芽抹掉;(2) 第一年夏季新梢長度達30 50cm時,從苗干上部選留一個生長勢最強 的直立新梢不動,作為中心干培養,疏掉二芽競爭梢和生長勢偏強的三芽梢; 然后從其余新梢中選3 4個均勻分布在苗干四周、長勢中等、開張角度40 60°的新梢留30 35cm摘心,促發副梢,培養第一層瘦長型枝組;(3) 作為中心干培養的直立梢長度達60 70cm時,留50 60cm剪梢,促 發分枝,培養第二層痩長型枝組;(4) 第一年冬季修剪疏除第一層枝組背上長度超過30cm的分枝和兩側長 度超過50cm的分枝;在中心干上第二層枝(二次枝)中選擇一個長勢最強的直 立二次枝作為中心干延長枝,其長度不超過60cm的不動,超過60cm的留50 60cm短截;疏去中心干延長枝的競爭枝,并從余下的分枝中選留3個長勢中庸、 開張角度較大、均勻分布在中心干周圍的二次枝甩放,培養第二層痩長型枝組;(5)第二年生長季修剪春末對第一、二層瘦長型枝組進行拉枝或拿枝處理, 使其與垂直方向呈60 70°角;中心干延長梢長度達30 50cm時,疏除二芽競 結果2000年定植至今8年,樹勢中庸健壯,樹冠大小一直控制在設計 范圍之內,全園通透性良好。平均畝產2002年1250kg, 2003年2510kg,以 后年畝產控制在3000kg左右。實施例22004年在中國農業大學臨漳果樹試驗站沙土地上定植李樹高密度栽培技術 示范園0.5hm2,品種為黑寶石和紅寶石,栽植密度為1.5X3m。 具體步驟如下(1) 2004年3月定植,定干高度80cm;萌芽后,將苗干上50cm以下的萌芽 全部抹除;長梢長度達30 50cm時,選1個生長最旺盛的直立新梢任其自由生 長,培養中心干,疏除二芽和三芽競爭梢,其余新梢選3 4個均勻分布在苗干 四周不同方向、生長勢中庸、開張角度40 60。的新梢,留30 35cm摘心,促 發分枝,分散其生長勢,培養第一層痩長型大型枝組;(2) 作中心干培養的新梢長度達60 70cm時,留50 60cm剪梢,促發副梢, 培養中心干和第二層瘦長型大型枝組;(3) 第一年冬季修剪疏除第一層枝組背上長度超過30cm的直立枝和兩側 長度超過50cm的枝條;在中心干上第二層枝(二次枝)中選擇一個長勢最強的 直立二次枝作為中心干延長枝,其長度不超過60cm的不動,超過60cm的留50 60 cm短截;疏去中心干延長枝的競爭枝,并從余下的分枝中選留3個長勢中 庸、開張角度較大、均勻分布在中心干周圍的二次枝甩放,培養第二層瘦長型 枝組;疏除二芽競爭枝;其它枝條甩放;(4) 第二年生長季修剪春末對第一、二層瘦長型枝組進行拉枝或拿枝處理, 使其與垂直方向呈60 70°角;中心干延長梢長度達30 50cm時,疏除二芽競 爭梢和生長勢偏旺的三芽梢,在其余新稍中選留3個長勢中庸、開張角度較大、 均勻分布在中心干周圍的新梢甩放不動,培養第三層瘦長型枝組;及時疏除第 一、二層枝組上的直立旺梢;作第三層大型枝組培養的新梢長度超過40cm時留 30 35cm摘心;中心干延長稍長度達60 70cm時留50 60cm剪稍,促發分枝,培養第四層結果枝組;(5)第二年冬季修剪第二年冬季修剪前,樹體大小己達設計要求。修剪 時,在中心干延長枝的頂部選擇一個直立的二次枝甩放,作為新的中心干延長 枝;疏除中心干延長枝的競爭枝,并在余下的分枝中選擇3個長勢中庸、開張角度40 60"、均勻分布在中心干周圍的二次枝甩放,以培養四層瘦長型結果枝 組;一、二、三層枝組的帶頭枝均甩放不動,并疏除枝組背上長度超過30cm的 枝條、兩側長度超過50cm的枝條及中心干上長度超過50cm的枝條。(6)三年生及多年生樹的修剪與樹體控制第三年春末對第三、四層枝組進 行拉枝,使其角度開張為60 70";冬季修剪時,將中心干第四層枝組以上部分 剪掉。每年及時疏除枝組背上長度超過30cm的枝梢、兩側長度超過50cm的枝 梢;對長度超出設計樹冠大小范圍的瘦長型大型枝組的枝頭進行回縮或疏枝修 剪,始終將樹體大小維持在設定范圍之內。結果2004年定植至今4年,樹勢中庸健壯,樹冠大小一直控制在設計 范圍之內,全園通透性良好。2005年見果,平均畝產2006年1350kg, 2007 年2380kg。
權利要求
1 、 一種適用于高密度栽植的李樹樹形,其特征在于樹形為圓柱形,由主干、 中心干和枝組構成,在中心干上直接著生枝組。
2、按照權利要求l所述的李樹樹形,其特征在于主干高度50 60cm,樹 高2.3 2.6m,冠幅1 2m,主干上為直立的中心干,中心干上直接著生12 13個痩長型結果枝組;枝組與中心干之間開張角度60 70",結果后80 100"; 枝組均勻分布在中心干四周,略成層分布,層間距25 35cm;枝組軸兩側分枝 長度不超過50cm,背上分枝長度不超過30cm。
3、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李樹樹形的樹體大小控制方法,按照如下 步驟進行(1) 栽后定干,高度70 80cm;萌芽后將苗干上離地面50 60cm以下的 萌芽抹掉;(2) 第一年夏季新梢長度達30 50cm時,從苗干上部選留一個生長勢最強 的直立新梢不動,作為中心干培養,疏掉二芽競爭梢和生長勢偏強的三芽梢; 然后從其余新梢中選3 4個均勻分布在苗干四周、長勢中等、開張角度40 60('的新梢留30 35cm摘心,促發副梢,培養第一層痩長型枝組;(3) 作為中心干培養的直立梢長度達60 70cm時,留50 60cm剪梢,促 發分枝,培養第二層瘦長型枝組;(4) 第一年冬季修剪疏除第一層枝組背上長度超過30cm的分枝和兩側長 度超過50cm的分枝;在中心干上第二層枝(二次枝)中選擇一個長勢最強的直 立二次枝作為中心干延長枝,其長度不超過60cm的不動,超過60cm的留50 60cm短截;疏去中心干延長枝的競爭枝,并從余下的分枝中選留3個長勢中庸、 開張角度較大、均勻分布在中心干周圍的二次枝甩放,培養第二層痩長型枝組;(5)第二年生長季修剪春末對第一、二層瘦長型枝組進行拉枝或拿枝處理, 使其與垂直方向呈60 70"角;中心干延長梢長度達30 50cm時,疏除二芽競 爭梢和生長勢偏旺的三芽梢,在其余新稍中選留3個長勢中庸、開張角度較大、 均勻分布在中心干周圍的新梢甩放不動,培養第三層瘦長型枝組;及時疏除第 一、二層枝組上的直立旺梢;作第三層大型枝組培養的新梢長度超過40cm時留 30 35cm摘心;中心干延長稍長度達60 70cm時留50 60cm剪稍,促發分枝, 培養第四層結果枝組; (6)第二年冬季修剪在中心干延長枝上部分枝部位選一直立二次枝甩放不 動,作為新的中心干延長枝;疏除中心干延長枝的競爭枝,并在余下的枝條中選留3個長勢中庸、開張角度40 60"、均勻分布在中心干延長枝周圍的二次枝 甩放不動,培養第四層痩長型結果枝組;所有枝組延長枝均甩放不動;疏除枝 組背上長度超過30cm的枝條、兩側長度超過50cm的枝條及中心干上長度超過 50cm的枝條;(7)第三年及多年生樹的修剪第三年春末對第三、四層枝組進行拉枝,使 其角度開張為60 70";冬季修剪時,將中心干第四層枝組以上部分剪掉;每年 及時疏除枝組背上長度超過30cm的枝梢、兩側長度超過50cm的枝梢;對長度 超出設計樹冠大小范圍的痩長型枝組的枝頭進行回縮修剪,可得并本發明樹形。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高密度栽植的李樹樹形,本發明李樹樹形為圓柱形,由主干、中心干和枝組構成,在中心干上直接著生枝組。本發明樹體結構和整形修剪技術簡單,成形快;本發明李樹冠幅小,樹勢中庸,對修剪反應不敏感,冠幅大小容易控制。本發明還公開了獲得上述樹形的而進行樹體控制的方法,本發明方法以夏季修剪為主,修剪量小,修剪反應不敏感,幼樹生長快,枝量增加快,小枝多,結果早,進入豐產期早,樹體大小容易控制;本發明方法簡單易學、操作簡便,可始終將樹體大小控制在設定范圍之內,并可進行標準化的管理,使李樹實現早期豐產、優質高產、穩產。
文檔編號A01G17/00GK101120645SQ20071017554
公開日2008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30日
發明者賈克功 申請人:中國農業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