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節水保潔功能的新型環保花盆及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節水保潔功能的新型環保花盆及材料,具體來說是用一種良好吸水性樹脂材料(SAP)構成花盆內壁,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屬于建筑、裝飾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人民的物質文化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杜絕和減少能源和資源的浪費也勢在必行。節能行動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便須從小事出發,本發明鑒于普通花盆的結構缺陷(普通花盆底部通常有一小孔以便于過量水分的流出,這樣不但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同時隨水流出的土質還污染了居室環境)而該節水保潔花盆是由兩層壁構成,內壁用高吸水性樹脂材料構成以吸收多余的水分,外壁用不透水材料構成以防止水分的散失。高吸水性樹脂材料(SAP)是一種具有一定交聯程度的高聚物,能夠很快地吸收比自身重量大數百倍的水形成凝膠,該凝膠在一定壓力下仍能保持住水分而不分離出來。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機溶劑和油,且具備高分子材料的優點,與傳統的吸水材料相比具有更大的優勢與海綿、棉花、纖維素、硅膠相比,高吸水性樹脂的吸水量大、保水性強,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可吸收自身重量幾百倍、上千倍,最高可以達到上萬倍的水,被冠予"超級吸水劑"的桂冠。高吸水性樹脂的種類很多,所用原料及工藝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類型有聚丙烯酸酯類、聚乙烯醇類、醋酸乙烯共聚物類、聚氨酯類、聚環氧乙烷類、淀粉接校共聚物類等,此外還有與橡膠共混的復合性吸水材料。在上述各種類3型中,研究開發較多的為聚丙烯酸酯類。該樹脂系以丙烯酸和燒堿為主要原料,采用逆向聚合法而制得。由于工藝較為簡單,易于操作,制得的樹脂吸水率高,生產成本較低,因此發展非常迅速。高吸水性樹脂是一種白色或徽黃色、無毒無味的中性小顆粒。它與海綿、沙布、脫脂棉等吸水材料的物理吸水性不同,是通過化學作用吸水的。所以樹脂一旦吸水成為膨脹的凝膠體,即使在外力作用下也很難脫水,因此可用作農業、園林、苗不移植用保水劑。在蔬菜,花卉種植中,預先在土壤中撒千分之幾的高吸水性樹脂,可使蔬菜長勢旺盛,增加產量。在植樹造林中,各種苗木移植期間往往因為保管不善而干枯死亡。如果將剛出土的苗木用高吸水性樹脂的水凝膠液進行保水處理,其成活率可顯著提高。有人做過山茶花、珊瑚樹的移植試驗。經保水處理的成活率達百分之百,而未作處理的成活率很低或全部死亡。高吸水性樹脂還可作為種子涂覆劑,在飛播造林、人造草原方面大顯身手。高吸水性樹脂除具有吸水量高,保水性好、吸水性快,吸氨力強、無毒副作用等特點外,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它與苯、甲苯、丙酮、乙醚、甲醇、乙醇、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醋酸等化學試劑混合時,可使試劑脫水,卻不與試劑發生化學反應。它吸收試劑中的水份后,變成一種凝膠狀的物質。質量參數<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粒度20180目應用領域1、農業生產中的植物育苗、移載;2、花草園藝中高價值園林、家庭盆景觀償植物的培育;3、干旱地區的作物種植;4、大棚蔬菜種植。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節水保潔功能的新型環保花盆,其特征在于節水保潔花盆是由兩層壁構成,內壁用高吸水性樹脂材料構成以吸收多余的水分,外壁用不透水材料構成以防止水分的散失。新型環保花盆及材料是由下述配方組成的高吸水性樹脂20-40粘接成型材料5-10硅酸鹽材料30-50。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具有節水保潔功能的新型環保花盆,其特征在于高吸水性樹脂是一種白色或微黃色、無毒無味的中性小顆粒。其種類很多,所用原料及工藝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類型有聚丙烯酸酯類、聚乙烯醇類、醋酸乙烯共聚物類、聚氨酯類、聚環氧乙烷類、淀粉接校共聚物類等,此外還有與橡膠共混的復合性吸水材料。在h述各種類型中,研究開發較多的為聚丙烯酸酯類。該樹脂系以丙烯酸和燒堿為主要原料,采用逆向聚合法而制得。3.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具有節水保潔功能的新型環保花盆,其特征在于粘接成型材料用丙烯酸粘合劑或者無機粘合劑,如水玻璃。4.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具冇節水保潔功能的新型環保花盆,其特征在于硅酸鹽材料用水泥或陶瓷材料。全文摘要一種具有節水保潔功能的新型環保花盆及材料。該節水保潔花盆是由兩層壁構成,內壁用高吸水性樹脂材料(SAP)構成以吸收多余的水分,外壁用不透水材料構成以防止水分的散失。本發明的優點是既節約了水資源防止水資源浪費,又保持了室內環境清潔,同時減少了澆水次數極大程度節約了人力。而且該節水保潔花盆對干旱地區的作物種植以及園林苗圃的移植等也均具有長遠的應用前景,是一款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新型實用環保型產品。文檔編號A01G9/02GK101455163SQ20071030101公開日2009年6月17日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3日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3日發明者李青山,闞保濤申請人:闞保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