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割草機打草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園林機械的部件,具體涉及一種割草機的打草機構。
技術背景割草機作為一種便攜式園林機械,隨著人們對植被生態和城市園林的意識與要求不斷增強,應用越來越廣泛與頻繁。打草機構作為割草機的切割裝置尤其重要。其構造直接影響著 操作者的勞動強度與工作質量,以及尼龍繩的消耗和打草機構自身的使用壽命。目前,國內外割草機所使用的打草機構一般分為一次性打草繩式和存儲打草繩式兩種。 本實用新型為存儲打草繩式。當前市場所使用的存儲打草繩式打草機構,有的與割草機連接 很麻煩,需要先將打草機構拆開來,將打草頭盒與割草機輸出軸連接上后再組裝好打草機構, 使用極不方便;有的機構放繩是通過繞繩座與打草頭盒或打草頭蓋之間的棘爪錯開定位,從 而讓繞繩座旋轉來實現的,壓蓋外端壓在地面上,里端壓著繞繩座,壓蓋會隨著繞繩座一起 轉動,由于壓蓋與地面摩擦,阻力很大,很容易造成出繩不暢的情況;有的機構出繩口為封 閉孔,尼龍繩需要從孔中穿入,組裝時很不方便,而且容易造成尼龍繩繞線錯亂。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穩定可靠的、便于組裝和使用的割草機的打草 機構。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割草機的打草機構,主要由打草頭盒(l),置于打草頭盒(1)內的繞繩座(2)和彈簧(3),壓在彈簧(3)上且置于打草頭盒(1)中的壓蓋(4),以及扣在打草頭盒(1)上用于壓住壓蓋(4) 的打草頭蓋(5)所構成。打草頭盒(l)中心處固裝有一金屬件,金屬件上有左旋螺紋孔(6),無須拆開打草機構, 直接與打草機輸出軸相接,方便快捷。繞繩座(2)的內圓柱面上有兩圈均勻分布的凸臺(凸臺 圈10和凸臺圈12),每圈凸臺的個數至少為2個,相臨凸臺圈上的凸臺不處于同一經線上; 壓蓋(4)外圓柱面上有用來與繞繩座(2)凸臺相配合的均勻分布的凸臺圈(11)。如此以來,自 由狀態下,繞繩座(2)在打草頭盒(1)內可以轉動一個角度,當有外力壓下壓蓋(4)后,繞繩座 (2)可以沿自由狀態下的轉動方向繼續轉動一個角度,外力松丌后,壓蓋(4)在彈簧(3)彈力作 用下彈回自由狀態。壓蓋(4)與打草頭盒(1)采用一種棘爪連接(棘爪13和棘爪14),在外力 作用下,只能沿壓蓋(4)的中心軸方向上下滑動,但不發生相對轉動,只起單一的定位轉動一 定角度后的繞繩座(2)。整個過程中壓蓋(4)不會擠壓到繞繩座(2),只取到對繞繩座(2)旋轉 時候的定位作用,從而完全避免了繞繩座(2)旋轉的時候受到阻力而造成出繩不暢。打草頭盒 (l)外圓柱面上有2~10個出繩口,出繩口順著打草頭盒(l)開口的方向,開有缺口 (7),便 于組裝和卡繩。打草頭蓋(5)上對應打草頭盒(1)的缺口的位置設置有凸臺(8),防止尼龍繩 從出繩口缺口 (7)處躥出。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打草頭盒,2-繞繩座,3-彈簧,4-壓蓋,5-打草頭蓋,6-左旋螺紋孔。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零件分解圖;圖3為出繩口的示意圖; 圖中7-缺口, 8-凸臺。圖4為繞繩座(2)與壓蓋(4)的凸臺結構示意圖; 圖中10-繞繩座(2)正面第一圈凸臺,11-壓蓋(4)外圓周面上的凸臺,12-繞繩座(2)中與正 面第一圈凸臺相臨的凸臺圈。圖5為打草頭盒(1)與壓蓋(4)的凸臺結構示意圖; 圖中13-壓蓋(4)內圓周面上的棘爪,14-打草頭盒(l)中與棘爪(13)相配合的棘爪。圖6為繞繩座(2)的凸臺結構展開圖,以及繞繩座(2)的出繩時候的運動過程圖;圖中空心箭頭為壓蓋(4)運動的方向,實心箭頭為繞繩座(2)運動的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所示,將纏繞好尼龍繩的繞繩座(2)裝入打草頭盒(1)內,由于打草頭盒(l) 的出繩口開有缺口,無需將尼龍繩從孔中穿入,直接將尼龍繩卡入缺口中即可。然后向打草 頭盒(1)的腔內裝上彈簧(3),隨后在彈簧(3)上端扣上壓蓋(4),最后將打草頭蓋(5)套在壓蓋 (4)上,并將其壓向打草頭盒(l),打草頭蓋(5)上有凸臺,正好封住打草頭盒(l)的出繩口開 有缺口,使兩者相扣在一起即可。使用時,將組裝好的打草機構上的左旋螺紋孔(6)對準割草機的輸出軸,直接擰固在輸 出軸上即可,無須拆開打草機構。起動機器后,整個打草機構會隨著割草機的輸出軸一起轉 動。準備打草之前或者繩子因使用消耗而變短之后,先在硬地面上向下磕壓蓋(4),壓蓋(4) 會向機構単移動,如圖(7)所示,原本用來定位繞繩座(2)的壓蓋(4)外圓周面凸臺(11)也隨著 離開了繞繩座(2)內圓周面上的一圈凸臺(10)。這樣繞繩座(2)失去推動力,由于慣性,繞繩 座(2)減慢轉速,相對于打草頭盒(1)和壓蓋(4)發生轉動。這樣尼龍繩就丌始從出繩口甩出, 直至繞繩座(2)被壓蓋(4)外圓周面凸臺卡住;當壓蓋(4)離丌地面后,在彈簧(3)的作用下, 向外彈起,外圓周面凸臺(11)從凸臺圈(12)回到凸臺圈(10)上來,同樣的,繞繩座(2)再次失 去推動力,由于慣性,繞繩座(2)減慢轉速,相對于打草頭盒(1)和壓蓋(4)再次轉動。尼龍繩 繼續從出繩孔甩出,直至被壓蓋(4)外圓周面凸臺卡住。如此循環構成出繩過程。在普通打草 裝置中,壓蓋都承擔著下壓繞繩座的功能,所以有的壓蓋壓下后很容易被卡住,無法回位到 自由狀態;有的繞繩座定位不住,出繩不止,造成尼龍繩浪費;有的壓蓋會隨著繞繩座一起 旋轉,容易增加負荷,引起出繩不暢。本實用新型中,壓蓋不擠壓繞繩座,只起單一的定位 繞繩座的作用,不會對其造成阻力,保證出繩暢通和定位及時有效。
權利要求1.一種割草機的打草機構。主要由打草頭盒(1),置于打草頭盒(1)內的繞繩座(2)和彈簧(3),壓在彈簧(3)上且置于打草頭盒(1)中的壓蓋(4),以及扣在打草頭盒(1)上用于壓住壓蓋(4)的打草頭蓋(5)所構成。其特征在于打草頭盒(1)中心處固裝有一金屬件(6),金屬件(6)上有左旋螺紋孔,割草時直接與割草機輸出軸相接;壓蓋(4)與打草頭盒(1)采用一種棘爪連接;自由狀態下,繞繩座(2)在打草頭盒(1)內可以轉動一個角度,當有外力壓下壓蓋(4)后,繞繩座(2)可以沿自由狀態下的轉動方向繼續轉動一個角度,外力松開后,壓蓋(4)在彈簧(3)彈力作用下彈回自由狀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割草機的打草機構,其特征在于繞繩座(2)的內圓柱面上有 幾圈均勻分布的凸臺,每圈凸臺的個數至少為2個,相臨凸臺圈上的凸臺不處于同一經線上; 壓蓋(4)外圓柱面上有用來與繞繩座(2)凸臺相配合的均勻分布的凸臺圈。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割草機的打草機構,其特征在于壓蓋(4)與打草頭盒(1)采用 一種棘爪連接,壓蓋(4)只能沿打草頭盒(1)的中心軸方向.匕下滑動,不發生相對轉動。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割草機的打草機構,其特征在于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割草 機的打草機構,其特征在于打草頭盒(1)外圓柱面上有2 10個出繩口,出繩口順著打草頭 盒(l)開口的方向開有缺口。
5. 根據權利要求1和4所述的割草機的打草機構,其特征在于打草頭蓋(5)上對應打草 頭盒(l)的缺口的位置設置有凸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園林機械部件,具體涉及一種割草機的打草機構。主要由打草頭盒(1),繞繩座(2),彈簧(3),壓蓋(4)和打草頭蓋(5)構成。其特征在于打草頭盒(1)中心處固裝有一金屬件(6),其上有螺紋孔,無須拆開打草機構便可直接與打草機輸出軸相接,方便快捷;壓蓋(4)分別與打草頭盒(1)和繞繩座(2)之間采用兩種連接,在不同情況下,繞繩座(2)在打草頭盒(1)內可自由轉動一定角度,確保出繩暢通;打草頭盒(1)出繩口上開有缺口(7),打草頭蓋(5)上有對應的凸臺,便于卡繩。本實用新型具有穩定可靠、便于組裝和使用的特點。
文檔編號A01D34/412GK201045778SQ200720070598
公開日2008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4日
發明者嚴英堯, 張海燕 申請人:上海威耳特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