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適合寬壟溝灌的淺松除草割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合于寬壟溝灌種植體系下淺松除草,促進 寬壟滲水的松壟機割刀,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技術背彔固定溝灌保護性耕作技術在國外己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廣,并創造 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由于缺少配套機具,寬壟中部作物 的缺水問題,阻礙著寬壟溝灌種植體系在我國的發展。因此,研制促 進壟體滲水的松壟機的配套機具迫在眉睫。已有的相關機具有以專利號200410000233. 8為代表的側彎刀 式深松機,但是其易破壞壟體且不能有效切斷根荏;以專利號 200410000234. 2為代表的驅動式圓盤淺松機,由于造價高且所需要 的正壓力大,使得其應用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適合寬壟溝灌的淺松除草割刀, 它能促進寬壟壟體的滲水,以解決寬壟溝灌種植體系下淺松除草和寬 壟中部作物的缺水問題。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包括適合寬壟溝灌的淺松除草割刀,其割刀是平面割刀,割刀采用雙 翼形結構。 上述的適合寬壟溝灌的淺松除草割刀中,割刀刃口可為上磨刃或 下磨刃,也可是上下磨刃。上述的適合寬壟溝灌的淺松除草割刀中,其兩翼的翼張角①的取值范圍是60。 120° 。本實用新型寬壟溝灌松壟機割刀具有以下優點(1)結構簡單 合理,不僅切割省力,而且節約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經濟 效益;(2)有利于播前灌水和除草。可以減少化學除草導致的土壤污 染及雜草抗藥性的產生,有利于人工和機械除草;(3)經本割刀淺 松后,可以提高溝灌的滲水性,溝灌節水并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了 漫灌后結殼(溝灌時水不漫過壟面)對作物出苗的影響;該淺松機割 刀將會推動寬壟溝灌保護性耕作技術的進一步推廣。
圖1為本實用新型適合寬壟溝灌的淺松除草割刀的俯視圖;圖2為帶有本適合寬壟溝灌的淺松除草割刀的機架的主視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案圖中所示l為平刀,2為連接桿,3為夾板,4為機架,5為三 點懸掛裝置,6為螺栓,O為翼張角。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進行描述如圖1、圖2、圖3所示,平刀1的兩翼部與連接桿2固定連接, 如焊接,連接桿2的上部通過夾板3用螺栓6連接到機架4上,通過 三點懸掛裝置5將機架4連接到拖拉機上。本割刀為平刀,且采用雙 翼型結構,兩翼之間的夾角或稱翼張角巾為60。 120° ,兩翼左右 對稱。此種割刀入土性能好,回土能力強。工作的幅寬是一定的,也 就是割刀的寬度。通過調節割刀柄與機架的相對位置來調節割刀松土 的深度。本割刀刃口為上磨刃或下磨刃或上下磨刃,以適應不同的土作業時,使用本寬壟溝灌淺松機割刀,松土深度是15cm左右, 符合農藝要求。割刀入土切割壟體,由于割刀是平面割刀,且采用雙 翼型結構,這種結構阻力小,且具有滑切作用,切割省力,能保證在 切斷根茬的同時,上下土層基本保持不變,完成松土過程。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 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 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適合寬壟溝灌的淺松除草割刀,其特征在于,割刀是平面割刀,割刀采用雙翼形結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合寬壟溝灌的淺松除草割刀,其特 征在于,割刀刃口為上磨刃或下磨刃或上下磨刃。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適合寬壟溝灌的淺松除草割刀, 其特征在于,其兩翼的翼張角0為60。 120° 。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適合寬壟溝灌的淺松除草割刀, 其特征在于,其兩翼左右對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合于寬壟溝灌種植體系下淺松除草,促進寬壟滲水的松壟機割刀,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本適合寬壟溝灌的淺松除草割刀的特點是割刀是平面割刀,割刀采用雙翼形結構。使用本實用新型,有利于播前灌水和除草,可以減少化學除草導致的土壤污染及雜草抗藥性的產生,有利于人工和機械除草;采用溝灌代替大水漫灌,溝灌節水并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了灌水后結殼(溝灌時水不漫過壟面)對作物出苗的影響;結構簡單合理,不僅切割省力,而且節約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A01B39/00GK201048466SQ200720148970
公開日2008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8日
發明者進 何, 周雪青, 姚宗路, 朱國輝, 李太偉, 李洪文, 李問盈, 王慶杰, 王曉燕, 浩 陳 申請人:中國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