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

文檔序號:310656閱讀:38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屬于淡水貝類的繁育方法的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珍珠產量達到1800多噸,98%以上是淡水珍珠。我國珍珠產量 占世界總產量的95%以上,已成為世界第一產珠大國,但產值僅占世界珍珠 總產值的10%,主要原因是大規格、高質量的珍珠比例很低,而種質問題是 造成珍珠規格和質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于是上海海洋大學和浙江省諸暨市王 家井珍珠養殖場進行聯合攻關,自2000年至2006年歷經7年時間共同培育 出新品種康樂蚌[池蝶蚌i^n'opw;s "/2/egW ( $ ) x三角帆蚌i^n'o戸^ Cwm/"g// (^)],國家品種登記號GS 02 001 2006, 2007年1月被全國水產原
良種審委會審定為適宜在全國推廣養殖的優良雜交種。它是以池蝶蚌選育群 體為母本,三角帆蚌鄱陽湖選育群體為父本,雜交而獲得。
池蝶蚌系軟體動物門iWo//wsca,隸屬于雙殼綱所va/v/a,真瓣鰓目 £w/awe〃Arawc/^,蚌科f/w'omW"e,帆蚌屬//少/ n'ow:s,池蝶蚌與三角帆蚌同 屬,原產于琵琶湖、赤霞湖等地,池蝶蚌是日本淡水珍珠的主要育珠貝類, 我國1997年從日本引進了池蝶蚌,目前,池蝶蚌繁育技術完全照搬三角帆蚌 相應技術規程,暴露出出苗率低、產量不夠穩定的問題,為了擴大康樂蚌的 推廣范圍,必須建立穩定的親蚌雜交配套系。因此亟待建立一套穩定高效的 池蝶蚌幼蚌繁育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池蝶蚌幼蚌穩定高效的繁育方法。 本發明所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5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 親蚌培育步驟;
(2) 采苗步驟;
(3) 寄生階段蚌苗培育步驟;
(4) 脫苗后蚌苗培育步驟;及
(5) 小蚌培育步驟。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親蚌培育步驟包括優質親蚌選擇所述 親蚌蚌齡為3 5齡,體重為600 800g、殼長為15 20cm;優選的親蚌蚌齡 為4 5齡;所述親蚌的外觀,蚌殼外表疏密相間的生長線寬大,清晰可見; 蚌體厚實,蚌殼鮮艷光亮,呈青藍色,或褐紅色,或黑褐色,或黃褐色;外鰓 整齊無缺損,無寄生物;體質健壯,無任何病害;受驚后兩殼閉合迅速,噴 水有力;所述親蚌的選擇時間為繁育前一年的秋冬季節,優選的選擇時間為 晚秋,并專池培育,避免了劣質種源的混雜;
所述采苗步驟包括寄主魚營養強化培育投喂飼料有切斷的蚯蚓、鮮蛋、 切碎煮熟的蚌肉、煮熟軋碎的豬腸、小蝦、小魚,以切碎煮熟的蚌肉最佳; 蚌肉切碎煮熟后喂寄主魚,香味更濃,可增強寄主魚類的適口性和食欲;投 喂時嚴格按照定質、定量、定時、定位要求,做到勻、足、好,切忌時多時 少;根據黃顙魚攝食習性每天投喂兩次,分早上6時左右、傍晚18時左右投 喂,傍晚投喂量應多于早上,早上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傍晚占2/3;曰 投喂量為寄主魚體重的1.5% 2%,以30min左右吃完為準,讓寄主魚吃到七 八成飽。寄苗前兩天停食。
所述采苗步驟中,寄主魚附著的鉤介幼蟲的密度為3 4萬個/kg寄主魚; 所述寄主魚為黃顙魚尸&wdo6agr船/w/v/draco ^/c/rar^o^;所述黃顙魚為體 質健壯、游動活潑、色澤鮮艷、無傷無病個體,體重在50il0g最佳。
所述寄生階段蚌苗培育步驟中,寄主魚的放養密度以11112育苗池放養寄 主魚1 1.5kg為宜。
所述蚌苗培育步驟中,蚌苗的放養密度以11112育苗池放養蚌苗2 3萬個 為宜。
所述小蚌培育步驟中,小蚌的放養密度以lr^水泥池放養蚌苗150 250 6個為宜。
所述小蚌培育步驟中,小蚌的放養密度以每網箱放養100 150只蚌苗, 每公頃放養60萬個為宜。
所述蚌苗培育步驟中,添加營養泥技術,每天加入營養泥,營養泥的加 入量與稚蚌的殼高一致,為了避免淤泥過多以及出現淤泥堆積的死角,造成
稚蚌埋于其中而窒息死亡,嚴格量化添加營養泥,每日一次。
所述蚌苗培育步驟中,操池技術,每日至少操池2次,疏散蚌苗,操池
時,手不要碰到池底。
所述寄生階段蚌苗培育步驟中,控制育苗池水的流速以1 1.5T/h為佳。 所述蚌苗培育步驟中,控制池水流速先期慢后期快,流速0.5 2T/h,夜
間大于白天。
所述小蚌培育步驟中,控制流速前期小后期大,流速2 3T/h。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進一步完善了苗種繁育工藝,增加了親蚌選種 培育和寄主魚營養強化技術環節,改進了添加營養泥和操池技術,并結合池 蝶蚌的生物學特性,數字化了池蝶蚌幼蚌繁育過程中的各技術參數,包括親 蚌的選擇,寄主魚的暫養和營養強化,寄苗密度的控制,操池技術等,使池 蝶蚌幼蚌穩定出苗率達到3 4萬個/m2,提高了 30%,同時繁育出的幼蚌體 質優良,規格整齊。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池蝶蛘幼蚌的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親蚌培育步驟;2.采苗步驟;3.寄生階段蚌苗培育步驟;4.脫苗后 蚌苗培育步驟;及5.小蚌培育步驟。 1.親蚌培育步驟
(1)進行親蚌的雌雄鑒別,雌蚌和雄蚌的性狀鑒別詳見表l。表l雌蚌和雄蚌的性狀鑒別
項目雌蛘雄蚌
蚌殼形狀在相同環境下,同齡的個體 比雄蚌稍大,兩殼較膨且較 寬,后緣較圓鈍。在相同環境下,同齡的個體比 雌稍小,蚌殼較狹長,后端略 尖。
外鰓形狀鰓絲排列緊密,鰓絲數 100 120條。鰓絲排列稀疏,鰓絲數60 80 條。
性腺顏色生殖期間性腺呈桔黃色,用 針刺后有顆粒狀物質流出。生殖期間性腺呈乳白色,用針 剌后有白色漿液流出。
(2) 優質親蚌選擇 雌蚌與雄蚌來自無病區的池蝶蛘保種池。選擇親蛘的年齡3 5齡、體重
600 800g、殼長15 20cm。優選親蚌為4 5齡。外觀為蚌殼外表疏密相間 的生長線寬大,清晰可見。蚌體厚實,蚌殼鮮艷光亮,呈青藍色,或褐紅色,或 黑褐色,或黃褐色。外鰓整齊無缺損,無寄生物。體質健壯,無任何病害。 受驚后兩殼閉合迅速,噴水有力。
(3) 親蚌的貯存和運輸
在晚秋,氣溫在5 15。C的日子選擇親蚌。選好后立即運輸。運輸時避免 劇烈顛頗。親蚌用竹筐裝運。先在筐底放一層水草鋪墊,然后放入親蚌擺齊, 讓蛘的出水口向上,逐個靠緊。然后再在上方鋪一層水草,再擺上蚌。這樣 層復一層,加蓋封固即可裝運。到達目的地后,立即打開筐,將親蚌入池養 殖。
(4) 親蚌的放養與培育 將親蚌放于親蚌培育池專池培養。放養時,先在雌雄親蚌的外殼做好性
別標記,然后按1 : 1的性比裝在底徑為45cm的錐形網籠里,每籠裝4只, 吊養于水面下30 35cm處,籠與籠間距lm,行間距lm。親蚌放養密度為 9000 12000只/ha。
來年2月一3月,用施肥和加換水的方法把池水的水色調至黃綠色;經常 用生石灰將池水的PH值調至7 8;使用增氧設備,把池水的溶氧量調至5mg/L以上培育親蚌。 2.采苗步驟
采苗在每年的4月 6月進行,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較為合適。采苗水 溫在18 3(TC之間,最適水溫為20 25°C。
所述寄主魚選擇個體重50g左右、體表光滑且粘液豐富,無病無傷的健 康的黃顙魚為佳。繁殖100萬只幼蚌需要75kg寄主魚。運輸應激后的池養黃 顙魚成魚充分恢復和馴化所需的最少時間是3周,因此,為了恢復黃顙魚的 體質,應提前至少3周將魚運到生產基地進行暫養。
(1) 寄主魚暫養
黃顙魚暫養一般采用池塘或網箱。寄主魚未購進之前,池塘要進行清整消 毒,采用生石灰消毒,塘底要整平,修補塘埂,開好進排水溝,安裝好攔魚設 備,采取微流水和流水培育,以增強寄主魚的體質。池塘面積不要過大,以1 畝左右為好,以便于及時捕撈。網箱一般設在育蚌池、成魚塘或魚種池內, 網箱規格4mx4mx2m。網目不要過大, 一般采用1. 5 2cm。網箱應于寄主魚 種入箱前10 15d安裝下水,箱壁附著藻類后可防止寄主魚體磨擦損傷,以 提高成活率。另外,網箱暫養,寄主魚在箱內活動不慎時,魚鰭容易掛到網 線,因此,每天需檢査網箱2 3次,發現魚鰭掛網要及時解脫,否則,會出 現少數寄主魚因饑餓等而逐漸死亡。放養密度,池塘暫養每畝放養1000kg左 右。網箱暫養,每箱放養85 110kg。
(2) 寄主魚營養強化培育
投喂詞料有切斷的蚯頓、鮮蛋、切碎煮熟的蚌肉、煮熟軋碎的豬腸、小 蟲下、小魚,以切碎煮熟的蚌肉最佳。每年養蚌場有大批植珠手術分離外套膜 和除去貝殼后的斧足、肌肉和內臟等以及剖蚌取珠后的蚌肉,數量較多,資 源較豐富,利用這批蚌肉喂養黃顙魚,能大大降低蚌苗生產成本。蚌肉切碎 煮熟后喂寄主魚,香味更濃,可增強寄主魚類的適口性和食欲。蚌肉經煮熟 過程的高溫殺滅了細菌和寄生蟲等病原體,降低了寄主魚類的發病率。投喂 時嚴格按照定質、定量、定時、定位的要求,做到勻、足、好,切忌時多時 少。根據黃顙魚攝食習性每天投喂兩次,分早上6時左右、傍晚18時左右投 喂,傍晚投喂量應多于早上,早上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傍晚占2/3。日投喂量為寄主魚體重的1.5% 2%,以30分鐘左右吃完為準,讓寄主魚吃到七八成飽。實際操作中,隨水溫、氣候適當調整,氣壓低、天氣悶熱、雷陣雨或連綿陰雨時,要少喂或停喂。
(3) 停食
用作采苗的寄主魚在采苗前須停食兩天。
(4) 親蚌產苗
1) 挑選鉤介幼蟲成熟的雌性親蚌
以外鰓豐滿厚實,顏色呈褐黃色、或紫黑色與灰黃色相間;用針剌入外鰓中段部位,然后順著鰓絲方向小心地取出鉤介幼蟲,能帶出一條連續不斷的細線到殼外的雌親蚌為佳。
2) 檢查鉤介幼蟲成熟度
外觀外鰓瓣非常豐滿,鰓絲粗壯,呈現橙黃色或暗紅色。
足絲用解剖針點剌鰓瓣,若能帶出一條絲狀的鉤介蚴蟲,則說明"育兒
囊"內的鉤介蚴蟲發育已成熟。成熟的鉤介蚴蟲足絲發達,相互交織在一起而形成了絲狀體。
鏡檢將取出的鉤介幼蟲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如果一個視野里的鉤介幼蟲全部或大部破膜,且兩殼巳能微微扇動,足絲粘連,則表明鉤介幼蟲大多成熟。3) 產苗
將選好的鉤介幼蟲成熟的雌蚌洗干凈,在陰涼處露空0.5 111,時間的長短視空氣濕度做調整。平放在底徑約50cm、高20 25cm的大盆中每盆放10
個為宜,加清水(與池水溫度差不超過rc)至剛好浸沒雌蚌為準。雌蚌排出
成團狀的絮狀物,約30 45min已有一定密度后,取出雌蚌,放入另一大盆中繼續讓其產苗。
(5) 采苗
一用手在大盆中輕輕地攪動水體,使含鉤介幼蟲的絮狀物散開。將寄主魚放入產苗盆內,每只雌蚌通常放入寄主魚0.5 lkg,進行靜水采苗。采苗時間控制在10 20min,密度以3 4萬個/kg寄主魚為宜。采苗期間,用一個小型增氧泵給產苗盆中增氧。采好苗的寄主魚應及時放入流水育苗池內飼養。3. 寄生階段蚌苗培育步驟寄生階段蚌苗培育重點是寄主魚飼養。
11112育苗池以放養寄主魚1 1.5kg為宜。育苗池水的流速以1 1.5 T/h為佳。
每日投飼二次活蚯蚓或碎蚌肉,日投喂量為寄主魚重量的1.5% 2%左右。殘餌要及時清除。
每日上午8時、中午12時和下午5時各測水溫一次,并求平均值。累計水溫達18(TC時,將要脫苗。 一般需7 16d。
脫苗前l 2d,停止給寄主魚投食,把寄主魚撈出放入盛水的容器內,將育苗池打掃干凈,放新水至17cm,再放入寄主魚。至鰓絲及鰭條上的小白點消失,累計水溫達20(TC,蚌苗己基本脫完。及時將寄主魚輕輕撈出,轉入蚌苗培育。
4. 蚌苗培育步驟
(1) 放養密度
lr^育苗池放養蚌苗2 3萬個為宜。
(2) 控制流速
池水流速先期慢后期快,流速0.5 2T/h,夜間大于白天。
(3) 增加溶氧池水溶氧量不得低于5mg/L。
(4) 添加營養泥
每天加入營養泥,營養泥的加入量與稚蚌的殼高(0.3mm lcm) —致,為了避免淤泥過多以及出現淤泥堆積的死角,嚴格量化添加營養泥,每日一次。
(5) 操池煉苗
為了避免蚌苗過于集中而窒息死亡,堅持勤操池,每日至少2次,疏散蛘苗。操池時,手不要碰到池底。
5. 小蚌培育步驟采用水泥池培育小蚌。
(1)水體消毒生石灰消毒濃度為350mg/L,使用時先將生石灰加適量水化開迅速,全池均勻潑灑,藥效時間為7 10d。
(2) 放養規格
殼長0.8 lcm的蚌苗。
(3) 放養密度
11112放養蚌苗150 250個為宜。
(4) 控制流速
保持流水,流速一般2 3T/h,前期小后期大。
實施例2
一種池蝶蛘幼蛘的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親蚌培育步驟;2.采苗步驟;3.寄生階段蚌苗培育步驟;4.脫苗后蚌苗培育步驟;及5.小蚌培育步驟。技術規程前4個步驟與實施例1同,不同之處在小蚌培育步驟,采用網箱培育。
5.小蚌培育步驟
采用網箱培育。
(1) 水體和網箱消毒
與實施例1的5.小蚌培育的(1)水體消毒部分相同。
(2) 放養規格
殼長0.8cm lcm的蚌苗。
(3) 放養密度
所述網箱大小為50cmX50cmX10cm,以每網箱放養100 150只蚌苗,每公頃放養60萬個為宜。
(4) 網箱吊養
每箱間距4m左右,吊養于水下30cm處為宜。
(5) 添加營養泥厚度以幼蚌能直立為度,0.8 lcm。
(6) 勤洗網衣網衣上的附著藻類要勤洗刷。
12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親蚌培育步驟;(2)采苗步驟;(3)寄生階段蚌苗培育步驟;(4)脫苗后蚌苗培育步驟;及(5)小蚌培育步驟。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蛘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親蚌培育步驟進一步包括一優質親蚌選擇步驟。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優質親蚌選擇蚌齡為3 5齡、體重為600 800g、殼長為15 20cm的親蚌。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親蛘蛘齡為4 5齡。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蛘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親蚌的選擇時間為晚秋。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苗步驟包括寄主魚營養強化培育。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魚通過投喂切碎煮熟的蚌肉為飼料進行營養強化培育。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寄主魚每天投喂兩次,早上6時投喂一次、傍晚18時投喂一次。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魚的傍晚投喂量應多于早上投喂量。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寄主魚的早上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傍晚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
11.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日投喂量為寄主魚體重的1.5% 2%,以30min左右吃完為準,讓寄主魚吃 到七八成飽。
1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苗步驟中,寄主魚附著的鉤介幼蟲的密度為3 4萬個/kg寄主魚。
1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苗步驟中,所述寄主魚為黃顙魚。
14.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黃顙魚為體質健壯、游動活潑、色澤鮮艷、無傷無病個體,體重在50il0g。
1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階段蚌苗培育步驟中,寄主魚的放養密度為11112育苗池放養寄主魚1 1.5kg。
1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蚌苗培育步驟中,蚌苗的放養密度為11112育苗池放養蚌苗2 3萬個。
1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小蚌培育步驟中,小蚌的放養密度為lm"K泥池放養蚌苗150 250個。
1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小蚌培育步驟中,采用網箱培育。
19. 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小蚌培育步驟中,所述網箱大小為50cmX50cmX10cm。
20. 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小蚌培育步驟中,小蚌的放養密度以每網箱放養100 150只蚌苗。
21. 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小蚌培育步驟中,小蚌的放養密度以每公頃放養60萬個。
2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蚌苗培育步驟中,每天量化添加營養泥一次,所述營養泥的加入量與稚蚌的 殼高一致。
2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蚌苗培育步驟中,每日至少操池2次,疏散蚌苗。
2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寄生階段蚌苗培育步驟中,控制育苗池水的流速為1 1.5T/h。
2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蚌苗培育步驟中,控制池水流速先期慢后期快,流速0.5 2T/h,夜間大于白天。
2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小蚌培育步驟中,控制流速前期小后期大,流速2 3T/h。
全文摘要
一種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親蚌培育、采苗、寄生階段蚌苗培育、脫苗后蚌苗培育和小蚌培育步驟。所述親蚌優選蚌齡為4~5齡;所述親蚌的選擇時間晚秋并專池培育;寄主魚為黃顙魚;寄主魚營養強化培育以蚌肉投喂;所述寄主魚附著鉤介幼蟲的密度為3~4萬個/kg寄主魚;寄生階段蚌苗培育、蚌苗培育和小蚌培育步驟放養密度分別為1~1.5kg/m<sup>2</sup>,2~3萬個/m<sup>2</sup>,150~250個/m<sup>2</sup>,控制流速分別為1~1.5T/h,0.5~2T/h,2~3T/h。每日量化添加營養泥一次;每日至少操池2次。本發明使池蝶蚌幼蚌出苗率達3~4萬個/m<sup>2</sup>,提高30%,繁育出的幼蚌體質優良,規格整齊。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1637136SQ200810041140
公開日2010年2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9日
發明者李家樂, 汪桂玲, 白志毅 申請人:上海海洋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