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真正的“保鮮植物”及其制作方法
一種真正的"保鮮植物"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直接采集到的天然植物的全部或部分進行化 學加工處理,成為基本保持植物原有形態的、真正具備"保鮮"特 點的觀賞工藝品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從上世紀開始,利用各種干燥方法把自然界中存在 的天然植物,加工制作成為各種觀賞工藝品,已經形成一類專門的 行業,這些產品根據其工藝特點被命名為"干燥花"簡稱"干花"。 我國的干花制作技術起步較晚,到了七十年代才初步形成、第一部 專業論述并被定為高等農業院校教材的《干燥花采集制作原理與技 術》定稿于1993年。
傳統的干花工藝加工基本流程為干燥一一化學軟化一一定型 ——染色(或保色)。使用這些干花技術制作的植物觀賞或工藝品, 共同的特點是限于必須初始進行自然或強制干燥這樣的加工處理流 程,不但制成品的形態完全無法與原生植物相比;更因自然吸水等 造成的細菌感染霉變、人工"保色"或染色等人為的顏色也會很快 "退化"失去制作形成的本來"面目"。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新的理念,制作真正意義的保鮮 植物觀賞工藝品,并提供其具體的加工制作的方法,使得制成品可 以與自然界真正的植物比美,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實現本發明目的技術措施如下
把采集到的天然或人工栽培的植物,根據成品的需要選取可資利用的部分進行初始的剪切成型;再浸泡在合理配方的膨化液中進 行膨爭〉處理;在浸泡對應顏色的染色溶液對膨化的植物進行染色處 理后,有些品種還要人為控制對不夠自然的染色進行筒單的脫色處 理;然后根據不同品種合理配方防腐液進行防腐處理;最后甩干多 余的水分(溶液)自然涼干。以上的部分工序可能根據植物的結構 特點改變先后順序。 一些經過筒單的浸泡處理后能夠大致恢復本來 形體的、已經干枯的植物,也可以利用本技術進行加工處理。
本發明完全脫離了背景技術先行干燥處理后處理造型的加工技 術,反其道而行之,利用膨化液進行膨;^處理的特性,直接改變植 物內部水分子的結構的同時,對植物的細胞結構也起到定型的效果, 經過處理的植物內部因基本保存了化學調質的"水分",所以不存在 干花技術處理后的形變,也就無須后續的所謂"整形"處理,使得 加工后的植物更接近于原始的形態。
為增強成品的觀賞效果、改善前期化學處理工藝造成的色澤變 化,需要采用染色處理;因為植物的生態結構各不相同,有時候染 色處理后顏色不夠自然,這就需要對一些染色后的植物人為控制進 行筒單脫色處理。
本發明有益的效果本發明克服了干花工藝脆弱、怕潮濕、易 霉變等缺陷,制成的保鮮植物色彩靚麗,不但飽含"水分"且完全 不怕潮濕,在大氣濕度比較高的時候,葉面甚至呈現濕潤的現象, 換而言之就象活的植物一樣吸收大自然的水分,呈現無限的生機。
以下結合兩個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具體的實施方把采集到的天然毛竹去掉根部剪掉干枯的枝葉疏松地捆扎成 束;依次投入配置好膨化液的膨化池中浸泡兩至四小時;然后取出 膨松后的半成品控干表面殘存的藥液,清水清洗后甩干多余的水分; 投入比需要色澤略深的染色溶液池中染色二至三分鐘后放入低濃度 脫色制劑的脫色池中進行緩慢的脫色處理;觀察脫色到與自然顏色 接近的時候取出,清洗甩干后放入防腐液中進行四小時的防腐處理; 最后控干多余的溶液拆捆攤開平放自然涼干。
棕櫚樹葉
把采集到的棕櫚樹葉整枝按順序——投入配置好膨化液的膨化 池中,注意不要壓實葉片之間保留足夠的空隙浸泡四小時;取出膨 松定型的枝葉控干殘液清洗甩干后投入比需要色澤略深的染色溶 液池中染色五至十分鐘;清洗甩干后再經五小時的防腐處理;最后 控干多余的溶液后攤開間隔懸掛自然涼干。
椰子樹葉的加工處理過程與棕櫚樹葉基本相同,這些樹葉是為 制作大型室內景觀工藝品"保鮮樹"配套制作的,有關整體制造的 介紹詳見同步申報的發明專利《配套保鮮植物技術制造的"保鮮 樹"》。
權利要求
1. 一種真正的“保鮮植物”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可以處理已經干枯植物的技術,其特征在于對原生植物剪切成型后浸泡膨化液膨松處理;染色處理及可選的脫色處理;浸泡防腐液進行防腐處理后自然涼干。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真正的"保鮮植物"膨松處理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利用膨化液改變植物內部水分子的結構、定型植物細 胞結構。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真正的"保鮮植物"染色處理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浸泡染色溶劑及可選的后期脫色處理。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真正的“保鮮植物”及其制作方法。采用全新的原生植物加工理念,制作真正意義的保鮮植物觀賞工藝品,并提供其具體的加工制作的方法。本技術拋棄了傳統的“干花工藝”干燥保存的方式,使用了真正意義的“保鮮”工藝制成的保鮮植物觀賞工藝品可以與自然界真正的植物比美,做到以假亂真的效果經獨創的化學工藝流程處理的植物,甚至可以跟活的植物一樣吸收大自然的水分,呈現無限的生機。
文檔編號A01N3/00GK101518227SQ200810080979
公開日2009年9月2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29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29日
發明者謝富有 申請人:謝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