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溫室大棚施肥的熱分解碳酸氫氨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施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溫室大棚施肥的熱分解碳 酸氫氨法。
背景技術: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對二氧化石友施肥在設施栽培中應用的深入 研究,其增產20-30%的作用已被廣泛證實和認可,所以這項技術在發達國家 被普遍應用,主要方法是燃燒煤油獲得二氧化碳。但這種方法在我國由于高 耗能,高投入,既不符合中國資源和農業基礎經濟實際,也不符合可持續發 展戰略,所以從上世紀90年代起,我國科技工作者開展多方面二氧化碳發 生方法研究。目前示范主要方法有l)燃燒焦碳法;2)化學反應法(利用 碳酸氫銨加硫酸);3)生物發酵法等等。但是方法1)由于投入高而未被廣 泛應用(1畝地施肥1000ppml更入40-50元/天);方法2)化學反應原理為H2S04 + 2NH4HC03 — ( NH4) 2S04 + 2H20 + 2C02 t或HCL + MH4HC03 — NH4CL + H20+C02個方法2)在晚秋或初冬茬黃瓜、早春茬黃瓜、冬季溫室油菜、甘藍栽培中應 用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由于強酸的運輸、存貯、使用都存在一定的危險 性,加之農民購買不方便、投入大,推廣面積受到極大的限制。今年來隨著 今年物價的上漲,硫酸-鹽酸等價格上fp更高,使施肥成本進一步增加,使 該方法更難被農民接受。方法3)由于在發酵物產生二氧化碳的同時也產生 對作物生產有害的物質,如氨氣、硫化氫等氣體,所以增產作用不明顯而未 被推廣。在我國碳酸氫銨被作為氮肥施用,每年在各地都有很大的用量(全國用量在300萬噸以上),其中90%以上施用于大田作物,氮被利用后產生的二氧 化碳散發到空氣中形成溫室氣體,污染環境。所以提供一種既能利用氮肥, 又能把二氧化碳用于溫室大棚施肥的方法很有必要。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溫室大棚施肥的熱分解>^友酸氫氨法,以克 服現有二氧化碳施肥方法成本高、增產效果較差、推廣困難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用于溫室大棚施肥的熱分解碳酸氬氨法,將碳酸氬氨與水按一定比 例混合后在反應裝置中進行加熱,使碳酸氫氨開始分解并釋放出氨氣和二氧 化碳;經水過濾后氨氣溶入水中形成氮肥,二氧化碳釋放到溫室大棚中做為 氣肥使用。優選地,所述>5友酸氫氨與水的重量配比為95: 5或90: 10。所述的反應裝置包括雙腔桶體、電器盒、密封蓋和噴管,所述雙腔桶體 頂端中部設有提手,提手兩側設有密封蓋, 一側的密封蓋上固定噴管,蓋有 另一側密封蓋的雙腔桶體下部固定電器盒,電器盒上裝有加熱電源座和溫度 控制器;雙腔桶體內部中間設有隔板,隔板上部設有小孔,隔板將雙腔桶體 內部分成加熱反應腔和交換過濾腔兩部分,交換過濾腔與噴管相通,交換過 濾腔內設有氣體噴管,氣體噴管一端密封固定在隔板上部的小孔內,氣體噴 管末端置于交換過濾腔底部,所述氣體噴管末端封口,其周邊布若干小孔; 所述加熱反應腔底部設有加熱板和溫感器套管,加熱板的電才及穿過雙腔桶體 側壁與加熱電源座接通,溫感器套管穿過雙腔桶體側壁與溫度控制器接通, 所述溫感器套管內裝溫度感應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操作方便、快捷、安全;NH4HC03轉化為氨水和 C02,氨水隨水施入或和農家肥混合后翻入耕地,使其氮肥作用未減,而對 NH4HC03分解出的C02進行充分利用,降低了增施C02氣肥的成本,其增 產值可達20%以上;避免將NH4HC03直接投入耕地而使C02散發到大氣中, 有利于環境保護。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發明所述用于溫室大棚施肥的熱分解碳酸氫氨法的反應裝置外觀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所述用于溫室大棚施肥的熱分解碳酸氫氨法的反應裝置的 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中1、雙腔桶體;1-1、加熱反應腔;1-2、交換過濾腔;2、電器盒; 3、密封蓋;4、提手;5、噴管;6、加熱電源座;7、溫度控制器;8、隔板; 8-1、小孔;9、氣體噴管;10、加熱板;11、溫感器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于溫室大棚施肥的熱分解碳酸氫氨法,將碳酸氫 氨與水按重量配比為95: 5或90: 10混合后在圖1-2所示的反應裝置中進 行加熱,使碳酸氫氨開始分解并釋放出氨氣和二氧化碳;經水過濾后氨氣溶 入水中形成氮肥,二氧化碳釋放到溫室大棚中做為氣肥使用。如圖1-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于溫室大棚施肥的熱分解碳酸氬 氨法的反應裝置包括雙腔桶體1、電器盒2、密封蓋3和噴管5,所述雙腔桶 體1頂端中部設有提手4,提手4兩側設有密封蓋3, 一側的密封蓋3上固 定噴管5,蓋有另一側密封蓋3的雙腔桶體1下部固定電器盒2,電器盒2 上裝有加熱電源座6和溫度控制器7;雙腔桶體1內部中間設有隔板8,隔 板8上部設有小孔8-1,隔板8將雙腔桶體1內部分成加熱反應腔1-1和交 換過濾腔1-2兩部分,交換過濾腔1-2與噴管5相通,交換過濾腔1-2內設 有氣體噴管9,氣體噴管9一端密封固定在隔板8上部的小孔8-l內,氣體 噴管9末端置于交換過濾腔1-2底部,所述氣體噴管9直徑為20mm,氣體 噴管9末端封口周邊布60-100個直徑為1.5mm的小孔,加熱反應腔1-1內 的氣體可通過氣體噴管9由氣體噴管9末端的小孔進入交換過濾腔1-2內;所述加熱反應腔1-1底部設有加熱板10和溫感器套管11,加熱板10功率可 達1.5KW,加熱板10的電極穿過雙腔桶體1側壁與加熱電源座6接通,溫 感器套管11穿過雙腔桶體1側壁與溫度控制器7接通,所述溫感器套管11 內裝溫度感應器,可在30-110度范圍內控制加熱板9。碳酸氫氨與水混合攪勻后倒入雙腔桶體1的加熱反應腔1-1內,同時在 雙腔桶體1的交換過濾腔1-2內注入足夠多的水,蓋好密封蓋3,接通加熱 電源座6,調節溫度控制器7開始加熱,加熱反應腔1-1內的碳酸氫氨水溶 液經加熱板10升溫,其中的碳酸氫氨開始分解,其分子式為NH4HC03(含少量硫化物)加熱分解>NH3C少量H2S和S02 )T+H20+C02T 所示碳酸氫氨分解釋放出來的NH3和C02從碳酸氫氨水溶液溢出并從隔板8 上部的小孔8-1通過氣體噴管9進入交換過濾腔1-2內,經交換過濾腔1-2 內水的過濾后,使得NH3溶入水中,C02冒出水面從交換過濾腔1-2頂部的 噴管5施放到溫室中。較佳的,在每半畝溫室地中施放1000ppm的C02,采用500W的熱量連 續加熱3小時。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溫室大棚施肥的熱分解碳酸氫氨法,其特征在于將碳酸氫氨與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反應裝置中進行加熱,使碳酸氫氨開始分解并釋放出氨氣和二氧化碳;經水過濾后氨氣溶入水中形成氮肥,二氧化碳釋放到溫室大棚中做為氣肥使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分解碳酸氫氨法,其特征在于碳酸氫氨與水 的重量配比為95: 5或90: 10。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分解碳酸氫氨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 裝置包括雙腔桶體(1)、電器盒(2)、密封蓋(3)和噴管(5),其中雙腔桶體(1)頂端中部設有提手(4),提手(4)兩側設有密封蓋(3), —側的密封蓋 (3)上固定噴管(5),蓋有另一側密封蓋(3)的雙腔桶體(1)下部固定電器 盒(2),電器盒(2)上裝有加熱電源座(6)和溫度控制器(7);雙腔桶體(l) 內部中間設有隔板(8 ),隔板(8 )上部設有小孔(8-1 ),隔板(8 )將雙腔桶 體(1)內部分成加熱反應腔(1-1)和交換過濾腔(1-2)兩部分,交換過濾腔 (1-2)與噴管(5)相通,交換過濾腔(1-2)內設有氣體噴管(9),氣體噴管 (9) 一端密封固定在隔板(8)上部的小孔(8-1 )內,氣體噴管(9)末端置 于交換過濾腔(1-2)底部,所述氣體噴管(9)末端封口,其周邊布若干小孔; 所述加熱反應腔(1-1)底部設有加熱板(10)和溫感器套管(11 ),加熱板(10 ) 的電極穿過雙腔桶體(1)側壁與加熱電源座(6)接通,溫感器套管(U )穿 過雙腔桶體(1)側壁與溫度控制器(7)接通,所述溫感器套管(11)內裝溫 度感應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溫室大棚施肥的熱分解碳酸氫氨法,將碳酸氫氨與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反應裝置中進行加熱,使碳酸氫氨開始分解并釋放出氨氣和二氧化碳;經水過濾后氨氣溶入水中形成氮肥,二氧化碳則釋放到溫室中做為氣肥使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操作方便、快捷、安全;NH<sub>4</sub>HCO<sub>3</sub>轉化為氨水和CO<sub>2</sub>,氨水隨水施入或和農家肥混合后翻入耕地,使其氮肥作用未減,而對NH<sub>4</sub>HCO<sub>3</sub>分解出的CO<sub>2</sub>進行充分利用,降低了增施CO<sub>2</sub>氣肥的成本,其增產值可達20%以上;避免將NH<sub>4</sub>HCO<sub>3</sub>直接投入耕地而使CO<sub>2</sub>散發到大氣中,有利于環境保護。
文檔編號C05D7/00GK101239845SQ20081008503
公開日2008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14日
發明者關慧明 申請人:關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