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綠地護理機器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綠地護理機器人,具有自動行走功能,防止碰撞,范圍之內防止出線,自動返回充電,具備安全檢測和電池電量檢測,尤其是一種適合家庭庭院、公共綠地等場所進行草坪修剪維護的智能割草機。
背景技術:
市場上的傳統割草機需要人工進行操作,切割刀由電機或汽油機器的輸出軸直接連接。這種傳統結構的割草機不能智能化自主工作,功耗高、噪音大,不利于節約能源和減少勞動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大幅度降低人工操作,可智能工作、功耗低、噪音小、外形小巧美觀的綠地護理機器人。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綠地護理機器人,包括翻蓋,外殼,底盤封蓋,底盤和電源開關按鈕,在底盤上安裝有行走輪驅動電機,行走輪,割草電機以及刀盤提升裝置,行走電
機帶動行走輪轉動,其特征是在底盤上還安裝有碰撞信號處理裝置,tr外感應
裝置以及刀盤提升裝置,刀盤提升裝置包括把手、提升傳動件及指針,導柱,導套,導柱壓蓋,刀盤連接軸,軸承,開扣擋圈及軸承固定件。
上述的行走電機直接用螺栓固定于底盤的側壁。
上述的刀盤提升裝置,通過旋轉把手使得提升傳動件垂直上升或下降運動由導柱導套保證其垂直度帶動刀盤連接軸上升或下降來實現割草高度的變化。
上述的刀盤提升裝置通過螺紋傳遞形式實現垂直運動。
上述的刀盤提升裝置中把手通過底盤封蓋限制其向上脫出。
上述的軸承直接嵌入軸承固定件中。
上述的碰撞信號處理裝置結構形式為通過外力使得外殼(11)彈性形變促
使微動丌關(36)導通由電路板(44)進行信號處理。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有益的效果是
1、設置有自動避讓障礙物的碰撞信號處理裝置,遇到障礙物時,障礙物給外殼前端外力,利用塑料彈性形變到一定距離后按壓下微動開關,電路控制板得到信號后,給行走電機下達避讓障礙物的指令,碰撞外力消失后,外殼前端自fr恢復微動開關復位;2、行走輪由輪轂和輪蓋組成,通過連接軸和法蘭盤與行走電機形成連接傳動,增強傳動效率;3、底盤的前側下方平面,后側為帶球形的傾 斜面,在行進或退后過程中,可有效減少地面不平整或草長的過高所帶來的阻力 4、行走電機和行走輪安裝在底盤后側,底盤前側安裝有萬向輪,為后輪驅動, 可減少割草機在轉彎過程中所受到的阻力;5、刀盤運轉是通過刀片電機與刀盤 連接軸之間直接傳動,軸下端連接刀盤,內孔壁與電機軸之間可軸向運動,通過 旋轉把手通過螺紋傳遞使得提升傳動件垂直上升或下降運動由導柱導套保證垂 直度帶動刀盤連接軸上升或下降來實現割草高度的變化。7、設置有傾角開關, 遇到大于或等于30。坡面時,停止工作,確保在正常環境中運行。
圖1,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施例包括翻蓋(46)、外殼(11)、底盤封蓋(13)、底盤(30)、 后蓋(12)、電源開關按紐(14),行走驅動電機(31)和割草電機(30),充電 點(43),刀盤(28)以及刀盤提升裝置的各部件,紅外感應裝置各部件。底盤 (30)后側為帶球形的傾斜面,對稱安裝有兩個行走輪(34),驅動電機(31) 直接固定于底盤(30)側壁,行走輪(34)通過連接軸(32)和法蘭盤(33)與 驅動電機(31)連接,帶動行走輪(34)轉動,輪轂(35)通過卡扣形式固定在 行走輪(34)上;底盤(30)的后側設置有便于搬運機器的提手,底盤(30)上 設置有用于放置電池的電池倉,通過電池蓋(37)固定。底盤(30)的前側下方 為平面,安裝有兩個萬向輪(45),在底盤(30)上還安裝有微動開關(36),當 遇到障礙物時,障礙物給外殼(11)甜端外力,利用塑料彈性形變到一定距離后 按壓下微動開關(36),電路控制板(44)得到信號后,給行走電機(31)下達 避讓障礙物的指令,碰撞外力消失后,外殼(II)前端自行恢復微動開關(36) 復位。割草電機(20)安裝在底盤(30)上,通過刀盤連接軸(23)帶動刀盤(28) 轉動,刀盤連接軸(23)下端連接刀盤,內孔壁與電機軸之間可軸向運動。刀盤 提升裝置的實現是先旋轉把手(16),通過螺紋傳遞使得提升傳動件垂直上升或 下降運動由導柱(21)導套(22)保證垂直度,軸承固定件(26)通過卡扣與提 升傳動件(18)固定,開扣擋圈(25)卡在刀盤連接軸(23)上,使得刀盤連接 軸能隨之垂直運動,即帶動刀盤上升或下降,把手(16)通過底盤封蓋(13)限 制其向上脫出。在主機外殼明顯處設覽有電源開關按鈕(14),可以切斷總電源, 此外.電路板(44)上安裝有傾角7「關,實現機器側翻保護功能。
當綠地護理機器人行走時,若遇到障礙物,則障礙物給外殼(ll)前端外力,利用塑料彈性形變到--定距離后按壓下微動開關(36),電路控制板(44)得到信號后,給行走電機(31)下達避讓障礙物的指令,碰撞外力消失后,外殼(m前端自行恢復微動開關(36)復位,另外,外殼前方設置了紅外感應裝置(39)、
(40)、 (42)可以實現對前方障礙物的判斷。
綠地護理機器人外殼前方設置了充電金屬點(41)、 (43),電量不足時,實現與外部電源對接。
參見圖2,本實施例還包括充電器:機器踏板(1),充電后蓋(2),充電疏蓋(3),充電滑快(4),充電接觸片(5),電路板(6), LED發光管(7),紅外遮光透明板(8),第一級紅外發射管(9),第二級IT外發射管(10)組成。充電后蓋(2),充電前蓋(3)由螺絲合好后,固定在機器踏板U)上,充電接觸片
(5)固定在充電滑快(4)上,組裝在充電后蓋(2)和充電前蓋(3)之間,并通過充電前蓋(3)前面預留的孔產生滑動,紅外發射管(9)安裝在充電后蓋(2),紅外發射管(10)安裝在充電前蓋(3)的紅外管孔里,第一級紅外發射管(9)和第二級紅外發射管(10)安裝前后位置不同,形成一個紅外線兩級導航線路。
本實例具有如下的結構特征
1. 綠地護理機器人的行走輪通過連接軸和法蘭盤與驅動電機連接。
2. 綠地護理機器人的自動避讓障礙物的碰撞信號處理裝置,微動開關與電路控制板相連。遇到障礙物時,障礙物給外殼前端外力,利用塑料彈性形變到一定距離后按壓下微動丌關,電路控制板得到信號后,給行走電機下達避讓障礙物的指令,碰撞外力消失后,外殼前端自行恢復微動開關復位。
3. 綠地護理機器人的刀盤提升裝置通過旋轉把手使得提升傳動件垂直上升或下降運動由導柱導套保證其垂直度帶動刀盤連接軸上升或下降來實現割草高度的調節。
權利要求1、一種綠地護理機器人,包括翻蓋(46),外殼(11),底盤封蓋(13)和底盤(30),后蓋(12),電源開關按鈕(14),在底盤上安裝有行走輪驅動電機(31),行走輪(34),割草電機(20),行走電機(31)帶動行走輪(34)轉動,其特征是在底盤上還安裝有碰撞信號處理裝置,紅外感應裝置以及刀盤提升裝置,刀盤提升裝置包括把手(16)、提升傳動件及指針(18),導柱(21),導套(22),導柱壓蓋(17),刀盤連接軸(23),軸承(24),開扣擋圈(25)及軸承固定件(26)。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地護理機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的行走電機(31) 直接固定于底盤(30)側壁,行走輪驅動電機(31)通過連接軸(32),法蘭(33) 與行走輪(34)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地護理機器人,其特征是所述底盤(30)上 設置有刀盤提升裝置,通過旋轉把手(16)使得提升傳動件(18)垂直運動由導柱(21)導套(22)保證其垂直度帶動刀盤連接軸(23)上升或下降來實現割草高 度的變化。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地護理機器人,其特征是所述底盤(30)的 前側下方為平面,底盤(30)的后側為帶球形的傾斜面。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地護理機器人,其特征是所述底盤(30)的 前側設置碰撞信號處理裝置,通過外力使得外殼(11 )彈性形變促使微動開關(36) 導通由電路板(44)進行信號處理。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地護理機器人,其特征是所述外殼(11)前 方設置有充電金屬點(43)和紅外感應裝置(42)。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地護理機器人,其特征是所述外殼(11)上 方刀盤提升裝置位置處設置有翻蓋(46)以及后方設置有電源開關按鈕(14)。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地護理機器人其特征還具有充電器充電機器 踏板(1),充電接觸片(5)固定在充電滑快(4)上,組裝在充電后蓋(2)和 充電前蓋(3)之間,并通過充電前蓋(3)前面預留的孔產生滑動,第一級紅外 發射管(9)和第二級紅外發射管(10)安裝前后位置為前后安裝,形成一個紅 外線兩級導航線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綠地護理機器人,其行走輪通過連接軸和法蘭盤與驅動電機連接實現運動,遇到障礙物時,障礙物給外殼前端施加外力,外殼塑料彈性形變到一定距離后推動外殼內側的微動開關,電路控制板得到開關信號后,給行走電機下達避讓障礙物的指令,同時安裝在外殼前方的紅外裝置也能提前判斷行進方向的障礙物,從而實現障礙物處理,綠地護理機器人的刀盤提升裝置通過旋轉把手使得提升傳動件垂直上升或下降運動由導柱導套保證其垂直度帶動刀盤連接軸上升或下降來實現割草高度的調節。
文檔編號A01D34/63GK201260303SQ20082005800
公開日2009年6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4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4日
發明者丹 傅, 應衛星, 魏慶前 申請人:上海創繪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