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太陽能蓄熱式溫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太陽能溫室結構的改進,特別是太陽能蓄熱式溫室。
技術背景在我國北方冬季利用溫室生產蔬菜,白天靠太陽光的輻射提高溫室內的溫 度,夜晚靠保溫和加溫措施來保持蔬菜生長所需的溫度,當遇到晴天陽光充足 時溫室內溫度很高,要及時打開放風口讓溫室內的溫度盡快降下來,使溫室內 聚集的熱量白白損失掉,到夜晚溫室溫度下降時,必須生火消耗大量的煤炭來 提高溫室內的溫度。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太陽能蓄熱式溫室,利用太陽能集熱把白 天太陽光的輻射熱量蓄集起來,到夜晚把貯存的熱量釋放出來,提高溫室內的 溫度,節約能源。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太陽能蓄熱式溫室,包括后墻、兩側的山 墻和拱棚支撐的采光大棚,在后墻頂棚內側上部沿溫室長度方向上均布鉸接著 帶有高位保溫水箱的太陽能集熱器,并且通過定位裝置定位,在溫室內土地耕 層下部設置著與太陽能集熱器相對應的地下保溫蓄熱容器,在溫室的前端沿溫 室長度方向上均布安裝著散熱器,太陽能集熱器保溫水箱的進水管和出水管分 別與保溫蓄熱容器相對應一惻的進水口和出水口相連接,在進水管上安裝著水 泵,保溫蓄熱容器另 一側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分別與散熱器的進水管和回水管相 連接,在進水管上安裝著水泵。本實用新型在后墻頂棚內側鉸接的太陽能集熱器與后墻頂棚的夾角可以調 節,在夏季可將太陽能熱水器回收貼合在頂棚內側,避免太陽光直射,可減少 曰曬對集熱器損耗,從而提高太陽能集熱器的使用壽命。在冬季溫室投入生產 時,將太陽能集熱器調至接受太陽光的工作角度。白天將連接太陽能集熱器和 保溫蓄熱容器之間管道上的控制閥打開,將連接保溫蓄熱容器和散熱器之間管 道上的控制閥關閉,白天太陽能集熱器產生的熱能通過水介質,在循環水泵的 作用下蓄集在地下保溫蓄熱容器中;晚上溫室內的溫度下降,關閉連接太陽能 蓄熱容器與保溫蓄熱容器之間管道上的控制閥,打開連接保溫蓄熱容器與散熱 器之間管道上的控制閥,在循環水泵的作用下將白天蓄集的熱能再通過水介質 經散熱器向溫室內散發熱量,以達到向溫室內的農作物提供生長所需的熱能。本實用新型利用太陽能集熱把白天太陽光的輻射熱量蓄集起來,到夜晚把貯存 的熱量釋放出來,提高溫室內的溫度,節約能源。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管式保溫蓄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太陽能蓄熱式溫室,如圖l、圖2所示,包括后墻3、兩側的山墻和拱棚支撐的釆光大棚8,在后墻頂棚4內側上部沿溫室長度方向上均布鉸接著帶有 高位保溫水箱6的太陽能集熱器7,并且通過定位裝置定位。定位裝置為在后墻 頂棚4拱架上鉸接的支桿5,其端部與太陽能集熱器7的框架下端設置的凹槽相 配合或定位裝置為在太陽能集熱器7框架上連接的拉繩,其另一端連接在釆光 大棚8拱架上。在溫室內土地耕層下部設置著與太陽能集熱器7相對應的地下 保溫蓄熱容器12。保溫蓄熱容器12為由鋼管構成的方框形管式蓄熱容器,其兩 側分別設置著進水口 14、 16和出水口 13、 15。在保溫蓄熱容器(12)的外壁上 設置著聚氨酯保溫層。在溫室的前端沿溫室長度方向上均布安裝著散熱器9,太 陽能集熱器保溫水箱6的進水管2和出水管分別與保溫蓄熱容器12相對應一側 的進水口 14和出水口 13相連接,在進水管2上安裝著水泵1,保溫蓄熱容器 12另一側的進水口 16和出水口 15分別與散熱器的進水管IO和回水管相連接, 在進水管10上安裝著水泵11。太陽能蓄熱器7工作時與后墻頂棚4的夾角為 45° —60° 。太陽能蓄熱器7為真空管式太陽能蓄熱器。溫室內土地平面比室 外地平面低0. 8 — 1. 2m。在后墻頂棚4外側設置著保溫材料苯板或麥草構成的保 溫覆蓋層,在后墻3的外側及后墻頂棚的保溫覆蓋層的側部均由土層覆蓋,在 覆蓋土層的外部設置著保溫隔熱層13,保溫隔熱層13由苯板構成。
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蓄熱式溫室,包括后墻(3)、兩側的山墻和拱棚支撐的采光大棚(8),其特征是在后墻頂棚(4)內側上部沿溫室長度方向上均布鉸接著帶有高位保溫水箱(6)的太陽能集熱器(7),并且通過定位裝置定位,在溫室內土地耕層下部設置著與太陽能集熱器(7)相對應的地下保溫蓄熱容器(12),在溫室的前端沿溫室長度方向上均布安裝著散熱器(9),太陽能集熱器保溫水箱(6)的進水管(2)和出水管分別與保溫蓄熱容器(12)相對應一側的進水口(14)和出水口(13)相連接,在進水管(2)上安裝著水泵(1),保溫蓄熱容器(12)另一側的進水口(16)和出水口(15)分別與散熱器的進水管(10)和回水管相連接,在進水管(10)上安裝著水泵(11)。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太陽能蓄熱式溫室,其特征是定位裝置為在后墻 頂棚(4)拱架上鉸接的支桿(5),其端部與太陽能集熱器(7)的框架下端設 置的凹槽相配合或定位裝置為在太陽能集熱器7框架上連接的拉繩,其另 一端連接在釆光大棚(8)拱架上。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太陽能蓄熱式溫室,其特征是保溫蓄熱容器(12) 為由鋼管構成的方框形管式蓄熱容器,其兩側分別設置著進水口 (14)、 (16) 和出水口 (13)、 (15)。
4、 根據權利要求l或3所述的太陽能蓄熱式溫室,其特征是在保溫蓄熱容 器(12)的外壁上設置著聚氨酯保溫層。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蓄熱式溫室,其特征是太陽能集熱器(7) 工作時與后墻頂棚(4)的夾角為45° —60° 。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太陽能蓄熱式溫室,其特征是太陽能集熱器 (7)為真空管式太陽能蓄熱器。
7、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太陽能蓄熱式溫室,其特征是溫室內土地平面比 室外地平面低0. 8 — 1. 2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太陽能溫室結構的改進,特別是太陽能蓄熱式溫室,包括后墻、兩側的山墻和拱棚支撐的采光大棚,在后墻頂棚內側上部沿溫室長度方向上均布鉸接著帶有保溫水箱的太陽能集熱器,并且通過定位裝置定位,在溫室內土地耕層下部設置著與太陽能集熱器相對應的保溫蓄熱容器,在溫室的前端沿溫室長度方向上均布安裝著散熱器,太陽能集熱器保溫水箱的進水管和出水管分別與保溫蓄熱容器相對應一側的進水口和出水口相連接,在進水管上安裝著水泵,保溫蓄熱容器另一側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分別與散熱器的進水管和回水管相連接,在進水管上安裝著水泵。本實用新型利用太陽能集熱把白天太陽光的輻射熱量蓄集起來,到夜晚把貯存的熱量釋放出來,提高溫室內的溫度,節約能源。
文檔編號A01G9/14GK201163911SQ20082010349
公開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27日
發明者鑫 丁, 權 冉, 馮世強, 劉淑華, 司馬義, 秋 張, 李恩華, 李芳艷, 禹海英, 冬 郭, 郭大慶, 顧建新, 顧曉露, 英 馬, 萍 馬, 杰 高, 高啟明, 龍洪波 申請人:顧建新